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很可观!中国妈妈们在柬埔寨延续“都是为了你好”
作者:Miles
近日,作者接触了不同来柬埔寨打拼的中国夫妻。其中,作者发现妈妈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焦虑、烦躁。而她们不为自己焦虑,孩子正成为她们焦虑与烦躁的导火线。
在采访过程中,作者似乎发现了“我都是为了你好。父母怎么会害你?”“你怎么就不能理解父母对你的爱?”“你对得起我们为你的付出吗?”的逻辑在柬埔寨继续延续。
妈妈们在柬埔寨大部分算中产阶层,老公和自己都有工作,待遇都相对不错,她们的孩子都在国际学校读书。
作者曾经以为来柬埔寨之后,妈妈们会有所改变。毕竟在柬埔寨没有多大压力,没内卷的环境,不错的国际学校教育,相比在国内没有多少家庭能读得起的。
一位陶姓妈妈告诉作者,她们家每天的三个时间点都会让她焦虑暴躁。“第一、孩子写作业;第二、孩子吃饭;第三、孩子上床睡觉。所有一切的焦点都是孩子。孩子写作业时磨磨蹭蹭,懒懒散散,这些都会让她发脾气。总之,这三个点是最容易让我焦虑和暴躁的。”陶妈妈告诉作者。
(近期中国小学生边输液边做题引发国内讨论)
陶妈妈随着老公来柬埔寨一年多了,自己有着不错的工作环境,孩子也在这边读了国际学校。但是每当看到孩子不会读一个英文单词或者不知道她在学校学什么?这些都会让陶妈妈焦虑。她最担心是怕以后孩子回国就废了,或者是跟不上国内的教学环境。
而这也是好几个妈妈都在担心的问题。
陶妈妈向作者坦言,有时候她老公时不时也会吐槽她一下,可笑的同时又烦。“我们家骂人都是一片片的骂,而不是一个个骂,不分开。如果孩子在写作业时,我可能要吐槽了,虽然只是在说孩子,但是老公心里有数,一会儿就会骂到他身上。不管任何问题,骂孩子时会转移到我身上,骂我也会转移到孩子身上。”陶妈妈的老公笑着对她说。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也采访了陶女士的老公刘先生。“确实我老婆会经常因为孩子的问题会让她变得焦虑烦躁。我曾经以为来到柬埔寨,没有在国内的那种卷的环境就好了,可惜我觉得我错了。甚至我觉得更加严重了!我对孩子是很宽松的,所以我和孩子相处也很快乐的。”刘先生说。
我老婆还在准备给孩子报其他学习班,目前孩子已经在学习英文了。我不想让孩子增加兴趣班了。但这个我做不了主,在家里老婆说了算!
刘先生透露,他身边一个朋友已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各种培训班,有七八个科目之多,绝不亚于国内的学生。
他还表示,让她老婆焦虑和烦躁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老婆还在以前国内孩子读书的一个微信群里面,里面的妈妈些都是说孩子上了学校,每年学费多少,报了什么班等等。甚至有妈妈在群里发孩子学习的视频。反观我孩子,没有她们孩子知道的多,所以我老婆会比较焦虑。
她经常性在我耳边提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总之,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我也在那个群里,现在只要我看见有妈妈在群里发比较式的视频,我就担心回家又要被老婆说了。
但其实我孩子在柬埔寨国际学校已经学到了很多。“有一天我和孩子聊天,她突然告诉我不想回国读书,第一、国内的老师这不能做,哪不能做;第二、我觉得我现在很开心,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礼物;第三、这里没有作业。听到孩子和我说这些,其实我觉得孩子已经学到很多了。”刘先生欣慰的告诉作者。
孩子回家没有作业,我老婆甚至都会担心。
“如今孩子学会读简单的英文单词,也会自己拼读,我老婆也在暗自欣喜。”刘先生说。
(边输液边做题)
另一位李妈妈告诉作者,她孩子也是刚来柬埔寨不久,她发现孩子什么都不会,一天只会打游戏,爸爸什么也不管。所以她也很焦虑。不过她准备明年带另一个孩子过来柬埔寨读书。
作者曾经和一位8岁就来柬埔寨读书的学生聊天,他说刚开始来柬埔寨的时候不太适应,英文跟不上,几个月之后就慢慢的好转了。如今这位同学已经去西方顶级大学读书,英文和柬文说得很顺溜。
他明确告诉作者,在柬埔寨读书肯定比国内好很多。
一位在柬埔寨培训班上课的老师介绍到,他们培训学校里面有一百多个学生,全是中国人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上完一个老师的科目又继续上其他老师的。
作者周边遇到案例不少,妈妈们似乎都是在为孩子想,唯独孩子不能自己想,就算孩子想了也不会和父母沟通。
举个例子,作者身边有个朋友和妻子吵架,可没想得到,几岁的孩子去学校时竟然和柬埔寨的老师说了家里发生的一切,以及她担心的问题。所以,孩子在学校发生或学到的知识她们很少与父母沟通的。
一位网友写到,走到人生第三个本命年,今年最绝望的一瞬,就是跪在母亲面前,一边抽自己耳光一边声泪俱下地承认自己的不孝与愚蠢,从我口中说出的言不由衷与罔顾事实的话语,终于暂时平息了母亲的怒火,生活重归于表面的平静。
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妈妈们都在卖力,都在往好的方向努力。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看孩子什么都不满意,也没有好转。家庭也因为孩子引发各种争吵与矛盾。
作者手记:
在和几位孩子妈妈的聊天中,感受到了她们的焦虑与烦躁。可目前她们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和解决方案。作者也是一个父亲,对于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谈及孩子教育问题,我先谈谈个人的思考:
第一、我先让孩子是个人,这个人得是她自己,而不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不是去成为光宗耀祖的人。当然,她在做好自己成为自己的前提下,对社会或光耀名门有发扬这也算是好事,但不强求。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孩子。
第二、站在孩子的背后,不要站在她前面。站在背后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判断,起码在我眼里发现孩子做到了。但是不要希望孩子事事都得独立和判断,和父母在一起孩子希望更多的爱与鼓励。大人都做不到独立思考与判断,何况要求孩子。父母站在孩子面前,只会让孩子跟着走,不小心就跟了一辈子。
第三、担心孩子回国脱节。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不是回国或不回国的问题,而是回到孩子是否自信。
回国脱节是必须的,也是事实。两个系统,不同的环境,怎么不脱节。在海外读书的孩子回国后能跟上节奏的太少。但我得说一个事实。在国内,在接受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很大部分都是与社会脱节的,脱节的事实还少吗?
作者个人认为,在柬埔寨的妈妈们,应该要学会放下或调节在孩子身上的焦虑和烦躁行为。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害怕的,也是反抗的。
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方向。孩子们会在脱节或不同的环境中去调节自身功能,去笃定前行,去寻找解决办法。
让孩子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焦虑是自找烦恼。当下中国社会高分低能比比皆是,要明白“学历”不等同“学识”,“成绩”不等同“能力”。 我还是把我的两个儿子留在柬埔寨学习中柬文好些,国内压力太大主要人口多竟争力太强 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拼,一边输液一边学习,孩子本该天真烂漫为什么要逼到他如此境地! 我儿子去年来柬埔寨读小学,感觉很不错。儿子每天都很开心,但是并不代表没学到东西。个人认为,有的东西比知识更重要。“卷”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内心的攀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心理和身体建康。很多东西孩子一出生就有定数了,卷是卷不来的。 好 生病了就休息又不是上班! 为了你好 国外要适应一段时间的,国外并不一定就是好的。 好的 呵呵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