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单网官方 发表于 昨天 16:43

一工难求、内卷、跳槽!柬埔寨制造业被逼着“自动化”?


(制衣业是柬埔寨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记者:时宜


被称为投资热土的柬埔寨,如今正面临这样一种现象:一工难求,不少新兴企业越搬越远,制造业仿佛被逼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企业为招到工人可谓各显神通:工资一再上调、福利不断加码,同行之间陷入了激烈的“内卷”。恶性循环之下,人力成本节节攀升,倒逼一些工厂不得不考虑引入机器,用自动化来弥补人手不足。


“人不是没有,是工厂太多,人员不够。”有着多年柬埔寨验厂咨询经验的霍鹏这样形容当前劳动力紧缺的原因。他介绍,很多新厂址都选在距金边市区约1.5小时车程甚至更远的地段——沿着3号、41号、51号、5号公路向外,一个半小时车程内几乎是“扎堆”建满了新工厂。只有再向外找到集中性的乡村,才有可能招到人。“甚至我常在前往各工业园的公路上看到满载工人奔波班车——他们每天从较远的村落接送工人上下班,单程通勤一个多小时。”

常年与制鞋、制衣、箱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打交道的Daisy也表示,柬埔寨目前的确普遍存在用工短缺现象。会点中文的工人更成了“香饽饽”。


然而,柬埔寨制造业的“招工难”并非突然出现。早些年不少外资工厂落户金边周边,当时的劳动力尚能满足需求。但近几年情况急转直下。自2018年起的中美贸易战和产业链转移浪潮,使得大批中国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柬埔寨。“那些有远见的老板早在中美贸易战苗头出现时就开始布局“出海”,截至2024年8月柬埔寨运营的服装厂超1500家,吸纳工人91.3万人,主要集中在金边、实居省、干拉省、茶胶省、西哈努克省、柴桢省等地。




在西港经济特区开服装厂的中国投资者透露,对服装企业来说,基本毎个工厂人员缺少在30%左右。目前最紧缺的是熟练的缝纫工。而导致这一现象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对柬关税未成定局,不少企业争相在谈判间隙加单生产,甚至入驻柬埔寨。预计10月后会有缓解趋势。

短时间内蜂拥而至的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远超供给,这种情况下,“抢人”大战在制造业各领域上演。工厂为了留住和争夺工人,竞相提高待遇,形成了“薪资内卷”的恶性循环。按照柬埔寨法律,制衣等行业工人月最低工资每年一调:2025年提高至208美元。霍鹏透露,在实际招聘中,普遍要给到210美元以上,甚至有企业直接开出220美元。


薪资层层加码几美元,看似幅度不大,实际算上加班费等津贴让用工成本直线上升。更有企业不惜额外让利:承诺工人本应缴纳的社保和工资税也由公司全包,相当于变相再多给工人一笔收入,以此提高吸引力。


然而,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外企工作的Daisy表示,他们公司属于典型的CBD,待遇在外企市场也是中上水平,但却防不住新兴企业高薪挖人。谈及制造业市场,Daisy表示,如果做服务行业可以赚钱,工人们不愿去车间做苦力。



(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是位于贡布与西港之间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霍鹏谈及的经济特区之一)

霍鹏直言,如今来柬埔寨办厂相比几年前“成本要高出很多”。不仅人工费用上升,厂房租金也大幅上涨,而且“好的地段早被投资者抢光了”。这意味着后来者要么花更高代价留在金边周边,要么被迫去更偏远的地方寻找土地和劳动力,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物流和管理成本。

“在前往越南边境的沿路上至少七八个工业园区,几乎每个工业园都入驻了十多家工厂,工人需求上千甚至上万,真的是要抢了。”

他透露,面对劳动力不足的困境,从服装厂到电子装配厂,各行业的老板都在尽可能地购置机械,以期提高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甚至只要看到某台新机器可以替代一名工人或者提高一定产出,中资老板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在霍鹏看来,未来几年柬埔寨制造业“往半自动化方向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投资者被“逼出来”的选择。


此前,柬单网记者曾前往茶胶省参观柬埔寨冠德电子科技园区,厂区内均为自动化生产,4000平方米的厂房仅需要20人以内的管理人员,进行出货的检查,机器的维护工作。对他们来说,附近村庄的用工完全可以供给,没有压力。


据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2025年5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三大领域共出现了超66000个劳动岗位缺口。其中制造业用工缺口最为严重,高达54000人。这些数据印证了霍鹏在各地调研的直观感受。


幸运的是,柬埔寨拥有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全国约1700万人口中60%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下。只要政策引导得当、教育培训跟上,这批年轻人完全可以转化为制造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当下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短期的人力短缺与长期的人才培养。




对于跃跃欲试的中资制造企业来说,霍鹏根据自身经验给出了几条因地制宜、规避风险的建议。首先,做好前期调研,明确工厂规模、用工人数、选址要求等核心要素。根据自身产能和订单需求挑选最匹配的工业园区,避免一开始选错地点陷入招工困境。


其次,要高度重视合规经营,切勿贪图省事购买“带病”工厂。霍鹏透露,有些中企为了抢进度,直接收购本地现成的老工厂,结果由于对柬埔寨法律不了解,事后才发现前任业主许多证照手续不齐全。如果开工多年后才补办,不仅手续繁琐,而且政府将以工厂年份处以罚款。此前就曾有企业因罚款金额过高,不得不放弃工厂、另起炉灶,非常得不偿失。


最后,要提前熟悉柬埔寨的劳工政策和用工制度,在选址和规划上,统筹考虑劳动力供给、物流成本及政策优惠,寻找成本与效率的平衡点。



柬埔寨目前的工业用地布局呈现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特点:一头是以金边为核心的中部区域,一头是靠近越南、泰国边境的经济特区,反而腹地省份工厂较少:靠近金边等城市,物流和配套相对完善,但用地和用工成本较高,也较为稀缺;深入边疆省份,土地便宜,但物流费用大增。


霍鹏还提醒,在边远地区投资需尽量选择已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开发区,以便享受“一站式”服务和配套。柬埔寨各省情况差异较大,有的省份官员办事效率和英语水平相对有限,这些软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企业运营。


这场由“用工荒”引发的变革挑战才刚刚开始。柬埔寨制造业能否在自动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留给所有人的思考。在这个充满活力又充满不确定性的转型关口,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改变,方能破局:时代在变,工厂也得变。不变的话,人都去哪儿了?而这,或许就是柬埔寨制造业被逼着自动化的真实写照。


3106788 发表于 昨天 17:41

适合自动化的地方太多了,一定不是柬埔寨,设备维护成本高就算了,配件市场还没有

JB肥肥 发表于 昨天 21:09

这些人就是懒,等政府养,不然就是小额贷款玩泡沫。

九老板 发表于 昨天 17:32

加油加油

659369526291c 发表于 昨天 17:38

毛多肉少的年代到了

yuxin 发表于 昨天 19:11

自己知道怎么回事

1306066045 发表于 昨天 19:47

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本地人懒根本不想做。

柬巴基印度印尼 发表于 昨天 21:09

成本高了,赚不到钱,

南漂仔 发表于 昨天 21:25

倒逼柬埔寨

en. 发表于 昨天 23:04

现在的风口要转向哪里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工难求、内卷、跳槽!柬埔寨制造业被逼着“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