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胞状告老板:不花一分钱让柬埔寨劳工部介入调查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58cammp.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div align="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yun.58cammp.com/forum/202507/23/230246bbz13ap1pjkzw1kf.jpg" /></div></div><p> </p><div align="center"><em><span style="color: #808080;">劳工部大楼(图片来源于网络)</span></em></div><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br />记者:人鱼</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编辑:Miles<br /></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我当时就是想试试,哪怕没用也好过啥都不做。”小飞(化名)坐在<a class="relatedlink" href="https://www.58cam.com"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金边</a>的一间咖啡馆里,跟记者说起这段经历时语气平静:自己没有背景、没有熟人、语言也不通,只靠自己写的一封投诉信,让<a class="relatedlink" href="https://www.58cam.com"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柬埔寨</a>劳工部正式介入调查拖欠自己工资的公司和老板。<br /><br />对于在柬埔寨打拼的中国同胞来说,在职场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一门“必修课”:但由于对制度的不了解,以及语言方面的沟通障碍,有时候即便想要维权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但小飞却告诉记者,在柬埔寨职场维权,也并非是求助无门的境地。<br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0000;"><br />小飞表示,他刚到柬埔寨工作不久,因为公司在操作上的不规范,导致自己的工资被拖欠。</span></strong><br /><br />“说白了就是不给钱,也没说清楚为啥不给。”小飞说,他一开始也抱有侥幸心理,但很快意识到这事不能拖,“不是钱的问题,只是觉得自己不能被这样对待。”<br /><br />随后小飞决定去劳工部“闯一闯”,亲自递交投诉材料。<br /><br />小飞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英文不太好也不会柬埔寨语,并且也不知道劳工部是否会受理:但结果却非常出乎自己意料。<br /><br />“其实我在去劳工部投诉之前就先仔细整理了投诉材料,主要就是你想投诉的相关信息。”小飞说,“材料包括:一份中文投诉信和英文翻译,以防万一还用翻译软件搞、做了一份柬文版本,投诉信里要写清楚己的基本信息、护照号码、工作的大概时间范围、公司名称和地址,还有老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br /><br />小飞表示,除了上述信息和资料外,还要把工资被拖的情况写清楚;此外,自己还提供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打印出来当作附件并附加了一张护照复印件。<br /><br /></span></span></p><div align="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yun.58cammp.com/forum/202507/23/230246mfaxd4eezjf11djg.jpg" /></div></div><div align="center"><em><span style="color: #808080;">劳工部地址(来源:谷歌地图)</span></em></div><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br />“准备好这些资料后,我就来到了位于俄罗斯大道上的劳工部,直接敲开了一间办公室的门,用最简单的英文告诉里面的工作人员说要投诉,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资料递交给他们,让我很意外的是,大家的态度非常好,不到十分钟就受理了我的投诉需求。”小飞说。<br /><br />小飞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在收下了他的投诉材料后,还让自己留下了电话和邮箱,并告诉他回去等通知;几天后,劳工部的工作人员与小飞取得了联系,并邀请他过来面谈。<br /><br />“他们会要求带柬文翻译,不是因为想收费,而是你要讲清楚情况,他们得记录和处理,所以得有官方语言翻译。”小飞说,这点不少人会误会,以为是故意为难,其实并不是,纯粹是沟通效率的问题,“我打听了一下,找个陪同翻译的价格不算便宜,但确实是必须的。”<br /><br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0000;">而在沟通现场,劳工部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会在面谈结束后主动联系公司,要求配合解决问题。<br /></span></strong><br />不过小飞遇到情况是公司不太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劳工部会尝试继续协调,甚至可能对企业提出警告或罚款,但如果公司态度强硬,就需要更多轮的交涉,有时还需要员工和公司代表面对面谈判。<br /><br />“我后来去的几次就是双方都到场,劳工部在中间调解。但说实话,能否彻底解决问题,还得看你投诉的公司配不配合;毕竟柬埔寨目前在劳动监察和强制执行方面,与中国还是有一定区别。”小飞告诉记者。<br /><br /></span></span></p><div align="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yun.58cammp.com/forum/202507/23/230246z4vxxsv3wdbxcnxr.jpg" /></div></div><div align="center"><em><span style="color: #808080;">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span></em></div><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br />虽然过程未必完美,但小飞说,从头到尾劳工部的态度都很好。<br /><br />“他们没有因为我是外国人就不受理,相反你只要愿意去说,他们就愿意听。”小飞表示,“不要以为外国人就不能维权,事实上完全可以,只是你要提前准备好材料,维权过程中也别怕麻烦。”<br /><br />谈及这次经历,小飞坦言:在海外,最怕的不是公司不讲理,而是自己明明合法权益受损却什么都不做,哪怕有一点希望,也要走一遍正规程序。<br /><br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0000;">而一位在金边从事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也告诉记者,劳工部对拖欠工资的行为具有一定行政调查和协调权力,如果企业一再违规,会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此外,如果企业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工资等,员工都有权要求调解甚至仲裁。<br /></span></strong><br />他也提醒,维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留痕”意识:任何承诺、工作安排、工资协议都尽量保留文字凭证,哪怕是聊天截图、电子邮件也能作为证据。<br /><br />至于中国能否承认柬埔寨的仲裁结果、是否能强制追责到国内,这位律师坦言目前来说还比较困难:即便公司是中国的,仲裁书也未必在中国有法律效力,如果企业没有在柬埔寨留下财产,负责人也回国了,追责难度也确实大。<br /><br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0000;">但这不代表当事人不能在柬埔寨本地维权。<br /></span></strong><br />总之,小飞的故事未必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但它是很多身在柬埔寨打拼的中国同胞,在职场上可能面对的局面;在采访的最后,小飞坦言,如果自己不去劳工部投诉,那很有可能以后也会有别的人遇到这样的问题。<br /><br />“该努力的一定要努力,总之试过了不后悔。”小飞说。<br /><br /><strong><span style="color: #ff0000;">注:以上内容来源于受访人的口述,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span></strong></span></p> <!----></div> 结果怎么样?拿到工资了吗 三好学生。。 黑心老板 这不错 投诉举报 雇主不配合,最后拿到拖欠的工资了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