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英国不想冒失去马来亚政治经济长远利益的风险,决定终止马来亚联邦,并根据“马来亚联合邦协定”(Federation of Malaya Agreement),于同年1月成立马来亚联合邦。巫统并要求回复马来苏丹们的政治地位、撤销前联邦下的公民法律,提倡“马来人的马来亚”(Malaya for Malays)。Tajuddin认为,马来亚联合邦成立前的华人,政治上多认同马共,立场过于保守,未能跟即将独立的马来亚政府在谈判桌上谋取更大利益。
Tajuddin表示,结局并非如大多数华裔所望,但在当时,接受成为“次等公民”(secondary citizenship)已是唯一的选择。他又认为,中国侨民在当地获得的全新政治身份,能暂时缓解由文化、归属感有别而产生的不安感。新政治身份要求华人接受他们不再是马来亚华人(Chinese in Malaya),而是华裔马来亚人(Chinese-Malayan)。至于独立后的政治身份认同问题,是否“缓解”至今,抑或再起变化,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