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柬二十载打下一片天
在柬埔寨华人圈,尤其是中国人的圈子里,提起宏恩医院的陈新华院长,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做为一般的患者,人们平常叫他陈院长,而在众多与之相熟想知的朋友中,大家更喜欢尊称他一声“陈大哥”。 陈新华,从1997年2月首次踏上高棉的土地,距今已有20年,那年他38岁。 谈起第一次到柬埔寨的经历,陈新华仍然感触良多,很多事也历历在目。他回忆说,当时是做为河北省第五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随该院的业务副院长等人一起来柬埔寨进行考察的,最终目的是想在柬埔寨建立一家完全中资的综合性医院,他们甚至还带来了部分的医疗设备。 陈新华说,那时的柬埔寨,红高棉还没有归顺政府,部分地区还在打仗。但同时,整个国家缺医少药的状态,也使他们一行人看到了希望。大家都觉得,现在下手在这里开办医院正当时。 让人没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筹备医院的工作有了眉目时,1997年的7月发生了人民党与拉那烈领导的奉辛比克党之间的军事冲突,史称“7月事件”。隆隆的枪炮声和未来政局的不明朗,以及对人身安全的考虑,陈新华等不得不暂停手头的工作,并把已经运来的设备寄存在当地的华人家里,被迫返回了国内。 几个月后,柬埔寨的局势渐渐平稳下来,一直在国内密切关注时局发展的陈新华又毅然带领几名医生返回了金边,继续实施他开办医院的梦想。那时的柬埔寨远没有今天这样的和平安定,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针对外国人的绑架事件也是时有发生。面对这些因素,陈新华决定先从开诊所开始,也就是先站稳脚跟,待时机成熟时再一展拳脚。 随着1998年第二次大选,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危机的结束,尤其是洪森总理提出“双赢政策”使红高棉最终瓦解,柬埔寨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也使第一家得到中柬两国政府认可的中资医院——龙华医院于1999年在金边正式挂牌营业,陈新华出任首任院长。医院开张后,由于设备相对齐全,医生又都是从中国来的正规专业医生,很快就得到患者的信任,一时间门庭若市,应接不暇。随后的时间里由于内部等原因,陈新华曾一度离开龙华医院,并独自创办了目前的宏恩医院。
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赢得好口碑
大家愿意找陈新华看病,一是他的医术精湛,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另一个原因是每当患者看到他那面带微笑的表情,以及轻声细语的解说,都会感觉病痛减轻了许多。有人甚至说“精神疗法”才是他的独门绝学。对此,陈新华院长曾做过这样的解释。他说,做为从事过精神科多年的医生,他非常了解患者的心里,所以在面对病人时总是尽量把病情说得轻一点,让病人减少压力。当然在治疗和用药方面还是不能含糊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陈新华坐镇龙华、宏恩医院以来,按平均每天门诊40例保守估算,至今接诊量已达30万人次,创下了中国医院在柬之最。 虽然当初是公派出国,但目前作为一家私人医院的老板,陈新华也免不了要以经济效益为考量,但在金钱和救死扶伤方面,陈新华还是选择了后者。 据陈新华介绍,在柬行医的这20年间,经历了太多看完病最后没钱付的事,这其中有中国人也有本地人。采访中陈院长随便举了几个例子。他说,今年年初他们接诊了一名柬埔寨女病人,之前这名36岁的女患者已经看过至少6家医院,都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当时病人面部不断抽搐,一直停不下来。经诊断,他们确定该患者得的是脑炎,并马上采取治疗措施。经过几天的治疗,该女病患的病情得到完全控制,面部也不抽了,可到了出院结帐时却拿不出钱来。在了解到该妇人家庭的确有困难后,陈新华为其免了单。该女病患及其家属千恩万谢离开了医院,一周后又专门从家乡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另一起得到免单的本地人,是一名摔断了颈椎的柬埔寨男子,他也是在无人接收的情况下最后跑到了宏恩医院,并在该院住了一个多月,最终欠下3000—4000美元的医疗费而被陈新华放走了。 上面记述的只是本地病患在没钱的情况下依然得到救治的少数案例,其实欠钱最多的还是在柬生病的中国人。用陈新华的话说:大家都是中国人,难道见死不救吗? 陈新华向记者提起了两件记忆深刻的事。 一件事发生在2010年前后,一名身患艾滋病的中国女性被租住房的房东扔到了大使馆的门前,她当时已经到了病发晚期,既身无分文身边也没有亲戚朋友。在得到消息后,陈新华派人将其接到了医院,尽管已经无法治愈了,但陈新华还是交代医护人员要精心照顾,死也要她死的有尊严。 另一件是发生在一位香港女记者身上,该记者是来柬埔寨旅游的,不想期间抑郁症发作,后被使馆送到了陈新华这里。在经过了20多天的治疗后,女记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出院时记者的身上只有200美元,远远不够支付医疗费的。该记者提出将随身的价值一万多港币的照相机留下,用以折抵费用。最后陈新华只收了她200美元,相机还是让她带走了。 做为中国大使馆的领事保护单位,近年来陈新华及其宏恩医院帮助使馆处理了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救治了无数的落难同胞,也因此在柬埔寨留下了良好口碑。
期盼在柬开办首家肿瘤医院 在柬埔寨的20多年,有一件事一直是陈新华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事。刚来本地时,柬埔寨政府还不认可中国的医生资格,正是通过他与柬埔寨卫生部的不断沟通和做工作,才最终说服有关部门承认了中国医生的资格认证,为后来到柬埔寨的副医师以上的中国医生在当地行医奠定了基础。 谈到遗憾处,陈新华认为,由于自己一直从事医疗工作,不懂得经商,而没有在柬埔寨当时医疗条件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抓住机会把医院做大。他说,当时全身CT、碎石机等医疗器械都是他从中国带过来的,柬埔寨还不多见,如果那时再增加一些先进设备,胆子再大一些,医院的规模肯定不止像现在这样。 在陈新华看来,近些年柬埔寨的医院和医疗诊所有了明显的进步,无论是从设备还是医术方面,不少已经超越了这边的中国诊所。我们如不尽快提高,势必会被淘汰。陈新华常常告诫自己医院的医生,开医院就像开饭店一样,医生就是后灶里的厨师,门面再漂亮,菜品不好,迟早是要关门的。 陈新华多年来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本地创办一家专业的肿瘤医院。目前柬埔寨的肿瘤病人只能去邻国开刀,既耗费时间和金钱,又增加了危险系数。经过不懈努力,不久前柬埔寨卫生部长已经签字同意其提出的建立“中柬友好医院”的申请。目前陈新华正在积极寻找合作方,希望把这所专治肿瘤的医院早日建成,填补柬埔寨医疗领域的空白。 医生还是要把医德放在首位 陈新华受访时一再强调,在国外开医院同样会遇到房租、工资、各种费用的困扰,说白了也是一门生意,但做为一名医生还是要把医德放在首位。遇到危重病人,他的医院坚持先救人后交钱的做法,始终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在行医的同时,陈新华也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他是柬埔寨中国商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新近成立的柬埔寨河北总商会的会长,更兼着多家社团的名誉会长和顾问,可谓是功成名就。 陈新华——人好,好说话,乐于助人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 用陈新华自己的话说:来柬埔寨这么多年帮助过不少人,也得到过不少的帮助。喜欢他的人很多,坑他的人也大有人在。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只要坚持住做人的底线,问心无愧就好了,别想那么多。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做为柬埔寨华人圈里受人尊重的老大哥,陈新华正是因为豁达和真诚才使自己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脚下的路也越走越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