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武器上战场!柬泰两国“边境摩擦”上升至“全面对抗”
(火箭炮BM-21资料图)记者:Miles
当战斗机呼啸进入战场,我们无法再用“边境摩擦”来描述柬埔寨与泰国之间的冲突。随着F-16战斗机等重型武器的上阵,局势正朝着危险的方向加速演变。这不再是边防士兵的误解或偶发交火,而是一场动用国家军事实力、面临地区安全撕裂的对抗。
7月24日,一条来自泰国陆军第二军区的社交媒体帖文成为东南亚最令人震惊的军事新闻:泰国出动F-16战斗机,对柬埔寨一侧的两处军事设施实施打击。24日下午,柬埔寨国家新闻与舆论事务协调委员会秘书处发布声明称,该信息为谣言,意图误导公众。
过去几十年,柬泰两国边境虽多次爆发小规模摩擦,但多数停留在边防军的巡逻纠纷或草丛地界划分争议。
然而此次不同。据媒体报道称,柬埔寨在向该地区派遣携带重型武器的军队之前还部署了无人机。5月,作为柬埔寨执政党主席,洪森强调,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但完全支持柬埔寨政府在边境地区部署军队和重型武器,以应对可能持续的侵略行径。
无论从武器类型、杀伤等级还是战术配置来看,这已远远超越了“巡逻交火”的范畴。更值得警惕的是,双方军方均将其军事部署与“国家主权”挂钩,政治语境中的升级,往往比军事行动更具杀伤力。
这场冲突表面上起源于边境地区地形图的解释分歧,而实质则是对领土控制权的长期争夺。特别是在柏威夏寺遗址附近,历经联合国裁决、国际法庭审理与双边谈判,但始终未能划清地界。
在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柬泰两国在东盟框架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与外交互动,但当前的紧张局势却似乎回到了2011年前后的旧轨迹——那时双方曾一度在柏威夏寺一带对峙长达数月,造成数十人死伤。
如今,重型武器的再次出现,不只是战术选择的问题,而是背后国家战略的对抗。
泰国在当前政局动荡、军方影响力增强的背景下。强硬回应边境事件,有助于军方巩固对舆论与民族主义情绪的引导。柬埔寨方面,虽在2023年经历政权平稳交接,洪玛耐上台后依然处于政绩与民意试探期,展现“寸土必争”的军事实力,也可稳固内部力量。
但问题在于,一旦“武力展示”成为双方博弈的主旋律,彼此都很难轻易收手。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战争舆论更容易被放大和操控,“还击”、“报复”、“守护尊严”这类字眼,往往比外交术语更能刺激民族神经。
(F16战斗机资料图)
F-16战斗机的出场,是本轮冲突最大的转折点。作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出口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其速度、高机动性与精准打击能力,远超周边国家常规武器配置。
此次出动虽被称为“威慑性打击”,但精准炸毁柬方两个设施的消息。柬埔寨方面,虽然缺乏与F-16同等级的空军力量,但在地面火力上不容小觑。
据泰媒报道,柬埔寨士兵使用多管火箭炮BM-21开火,泰国一处加油站遭击中,导致至少3人死亡、14人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4年全球军力数据,泰国国防支出规模远高于柬埔寨,泰国装备结构更倾向于空海一体化作战;而柬埔寨偏向地面作战与边境防御部署。
边境冲突的升级轨迹清晰可见,但解决方案却迟迟未现。
从联合国到东盟,从美国到中国,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方提出有效斡旋方案。2025年是东盟共同体框架发展的关键一年,若该地区出现长期冲突,不仅打击区域经济整合信心,也会影响RCEP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战略进程。
而对于边境地区居民而言,这场冲突已带来实际灾难。泰国军方消息,今天(7月24日)上午爆发的与柬埔寨边境冲突已造成9名泰国平民死亡。泰国素林府部分居民惊慌失措,纷纷逃离家园避难。有的村民在听到枪声后,为了安全起见,纷纷躲起来避难。
边境贸易中断,跨境民生服务陷入停滞,教育、医疗、基础通信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从战争传播学角度来看,一旦双方动用重型武器并造成伤亡,就会进入“互伤—反击—报复”的循环,且民众情绪成为决定战场延续的隐性燃料。
柬泰两国从边境摩擦冲突正上升为两国的全面对抗。在这一点上,若无法在外交场域压制民族主义的上升情绪,任何和平倡议都将徒劳。
说实话,打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别打了,让大家赚钱吧。 制造冲突升级掩盖什么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祈愿和平! 比玩斗鸡好玩多了 泰国空军轰炸了柬军的两个军事基地,但柬军炸了泰国的医院和加油站,以平民为目标进行报复的话,这会更加激起泰国民愤的,也会受到各国谴责的,也看出了柬军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缺乏精准打击泰国军事目标的能力,况且没有制空权就输了一半了。 尤其是假新闻太多 都在煽风点火引起百姓彼此的不满情绪…幕后的媒体操纵太厉害 意图搞大的状态彰显无疑 嗯,以后解决日本就靠你了 希望早日和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