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国直播带货仓库被泰国多部门联合突袭,大批产品被扣!
一夜之间,泰国3大中国直播带货仓库被查,大批产品被扣!泰国警察行动理由主要涉及两大重点:
第一,3大中国直播带货仓库中,存在大量未达标、未申报的产品;
第二,3大中国直播带货仓库中,存在非法跨境人士务工。
因此,一场由多个泰国部门联合参与的执法,让“中国资本仓库”成为了今日各大主流泰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头版新闻,吸引全泰关注。
而由于此事细节还在不断公开,在公众的监督下,涉事仓库或面临严重的处罚。
泰国多部门联合突袭3个中资仓库 '
缴获大量不达标产品!
据泰媒消息,日前,泰国司法部特案厅(DSI)接到消息称,泰国龙仔厝府府治县某工厂仓库内储存有大量未达标产品,且产品均通过各大知名在线平台售卖。
接到消息后,泰国特勤局(SSD)第7区特别行动中心立即联合工业标准协会(TISI)、司法部特案厅(DSI)、警察人员、海关总署工作人员等,持龙仔厝省法院发出的逮捕令前往位于上述地点的3处仓库展开调查。
其中,第1处仓库内有员工看守,但拒绝为工作人员开门,工作人员遂翻门进入,出示逮捕令后开始对仓库进行检查。
经过对3处仓库检查后,发现里面堆放有多类产品,包括电饭锅、电扇、热水器等小型电器,卫生纸、冷水瓶、电子设备等各种杂货,以及农用设备和工具等。
此外,还发现有许多用于直播卖货的设备,工作人员遂将上述物品悉数扣押以供调查。
据仓库员工称,他仅是受雇打包发货的员工,至今尚未见过仓库老板。
此外,还发现有非法跨境人士在此务工,工作人员遂将他们悉数带回警局,以进行详细调查并依法处置。
此外,特勤局特别行动指挥中心负责人还透露称,经过调查后发现,上述产品均由中国资本采购和进口至泰国,产品数量庞大,目前均已悉数扣押,之后将由海关部门负责查验上述产品是否属于合法纳税的进口产品。
泰国又玩“养肥再杀”?
今日的新闻,似曾相识,与去年年底路数一致,泰国又拿着“灰产”的名义开始大作文章。
中国电商来泰国多久了?
若从2010年算起,10年是肯定有了。
中国电商在泰国经历了三个时代:① Facebook线上订购买卖时代——② 各大网店平台入驻开店时代——③ 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带货时代。
泰国民间谁都懂的“潜规则”——有电商带货,一定要有仓库配货,而中国人一开仓库,一定有“黑马甲”抽着烟在仓库外徘徊,“耐心反复”提醒,仓库哪些地方违法了。
但一有“徘徊”,老板们就一定要每日每月,“出血出钱”养着这些“徘徊”。
此乃,桌底下的事情,或多,或少,在泰国存在。
再看桌上,外国电商老板们在完全公开的桌上,勤勤恳恳,早出晚归,为泰国贡献着税收、手续费、广告资金、直播卖货分成,可以说,只多不少。
于是,桌上桌下的钱一直都收着,一分钱没落下。
但今天怎么了,这些每分每秒都存在的“稳定规则”,现在被暹罗养肥后,该“杀”了?
那么,这事能直接怪泰国吗?显然不能。你怪了人家也装疯卖傻。
因为泰国会说:规矩在我,执法在我,外人来泰国“捞不捞得吃”,也在我。我昨天不严格,不代表我今天不严格。我上午政策不变,不影响我政策“一天八变”。
所以,泰国是泰国的主人,一切参数、命运、安排,只要在这片土地上,都是它说了算——那么,对于泰国的外国人而言,或许只剩下一条极为被动的规定:
“不管泰国怎么变,听从泰国就是对,不听从就是错。”
太多憋屈,就是因为出国谋生的外国人,不是泰国人。
读不懂今天新闻的读者,只需要了解两项“泰国标准认证”即可。
第一,TISI,泰国工业协会标准认证。简单来说就是“商品安全检测”,比如中国人要在泰国卖排插,至少,要送几个样本给TISI进行检测,看看是否会爆炸、发热、起火.....
