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无法“雷霆扫穴”,背后是实用主义的考量
昨天看到了在柬单网看到一个文章,说是这次严打之后,西港的园区只要遵守“三个标准”,或许后期就能逃过一劫。所谓的“三个标准”分别是:1、不允许损害柬埔寨的国际形象。
2、不允许招聘本地人参与。
3、不允许出现“强迫劳动、人口贩卖、限制自由、酷刑虐待”等暴力行为。
不过,以上的三个标准目前并不是政府方面发布的权威消息,而知情人士的个人观点。也就是说,目前这个只是猜测,而并非官宣。
西港这次虽然这次直接扫掉了2个园区并抓了400多人,但对于到处都是园区的西港来说无非就是拔了两根头发而已,像凯博、中国城、绿巨人、新旧山顶那样的园区基本上啥事都没有,该干嘛还干嘛。虽然暂时逃过一劫,那未来它们是否也会像西港今天的这两个园区一样被一锅端呢?
答案是一定会,但也会是很久很久以后。因为这些没有端掉的园区背后不仅关系复杂,而且也是很多人无法割舍的肥肉。
首先我们看那个业内人士提出的第一条:不能损害柬埔寨的国际形象。通常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往往是负面消息传播导致。负面消息的存在有时候是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控制传播那也能很好的降低影响。所以西港的园区们只需要做好管控,让信息走不出园区的高墙电网,自然也不会损害这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其次就是不允许招聘本地人参与和不得出现各类暴力事件。这个如果单独拿出来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如果跟第一条结合在一起就变得很好理解了:别把这些乌七八糟的消息传播出来,管好你的人和事、该干嘛还干嘛,你好我好大家好。而这就等于,暴力事件少了,那些公司也不会招聘本地人了。
那未来西港就真的以园区为支柱了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次西港严打就是为了要向所有人证明政府有努力在改善营商环境,让正经企业能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但既然如此,为何不趁热打铁多扫几个呢?
原因很简单:正经企业对准的是政府的钱袋子(税收),园区网投对准的是官员的钱袋子(收入)。
此前有人问柬埔寨为什么不学新加坡那样高薪养廉,这样不就可以有效杜绝贪污腐败吗?事实上,以柬埔寨现有的经济总量来说还根本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新政府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样柬埔寨才能有更多的钱来发展。
但是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各级官员一层一层地去落实,而本地公职人员的薪水本身就很低,如果他们向来投资的正经公司吃拿卡要,那正经公司可能就不回来此投资,大家会觉得这里为什么这么腐败,而这也会直接影响柬埔寨的国际形象。
为了西港的发展,但也不能让做事的公职人员们收入太低,怎么办?
留着这些园区们一条命,在未来的长时间内即让政府能从正经公司那里征税提高收入,也能让公职人员们的钱包不至于太扁:也就是说,未来西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高枕无忧”,只要做到低调运营、管好信息、不踩红线、限制发展、不超标准,让“园区的事情就只停留在园区之内”,等到西港彻底腾飞之前完成转型,基本上应该啥事没有。
但未来是否也会像这两天一样彻底扫荡,那只能说再看看吧。
不会也不可能,除非太阳西边出,作者分析的很对。 看问题很彻透 那么应该很多本地人失业了 任何事情没有一蹴而就,都是要循序渐进
也不要指望一网打尽 ,我个人是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问题会得到一定解决,根除还是不太可能的
其实也不是柬埔寨,你看看涉炸的其他国家就知道了 呃呃,菲律宾25年禁。其他国家也都是看情况过河。不过没有永远的东西 别扯…看执行力而已…目前看只是对小罗罗动手而已 犁庭扫穴,坚壁清野 请参考国公园区,跟柬埔寨本地人是两个世界互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