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关注柬埔寨,并对吴哥窟产生强烈的向往源于一本书《五月的盛放》。“一站接一站,一站又一站……来到柬埔寨,来到丛林深处,来到没有人的庙宇里,来到这些刻满战争与和平、神抵与生灵的石阶上,甲在赞叹,乙在惊呆,丙在拍照,丁这里睡午觉……这就是柬埔寨。”看着那一季“五月的盛放”,让我也注目关注这 个开始“盛放”的国度,并开启了这一季迷失的流淌。 吴哥是公元9-15世纪强大高棉王国的首都,历代的高棉国王一再在吴哥兴建寺 庙、王城等,经过几个世纪的精心雕塑,形成了寺 庙遍布、王城巍峨的吴哥窟(小吴哥)以及宏伟的吴哥王城(大吴哥)。 15世纪后被遗弃,荒芜,逐渐被湮没于原始森林。直至19世纪西方探险家发现遗失了数百年的吴哥,才组织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挖掘,才得让这巨大的瑰宝重见天日,灿烂得让全世界羡艳。从吴哥回来,我一直在回味, 吴哥是什么:是一座寺 庙,是一个古城,是一代王朝,是一片遗迹,是一方朝拜,是一种艺术….. ![]() ▲吴哥窟日出 (吴哥Angkor 来源于梵语Nagara,都市的意思)。太阳在它背后发着金光,吴哥窟最著名的三座莲花蓓蕾宝塔,秀丽肃穆的印刻在泛红的晨光天宇之中,她是柬埔寨王国的象征,也是高棉名族骄傲的图腾,如今更是柬埔寨王国国旗上的图案。 整个吴哥寺以一条中央大道为中轴,层层递进,中央大道两旁装饰七头蛇形栏杆,祈祷着高棉大地的风调雨顺。在通往主殿的途中有中央广场、蓄水池、图书馆等气势恢弘的建筑遗址。主殿建于三层台基之上,每一层都被重重迭迭的回廊所团团环绕,回廊上雕刻着无数精美绝伦的浮雕造影,令人目不暇接,慑人心魄。 ![]() ▲记得《五月盛放》上说,无论你起得多早,总有比你更早的“萤火虫”在你的前方。 黎明的暹粒街道黑魆魆没有一丝的光线,迎着微凉的晨风,敞篷的TUKTUK车没有一点阻挡,拉到吴哥窟的时候,前面的水塘边早已挤满了人,拿着相机、拽着心灵、拖着信仰!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很多人已经离开,那时候我相信两个字:守候! ![]() ▲也是在吴哥窟前面的这片标志性的水塘前,来留影的人很多,我倒觉得这样身披袈裟的和尚,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 ![]() ▲在吴哥窟中心塔,只有一个字能描述这匪夷所思的台阶:窄,台阶只能横放下一只脚板;陡,阶梯角度为75度;险,台阶凹凸不平且被人踩得缺陷打滑,没有扶手栏杆。在下面观望着白黄黑各色人种,各式各样爬上天梯的姿态,简直就是一个万国大舞台。听说曾经有个法国女人掉下来即刻身亡,她的丈夫悲痛万分,在一边天梯上自费修了一条木栏杆。 ![]() ▲吴哥窟最初是为敬奉印度教神灵所建,但是今天已演变为佛教寺 庙。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无论印度教还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间这个神圣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像这个眼前身披袈裟的人,他似乎在膜拜着宇宙的中心。 ![]() ▲橘色的袈裟、心中的信仰,佛龛的背后,廊道的尽头,总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才是庙宇里的精灵。 ![]() ▲当地人已经把吴哥寺奉为神庙,引领着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每天,都有很多前来寺 庙祈福的柬埔寨人。 ![]() ▲身披袈裟的和尚,也用起了智能手机。是爱疯,小米还是酷派? 他是在了解吴哥的前世,还是在展望吴哥的来生呢? 【文章来自福布斯中文网】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