当代精致女孩日常:月入8K,消费3W,账单排到3年后
我月薪8000,却过着月薪3万的日子。
工作了3年,我成功地从“月光族”跻身为“月欠族”。
银行卡上除了那个“-”号,其他一切都十分正常、合理。
可是这个月刚发的工资,钱怎么就没了呢?我的钱去哪了?
刷花呗信用卡付款就像是在花别人的钱
年轻人挣得不算多,花起钱来却十分爽快,那钱从哪儿来?
一个字,借。
据调查,90后已经成了消费贷款的主力军了。在使用消费贷款的人群中,将近一半都是90后。
2017年花呗发布了一则报告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 万,也就是说平均每 4 个 90 后中,就有 1 个使用花呗。
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是:先享受再付款,物尽其用。
如今,网络上扑面而来的消费观念都在给大家洗脑:
“亏什么都不能亏自己”
“20岁时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看你背的包,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越爱花钱的人才越有钱,钱是省不出来的”……
于是大家开始用花呗请吃饭、看电影、购物、做SPA。花呗刷爆了就刷信用卡买手机、买包包,这些信贷工具使大家过上了向往的“小资”生活。
总之,刷花呗信用卡付款,就像是在花别人的钱。
因为花的这些钱,统统可以下月再还。
要是还不上怎么办?还可以分期还!
一部价值7288元的iPhone XS,分期一年每月只需650+就能拥有,每月少买一件衣服就能拥有一部新款手机。
非常值!买它!
长达几十天的还款周期,担负得起的利息,不会减少的银行存款,都让人脑子一热,就开启了透支付款的模式。
然后你就会想分期包包、鞋子、相机、护肤品….
毫不夸张地说:用花呗就和吸大麻一样,越借越多,越陷越深,会上瘾!
自从开通了花呗,就没有买不起的东西。
只要手握信用卡,银行里的钱都是我的。
最后,我躲过了李佳琦OMG,却没有躲过马云爸爸的花呗提额。
上个月还是2.5W,这个月就给3W额度。
看到这张图后,突然明白了星座解析说我近期将得到一笔财富是什么意思。
背井离乡打工数年,结果薪水涨得还没花呗快。
年轻人为什么不敢裸辞?因为要还花呗
年轻人为什么不敢逃班?因为要还京东白条
年轻人只要一天不工作,很有可能就还不起花呗、信用卡、微粒贷......
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没有钱,却穿着当季最流行的时装,用着最新款的手机、化妆品和背包,时不时在朋友圈晒大餐、晒旅游。
当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欲望,这些被叫做“月欠族”的年轻人靠借贷消费度日变成了“负翁”。
透支消费有多欢乐还债时就有多痛苦
自从有了花呗,没有买不起的东西,只有还不起的账单。
3号中信爸爸,7号微粒贷爸爸,8号平安爸爸,10号花呗借呗爸爸,23号广发爸爸……
每个月工资到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还给“爸爸们”,再交个房租。手上基本就没什么钱了。
用花呗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富二代,还花呗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穷乞丐。
遇到了喜欢的东西,还得继续透支,然后下个月拿到工资继续还。
如此循环往复,不仅存不下钱,欠款还越来越多。
汇丰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0后的平均负债高达13万,超出收入水平的18倍。
在工作几年的情况下,90后的收入水平大概在七千左右,然而却有高达13万的债务。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刨去生活必须的费用,未来三年的工资全部都被你透支了!
你的还款账单已经从2019年排到了2022年。
他们用花呗和借贷来赌明天,对未来莫名的自信支撑着他们在边借边还,月月光月月欠的道路上越行越远,甚至走向死亡深渊。
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甚至为还款而卖淫的新闻层出不穷。
高昂利息导致年轻人无力偿还,致使其跳楼自杀也并不罕见。
贷款中介为谋取暴利,欺骗亲人朋友、暴力催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说到底,都是欲望在作祟。而这些“吃人”的欲望,一开始可能只是一支口红、一部新手机。
小怪曾经看过一个关于“裸贷”女大学生的采访,其中一个女生就是因为还不起几千块的“花呗”。
为了买化妆品和衣服,从花呗、借呗、校园贷、裸贷,一步一步走上了出卖自己的不归路。
她说:“我真的不是变相卖身,是真的想还完钱,结束这段疯狂的买买买。”
老话说的好: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买过一千块的衣服的人,哪里还能看上两三百的款式。
品尝过人均千元的法餐,哪里咽的下59元随便吃的自助餐。
他们的买买买并没有戛然而止,在一次一次的透支消费中,他们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成为商品,躺在10G几块钱的压缩包里,供人欣赏玩味。
被花呗毁掉的年轻人
人们总说,在这个年纪不能亏待自己,有想要的东西就去追寻,及时行乐。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错,但有一点前提,就是你必须保有对生活的理智,否则享受将会变成一场灾难。
一支口红不能提升你的内在气质,一款包包不能代表你是名媛,一瓶再贵妇的护肤品也不能让你重返18岁。
它们带给你的只有还款的压力和痛苦。
哦,可能还有马甲线。
谁能想到省吃俭用还花呗,生生把马甲线饿出来了。
还记得政治书上的那句话吗?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很多人的消费超出自己的收入,这就是不理性的消费,是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是人们很容易犯的毛病,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物质”的迷恋。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了新的问题。
你很快就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于是你就需要用更多的物质来满足自己。
很多时候,购物时是很爽。只不过,那些过度消费带来的苦果,总是比买到东西时的快感来得晚一些。
买买买时有多快乐,还还还时就有多痛苦。
二三十岁的年纪,谁都不比谁富裕多少,没必要将生活过的太物质化,消费不起一些商品,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周润发身价上亿,却穿着几十块钱一件的衣服,买着路边摊的人字拖,挤地铁,逛菜市场。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去掉明星光环,你看起来跟周润发的气场并无两样。
走在人群都是普通人的样子。
前置消费并非不对,但过度透支在一些吃喝玩乐上只会降低你未来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为“必要”和“需要”买单,而不是仅仅“想要”就付款。
毕竟 “想要”这件事,是永无止境的。
你每个月的工资都是怎么花掉的?
你是“月欠族”还是“存款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网络转载【今日头条】
花呗不应该背锅,都是一个工具而已,就像菜刀一样,可以做饭,也可以杀人!为什么要透支很多钱????不要找原因,最大原因是你自己没有控制住自己!
都想嫁给爱情 确更向往金钱
不敢恭维
没有花呗
你是你,不要代表我
心态真的很好
买的都是负债越买越穷
没有,从来不敢月光
90后这样,00后会是啥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