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单网
标题: 在柬埔寨听到的未必是真话,真话也未必说出来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挝包车回国 时间: 2020-7-25 17:41
标题: 在柬埔寨听到的未必是真话,真话也未必说出来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其实把这句话用在“舆论”问题上也是如此,有些事实本来是不存在的,但是说的人多了,假的东西也变成了真的。
或者说没有人关心真假,他们在乎的是通过假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罢了。
世人皆知耳听为虚,却不知眼见也未必为实,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实存在的,你的所见所听,或许就是别人故意想让你听到的,和真实无关。
在齐景公继位之后,他让晏婴去治理东阿。
这晏婴一去就是三年,在这三年期间,齐景公并没有了解真相,而是从侧面听到了一些有关于晏婴的坏话,所以心里面很不舒服,就把晏婴叫过来,并且要罢他的官。
晏婴听了之后急忙就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去治理。”
齐景公听了之后,念及旧情,就同意了。
又过了七年,齐景公果然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好话,非常开心,就把晏婴召过来准备赏赐,可是晏婴却坚决不愿意接受赏赐,齐景公纳闷的问他什么缘故,晏婴便说出真相。
晏婴说:“我最初治理的时候尽心尽力,秉公办事,但是因为秉公办事得罪了许多人,我修桥铺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受到了一些平日欺压百姓富户反对,依法办理,又得罪了许多有权有势的人,我表彰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的人,而惩罚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的人就对我恨之入骨,我秉公执法,也遭到了许多贵族的反对,他们就开始散布我的谣言,所以大王听到的自然都是对我的不满。
而后三年治理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刻意讨好一些有权势的人,忽略那些真正有功之人,所以即便没有秉公办理,大王听到的却是关于我的美言,所以我要接受的是前三年的奖励,后三年却要受到惩罚,所以大王要奖励我,实在是不敢当。”
我们听到的话未必是反映真相的话,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私之心,他们在说一些话的时候会选择性的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言辞。
再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情绪,一个人带着主观情绪去评价另一个人的时候,这个结果未必是客观的,如果轻信了这样的传言,就会有污蔑好人而放纵坏人的悲剧
(, 下载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