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单网
标题: 把中国减贫经验送到柬埔寨 [打印本页]
作者: 柬单网官方 时间: 2020-1-13 08:42
标题: 把中国减贫经验送到柬埔寨
【柬单网综合报道】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被称为“最有力的中国故事之一”。中国在做好自身脱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向其他国家分享自身的经验做法。当前,中柬正在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中柬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合作,将两国人民的心拉得更近。
2014年11月份,中方在第17届东盟“10+3”峰会上提出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由中国政府提供资金、技术,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
2016年9月份,该倡议在柬埔寨、老挝、缅甸三国同时启动。四川省扶贫开发局项目中心中标,成为柬埔寨项目的实施单位。经过前期可行性研究,项目中心将干丹省斯瓦安普村和谢提尔普洛斯村确定为项目实施地。
近日,记者跟随常驻金边的四川减贫专家组一行4人,来到40多公里外的干丹省进行日常走访。刚一下车,专家组就与一同下乡的减贫项目柬方负责人以及当地协调人座谈沟通存在的问题,交接单据,对接当天的日程。
中方专家组组长、中柬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袁刚已经有25年减贫工作经验了,他告诉记者,经过细致的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项目自2017年7月30日起开始执行,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示范“中国式”精准减贫经验,以治理致贫因素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增强当地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经过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目前已建成一栋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和一处覆盖全体3800名村民的集中供水站,重建改建房屋220户,新建厕所100户,接入电力82户。专家组还在扶持80户小米椒种植、14户高温蘑菇、200户庭院经济,帮助建立2家洗洁精加工厂、80个小米椒加工户和“20+20”个养牛户。
按照流程,当天抽查40个示范户中的10户。这是一个饲草种植项目,是下一阶段养牛项目的前期阶段。项目由中方提供草种和种植培训。
专家组柬语翻译周冰姣介绍说,为了确保减贫质量,每次抽查的名单都是专家组现场随机抽选的。事实上,专家组对每户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走访中,专家组会注意到谁家的鸡已经卖出去了、谁家的地又多开了几分。
在走访一户饲草长势非常整齐茂盛的家庭时,袁刚介绍说,这户条件比较艰苦,一位年轻母亲独自带着三个孩子。除了房前屋后,家里没有更多的土地。但这位母亲非常努力,注意田间管理,专家组也希望能够为她提供更多支持。
在村民索帕家的田地里,袁刚发现有机肥施用方法有问题,就拉开围挡,现场示范如何松土、施肥、浇水。索帕也很主动,下地跟着实操了一遍。袁刚一再嘱咐:“要勤浇水啊,要不就全都晒死了。”
在村民索提家查看饲草的时候,专家组注意到一旁盆栽的小米椒长势不错,杂草也很少。正准备夸赞时,索提说因为喷了药才长得好。袁刚连忙告诫他,种植有机蔬菜,千万不能使用化学药剂。
专家组曾经鼓励村民上闪养牛,但当时他怎么也不同意。于是按照他的愿望,帮他在房前盖了一个小卖部。眼看生意不好,上闪又改变了主意,开始种饲草和小米椒。眼看有收成了,上闪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现在主动提出希望参与养牛项目。
袁刚说,减贫需要遵循自愿的原则,村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更多地采用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