第二,FDA,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认证/สำนักงานคณะกรรมการอาหารและยา (อย.),顾名思义,这标准认证就是“食品和药品安全检测”,比如中国人要在泰国开餐厅,那么,连从中国运过来的豆瓣酱都要送去检测。
泰国大概的执法标准就是:谁没认证谁违法,谁一违法就抓谁,不管肥瘦,只看时机。
布周再举个具体的例子——中国某老板在泰国卖家电和工业配件:金属管道、热水壶、电磁炉、自动马桶....
开店初期,会有泰国工业工作人员前来检查,并且工作人员指出,中国老板售卖的所有产品,必须有TISI工业标准认证,以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否则所有产品全部违规,将被全部没收和罚款。
此时,纠纷点将产生于接下来三个选择,而三个选择也将对应中国老板们的三个结局。
01第一选择:
中国部分老板由于语言不通及主观认识差异,将泰国工业工作人员的提醒判断为“他不就是想要钱和保护费罢了”,于是选择一直交钱打法,但拒绝为自己店内产品办理任何TISI工业认证;
02第一选择的结局:老板们能选择一直交钱、一直不办合法的产品安全认证,然后你这样干,我也这样干,最后大家也这样干,结局是随着泰国消费者频频出事、接连举报,那么泰国警方的“大扫荡”就来批量逮捕抓人了......
01第二选择:中国部分老板权衡了一下——办理TISI需要各类海关证明、工厂证明、产品原产地证明,接着泰国那“乌龟速度”还要整个大半年才能认证好,并且办理非费用高达数百万或数十万。
于是老板们权衡之后,决定长期“给钱续费”,让前来检查的“泰国工业人员”把此事压下去,就当没看见。
02第二选择的结局:和第一选择的结局一样,桌下给钱压到不能再压了,问题一旦越来越多,“大扫荡”又来了。
01第三选择:中国部分老板毫不知情,甚至都不知道TISI是个啥....听都没听过,但是,前来检查的“泰国工业工作人员”完全知道,于是倒反天罡了,轮到工作人员主动提出:你这全仓库产品没安全认证啊,给我点钱,帮你压下去!
02第三选择的结局:收了钱的人,两头通吃,在平常中网开一面,多多“收钱”,在打击中刚正不阿,大大升职,有奖有夸。神他,鬼他。
根据布周的经验观察,今日事件大概率是第二、第三种选择引发的结局。
分析下来,双方都有做不到的地方。
对于中国的部分老板及仓库而言,漏洞和弱点是没办证、没认证,那么这个把柄只要存在,人家哪天想起来了,一搞一个准。
桌下交钱靠谱吗,靠谱,但取决于人家在关键时刻认不认账。
因此,本着万事不求人的正直作风,TISI等证明,还是要尽快办一张下来,这不是“麻不麻烦”的问题,完全是“合不合法”的判定!
而对于泰国工业部门而言,也请你们缩减TISI及其他安全认证标准的审批时间,人家出门做生意,图的就是个速战速决、抢占先机,你们那一办证办一年的“优良作风”,得改!!
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都要饿死了!还这个证那个证!
另外,今日3大中国仓库被查,也无法说明中国人怎么样、泰国人怎么样,个体代表不了整体,但无数个体的极端案例,将有效修复泰国执法整体中的普遍不合理。
希望,此事双方能妥善解决,别扩大,别上升。
泰国自己,也要好好想想,为啥存在已久的漏洞,每次非得拖成“养肥再杀”。
双方面的妥协放任,应当是双方各自承担后果的“难辞其咎”,而不是单方面正义凌然、非黑即白的打击和指责。
你们看看中国那些背锅的商家,都背成“驼背”了,
再瞧瞧泰国那执法,腰板直得都快“通天”了。
这,公平么?
来源:泰国网传媒 最近泰国接二连三的搞中国人,中国人团结起来不要去泰国旅游消费了 影响了别人的钱包,好好想想,换了米国人他们敢吗 最近泰国接二连三的搞中国人,中国人团结起来不要去泰国旅游消费了 哦 :):) 哈哈 哦 好 可恨可惡,又要錢又要面子的泰國人 好 泰国真他妈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