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单网

标题: 靠捡垃圾交学费,柬埔寨的孩子有多不容易? [打印本页]

作者: 柬行渐远    时间: 2019-10-30 09:23
标题: 靠捡垃圾交学费,柬埔寨的孩子有多不容易?
邦通(Bunthon)原本是柬埔寨一个靠乞讨、捡垃圾为生的小孩,白天在街上游荡,傍晚收工后将一天的乞讨成果上交家人,第二天重复此步骤。

对于这样的儿童来说,能够进入学校学习是一种奢侈。

但在2017年,邦通拿捡到的一袋子废弃的瓶盖当学费,成功进了一所学校。

从此,他得以每天坐在椰子木制成桌椅上,上起了英语和计算机课。而这所收垃圾当学费的学校,也是由“收垃圾人”用“垃圾”建成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环保不是说出来的

2013年,万迪(Ouk Vanday)辞去了酒店经理一职,在柬埔寨金边东北方向湄公河上的达赫岛(Koh Dach)建了第一所“垃圾学校”——柬埔寨椰子学校。

离市中心其实挺远
(图像来自google map)▼
(, 下载次数: 0)
这所学校的大门几乎完全由废弃的可回收垃圾制成,五颜六色的塑料汤匙和瓶盖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与“COCONUT SCHOOL”几个大字搭配起来,别有一番海岛风味。

自己的校门自己造
(图片来自facebook@Coconut School Foundation)▼
(, 下载次数: 2)

进去之后,便是两座主要的教学建筑:一座是英语教室,一座是图书室和计算机室——学生们上课的地方。

显然,这两座建筑也是用垃圾建造的:英语教室的墙壁是汽车轮胎,图书室的墙是空酒瓶组装的,地板是酒瓶底子铺的。

教室由什么建造而成并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学生们学到对他们有益的知识

(图片来自facebook@Coconut School Foundation)▼
(, 下载次数: 1)

虽说看起来很奇怪,但利用这种材料,不仅连水泥和瓷砖都省了,还能防止雨水侵蚀墙壁、确保教室光线的充足,从环境上给学生以“积极明媚”的示意,可谓变废为宝的典范。

而且作为热带国家的柬埔寨,建筑对御寒功能的需求也很低,使得这种低成本建筑方式成为可能。

(图片来自facebook@Coconut School Foundation)▼
(, 下载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