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 发表于 2019-12-24 09:54:26

农村大姐靠一家旅馆,35年救下130个“绝望”自杀者



大家还记得那个跳河自杀的浙大博士么?

他的朋友圈遗言一经流出后,却被很多人指责不懂体贴父母,太过自私。

指责他人总是容易的,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压力太大、情绪崩溃的时候呢。

“你可以不用那么坚强”“你是个好孩子”。如果每个自杀者,听到这样的话语,他们对生命,也许会再想一想。
而以上的话语,不巧,不是出于广大网友中的任何一位。

说出口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河北农村妇女,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


故事发生地,也不在北京上海,没有“港囧“”泰囧“,仅仅就是北戴河边一间不能再普通的旅馆而已。

当35年前的一个晚上,这个学历不高的“农村大姐”,为一个素不相识的19岁少女奔走时,故事开始发生了。


01 “海边都是人!我急得一夜没睡!”
头发烫了一点卷,衣服以朴实实用为主,镜头前的文香嫂,似乎是在每个跳广场舞的团体里,都能找到的一张面孔。

突然,这张脸生动起来,双手握成一个拳头,不安地彼此摩挲。

开始回忆时,35年前那个晚上的焦灼不安,好像全部回来了。


1984年的北戴河,刚刚开放旅游。

“听说开旅馆能挣到钱”,被几个人一说,初中读到一半就干起农活的文香嫂心动了。

正好家里有几间平房,打扫干净铺上被褥挂上牌子,文香旅馆——开张了。


没想到刚开张一个星期,旅馆就来了个怪人——19岁的小姑娘,脸色很差,包里空荡荡的,揣着一本《青春之歌》。

不太像出来玩的。

在文香嫂的认知里,这还是公费旅游的年代,出来玩的都成群结队,一个女孩子怎么孤零零的?也就对她格外上心。

“姑娘你游泳时加小心,别太晚回来。”姑娘出门时,文香嫂叮嘱。

没想到晚上快关门了,姑娘还没影子。


去哪儿了?

晚上的海边男女老少熙熙攘攘,文香嫂努力分辨姑娘瘦弱的影子,没找着人,又急忙跑去十几公里外的派出所,也没消息。

这个晚上,海边、旅馆、派出所,文香嫂在这三个地方往返十来趟,一无所获。凌晨三四点,就在门口等着、张望。

第二天、第三天,文香嫂没放弃。

直到第四天,姑娘终于在海边被她发现,已经几近昏迷,文香嫂死死按住她人中,姑娘转醒,只说了两个字,我饿。


回忆起来,每个细节都纤毫毕现
原来,姑娘来自河北农村,贫穷的家里为了让哥哥娶上媳妇,把她换给了一个中年鳏夫。

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后,对方要姑娘嫁过去。姑娘想到了《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就是自尽于北戴河。

不能终结婚姻,那就终结自己的生命吧。

姑娘这么想着,来到了北戴河。怕跳海死不了,硬是在海边坐了四天。

文香嫂看着姑娘囫囵吞着自己给她下的热汤面,像是一辈子没人对她那么好,暗暗下决心要给姑娘解决这事。

她找来姑娘家人,看着他们当场办理退婚程序,再把姑娘送走。这才吃了颗定心丸。

02北戴河有三宝,碧海金沙文香嫂
本来这已经是故事的结局,但是自那以后,没事就要去海边转悠的郭文香,让这成为了故事的开端。

抱着姑娘类似想法的自杀者,远远要超出人们想象。

他们自杀的原因各有不同,加上前文那个为哥哥换婚的姑娘,集合起来,大概是可以出一部《人间图鉴》:被丈夫家暴的老太太、被父母鄙夷的小伙子、丈夫出轨的女人……

而就是这么个没有心理咨询证书、没有大道理的,初中未毕业的文香嫂,把他们从死岸抢着送回生命里。

用拥抱、用理解、用爱。


有因为要不到工钱的20岁农民工,在公交上搜遍口袋,没找到一个钢镚。

局促中,指指点点的声音响起来起来,

“没钱坐什么公交?”“下车等着去吧,看有没有人给你钱咯。”没有看这些人的冷眼,男孩掉头走向大海。

她握着他手,“这么凉啊”。迷迷糊糊的男孩抓住这救命稻草,“妈妈,妈妈你抱抱我。”


有个女孩一次跳海,没死成,在医院里喂一口,吐文香嫂一口。

出院后,文香嫂看着她上了火车,人却不见了。

人去了哪里?文香嫂正着急,忽然看见女孩义无反顾跳进铁轨。

火车逼近,一个警察跳进铁轨,把女孩扔上来,转而被火车淹没。


这下完了!文香嫂浑身气力泄掉,坠进大雨积成的一滩水里,直到火车离开,看见警察和女孩都完整地在对面,才缓缓回魂。

两次死亡经历,让女孩终于敞开心扉,原来,她是被自己的老板性侵,走投无路才选择了自杀……

文香旅馆内部
救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媒体找上门来,文香嫂渐渐名声响了。

2000年5月,当时的收视率王者《实话实说》,没请名流,没请明星。

而是请文香嫂,踏踏实实地坐下来,聊了聊自己这十几年救下的60多个人……


《实话实说》让文香嫂彻底火了,“北戴河有三宝,碧海,金沙,文香嫂。”

有个小孩坐火车来,一下火车直奔文香旅馆。见到文香嫂开门见山,“郭姨,我想跳海。”

文香嫂故意激他,那挺好啊,大海也没盖,跳去吧!

