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ngtechsrun 发表于 2014-6-27 22:24:58

小河螺,大文章

“我们卖河螺谋生,其实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旱季,生意比较好,一天可卖出四、五桶河螺;但到了雨季,常常下雨,生意就大减,一天之中只能卖出一、两桶河螺,剩下河螺只能全部倒掉。”“河螺”可说是柬埔寨最常见的街头小食。每当晴天,金边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兜售河螺的男女老幼,一边推著锌板车、一边叫卖。一个牛奶罐的河螺只售2千柬币,由于价格低廉,深受本地人的喜爱,但外国游客嫌不卫生,对“河螺”敬而远之。河螺小贩的收入也不稳定,如果天气好,一天最少可以卖出20罐,足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如果天公不作美,不仅无法出外兜售,所有卖不出的河螺都要销毁,不能隔夜保留。位于桑园区沙南特高分区99号路,是河螺小贩的聚集地,当地有10多个家庭卖河螺,是金边最著名的“河螺村”。这裡河螺小贩都是来自外省的贫户,为了生活,经常是全家出动沿街叫卖,但收入经常无法维持生活开销。卖河螺是门“看天吃饭”的小买卖,艳阳天小贩们乐呵呵,下雨天就苦哈哈!来自波罗勉省的波坡兰(44岁),一家三口都在卖河螺,每天推著锌板车在各街道叫卖,没有固定营业地点。“我们卖河螺谋生,其实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旱季,生意比较好,一天可卖出四、五桶河螺;但到了雨季,常常下雨,生意就大减,一天之中只能卖出一、两桶河螺,剩下河螺只能全部倒掉。”拾荒变卖熬过雨季她说,有时煮好河螺后,因为一整天没有阳光,无法将河螺晒乾而必须全部销毁,令她血本无归。“现在已进入雨季,又常常下雨,我看我只能再卖两、三天,就得暂时休业了。”她表示,为了弥补雨天无法卖螺的损失,她们一家人即时下雨,仍会出外捡废物,变卖后帮补家用,以熬过雨季。“我还欠屋主三个月的房租,但屋主知道我们没有钱,所以没有催我们。我没有钱买河螺时,也只能向供应商欠账,等到旱季生意好时,我们才还钱给他。”河螺主要来自磅清扬河螺村的货源供应,主要来自磅清扬省。每天清晨4时,供应商就会把河螺运到当地。同样来自波罗勉省的蒙冬(36岁)告诉记者,体积大的河螺,每桶批发价为5万柬币(约12.5美元),体积小的则为2至3万柬币,而小贩的盈利随著批发价格而波动,惟一般维持在50%水平以上。其一家五口中,有三人都是卖河螺维生,遇上雨天她们就无法出门兜售河螺,不仅没有收入,向供应商买来的河螺还得报销。她说,外国游客看到河螺时,都会掉头离开,很少敢买来尝尝。“一天中,只有3至4个外国客户……可能外国人不敢吃河螺吧!”来自磅清扬省的节毕(26岁)说,一家四口,都靠他卖河螺维持家计。到了雨季,他会改卖不需晒乾的河蜗牛,虽然本钱和河螺一样,且较受客户欢迎,但多变的天气,还是影响其收入。“这一行是没法赚钱的,卖一天算一天,生活不稳定。当没有货源时,我就被迫当临时建筑工人或散工,否则一家人就没钱开饭了。”他坦言,外国人会嫌街头摆卖的河螺不卫生,会沾上因车辆路过而扬起的飞尘,但本地人还是对河螺锺爱有加,河螺销量一直都很稳定。煮食贝壳类须注意卫生医生警告,如果河螺或贝壳类烹煮不当,食用者可能会感染伤寒病。“贝壳类含有伤寒细菌,如果只是在阳光下曝晒,是不能杀死细菌的,所以喜欢吃河螺的人,会有染病的风险。”据记者在“河螺村”观察,小贩们先将买来的河螺泡水,让河螺慢慢将体内的污物吐出来;经过洗乾淨后,再把河螺放入沸水中煮约5分钟,捞起后再放入调味料,然后将河螺摊开在阳光下曝晒。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食物绝对安全,医生称,不同的细菌,适应的温度不一样,水煮是可以杀死大量的细菌,但不是100%,至于蒸煮贝壳类水产,至少需煮沸5到7分钟。
文章来自网络

Unique 发表于 2014-6-28 11:15:26

专家的话不能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河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