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耀峡江三峡船闸,通航20年累计货运量达19.1亿吨
三峡船闸,作为世界上连续级数最多、总水头和级间输水水头最高、技术最复杂的内河船闸,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长江大动脉的咽喉要津。航运,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比起其他交通手段,航运的运输成本属最低档。长江作为世界最繁忙的内河,本应畅通无阻,但随着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的修建,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高达百米,轮船如何“爬坡上坎”,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古人就已经掌握了船闸所利用的“连通器原理”,古人通过建造船闸来完成粮食的运输。船闸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很常见,但三峡大坝的体量巨大,等待通行的船只吃水深、数量多、吨位重,如何实现建造一个高效的、巨大的三峡船闸,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难题。
三峡船闸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长1.6公里,引航道长4.8公里。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相当于“翻越40层楼房”,堪称世界之最。三峡船闸每次可通过一支包括3条3000吨级的驳船和1个机动拖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承载力惊人。通过船闸,船只的通航时间至少可以节约25分钟以上。
据交通运输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6月18日正式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20年间,三峡船闸累计运行超19.3万闸次,通过船舶99.3万余艘次、旅客1223.9万余人次,过闸货运量达19.1亿吨,持续助力长江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三峡船闸的总工程量是美国的约10倍,它的总投资高达280亿美元,是美国所有水利工程总投资的约2.2倍。三峡船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拦河坝,其高度达到185米,拦河坝的面积达到660万平方米,比纽约的五大湖的总面积还要大。此外,三峡船闸还有其他工程,包括拦河坝两侧的溢洪道、双线双轨铁路、公路和桥梁,以及引水渠、泵站和水电站等。三峡船闸总工程量之大,得益于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得它在世界水利工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20年来,以三峡船闸为平台,三峡通航人在船闸运维管理方面取得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3项,荣获中国航海科技奖4项、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长航局科技奖5项。
三峡船闸投运以来、船舶大型化后,环境越来越好,航道维护、过闸信息等越来越规范完善,船行三峡越来越安全舒适。
可以预计未来三峡船闸的高效运行,将大幅度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得运输成本显著降低、运输安全性大幅度提高、航运效益节节攀升,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 美丽壮阔{:7_20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