小孩自己忍不住和盘托出,而他的烦恼也恰恰是很多人的烦恼,找不到工作、满足不了父母的期望,受不了在家整天被冷嘲热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后来接到小孩千里之外打来的电话,小孩表完决心把电话给了“俺娘”。

文香嫂的话很朴素,“孩子是你生的,都想让他当大官,那能行吗?河南就一个省长,能摊到你儿子身上吗?你不能歧视他。”

文香嫂成了北戴河的招牌
一时之间,全国想自杀的,不想自杀的,都跑来了文香旅馆。

按照生意人的思维,正是扩建、开分店赚上一笔的时候,文香嫂的精力却都给了这些人。

即便是北戴河旅游热度最高的时候,文香嫂这所小小旅馆,也永远保留着一间房,房里两张床,一张是文香嫂自己睡,另一张,留给自杀者。

这样安排,自然是为了整夜照看这些文香嫂口中比常人更脆弱、更需要关注的人。

文香旅馆内部
而当那些人离开这个小房间的这张床,文香嫂却决计不再和他们联系。

记者千方百计想从她嘴里撬出话来,她也不愿意提供哪怕一个电话号码……很有救人一命潇洒别过的女侠风范。

只有偶尔的时候,面对镜头,她才透露一点点心声:他们在哪儿啊?过得还好吗?

这些年救的人,最小的12岁,最大的92岁,一个个都印在她脑子里。一提起来,就要稳稳情绪,吸吸鼻子。


有个15岁的男孩,典型的混混打扮,来北戴河网吧没日没夜地打游戏,直到身无分文,跳入大海。

文香嫂救回他,打了个电话给孩子爸爸,没想到即便听到孩子自杀的消息,这位父亲也推脱没钱,来不了。

“你就是走,也给我走到北戴河。”

最终,父亲没来,男孩一个人回去了。在“他们在哪儿啊?过得还好吗?”的担忧里,这个男孩,是文香嫂最放心不下的。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个问题少年。

但是在文香嫂眼里,男孩没钱了,可以偷可以抢。

但他没去伤害别人,选择伤害自己,“好孩子啊。”

而好人在文香嫂看来,就不该死。

她的语言朴素而有力量,“那么多坏人,他就应该死他不死。他没皮没脸地活着。他不死,干啥你好人死呢。你就应该好好活着。我总觉得还是活着好啊,是吧?”

文香嫂和被救助者
很多人说,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凭什么救那么多人?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文香嫂这样理解别人,鼓励别人呢。尤其是这些人,都是看上去十足边缘的“怪人”?

文香嫂却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说,他们都是好人,不愿伤害别人的好人。


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大概是这些人愿意相信文香嫂的秘密。

所以很多跟血缘至亲父母都说不出口的话,能跟文香嫂说。

似乎跟她说什么,都不会得到冷眼与嘲笑。


甚至有人送走后,过了好些年,回来北戴河,一点也不见外,搂着文香嫂就满大街炫耀,“这!我妈!”

03 我不能撒手
奈何,做了无数人的郭大姐、姨、妈妈的文香嫂,年纪也越来越大了。

前些年,文香嫂重病,医生预计她只能活两个月。

却好像真的“好人有了好报”,手术后肿瘤是良性,文香嫂活了下来。

没想到,大病初愈的文香嫂,一走出医院,派出所就又送了一个跳海者来她这儿。

没错,碰上跳海者就送到文香嫂这里,甚至成了北戴河的惯例。


自己濒死时一滴泪没掉的文香嫂,得知后突然哭了,我真的不能死,我死了,这些人怎么办?


地球少了一间小小旅馆,大概也不会怎样。但是,我们真的少不了文香嫂。

端看前一段时间,浙大博士自杀事件。他在朋友圈留下遗言:我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对不住家人吧。


即便是这样谦卑的姿态,消息传出后,仍有无数人口诛笔伐,理由无外乎是:太脆弱、活该被社会淘汰、不考虑父母太自私。


益美君却想,如果他决定自杀前,去见一见文香嫂就好了。
在文香嫂那里,他会是很好的好孩子,她的怀抱,似乎什么都能容纳、都能温暖。

而崇尚优胜劣汰,掀起网络暴力的大部分人,如果有文香嫂的百分之一的对他人的理解。

很多选择自杀的人,可能也根本不会走上自杀这条路。

“我不能撒手啊,我是最后一根稻草,我不能撒手啊。”


不仅无法撒手,她考虑得问题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给她打电话写信,她心里知道老人不易。

于是明明自己也年纪不小的文香嫂,还风风火火地办起了养老院。

这个养老院平均年龄80多岁,小上十几岁的文香嫂,自己上下打理、紧急送医……



这么劳心劳力,总该挣点吧。

然而物价飞涨,面对跟着自己十多年的老人,文香嫂开不了那个涨价的口。

亏空的部分呢?用旅馆的钱来补。




干到什么时候?

干到干不动的那天,这是属于文香嫂自己的坚持。

04 别让好人孤单
曾经围上来的记者都散去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快速变动的世界里,文香嫂和她的那间旅馆,已经失去了位置。

有人开始在互联网上问这样的问题,“文香嫂是谁?不用搜索,你们知道吗?”

现在有了专业的救助站,文香嫂也年岁渐长,文香旅馆的故事,似乎渐渐就这么告一段落了。


2018年,还能记得文香嫂的人,确实不多了。

她不会像如今拥有”流量和名气”的人那样,趁热打铁,搞一个XX品牌。

甚至连同期开旅馆的人,都换上更闪亮的招牌,变身为宾馆和酒店,她还始终属于没钱那拨的。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别让好人觉得自己孤身一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坚持。

别让文香嫂,做那个唯一的“好人”。

那就够了。


来源:今日头条——益美传媒


柬废柴的小铝孩 发表于 2019-12-24 13:32:09

直接搜自杀就能弹出一堆免费心理咨询电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大姐靠一家旅馆,35年救下130个“绝望”自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