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单网
标题:
从柬埔寨首富,看潮汕华侨豪宅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哥在西港
时间:
2021-1-12 14:06
标题:
从柬埔寨首富,看潮汕华侨豪宅
都说潮汕人是
“东方犹太人”
,是经商、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清代徐珂就在《清稗类钞》一书中勾勒出潮商的典型形象:“潮人善于经营,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雇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
但到底这些华侨们多有钱,多叱咤风云过,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证实。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汕头街头有很多这种百年建筑 / 图虫
这其实不难,只要
你在潮汕街头走上一遭
,从他们当年住的建筑入手,就知道他们有多富得流油。恐怕帝王别苑,也不过如此吧。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看完潮汕华侨豪宅
我自闭了
别看潮汕村落如今破破旧旧的,
只消逛上一小时,
我羡慕的柠檬泪水就顺着嘴角流出。
自从北宋年间潮州出了个许驸马,建起了富丽堂皇的许驸马府,潮汕民居就有了依样画瓢的参照物:普通人住两院
“下山虎”
;富贵人家住四合院式的
“四点金”
;大富大贵之家则住进阶版“四点金”——
“驷马拖车”。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潮汕民居“下山虎” / 图虫
再加之后期潮汕人“过番”谋生,往家里寄大量的白银“起庴”,极其夸张工事,花起钱来两眼一闭没概念,所以当地又流传着一句话,
“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
这真不是吹,
潮商大佬陈慈黉
可开了个好头,只消一只脚踏入他们家,准找不着北。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陈慈黉故居
/ 图虫
可不是么,占地
2.56万平方米
,共有
厅房506间
,标准的“驷马拖车”格局,层层叠叠的大院套小院,迂回曲折的巷道、楼梯、通廊,院落、天井、荷花池一应俱全,人称
“潮汕小故宫”
,怕是比尔·盖茨来了都要直呼好家伙,毕竟他家才6600平。
由于潮汕人有“聚族而居”的习惯,房子永远不怕住不完,
这不,陈氏家族的富贵生活已经分配得井井有条:
长子住146间房的“寿康里”,“三庐书斋”隶属其中;次子住158间房“郎中第”,幼子住最大的“善居室”,202间厅房。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航拍都展示不了这故居的实力 / 图虫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再富富不过慈黉爷” / 图虫
所谓的
“细节见实力”
,说的就是他们家吧:玻璃和瓷砖是从欧洲进口的,直接从韩江入海口挖一条运河直通村口,紫色繁花的围墙、门檐上方的椭圆雕花、亭台楼阁中的荷花池,构成好一幅民国时期的“南洋倩影图”。
据闻他家当时专门请了一个负责开关窗的工人,
从早起开窗,到关最后一扇窗,就直接天黑了。
老艺术家愣是没找到这座建筑到底花费几何,不过可能连慈黉爷本人都不知道,这里没图纸、没设计师,指哪建哪,不喜欢就推倒重来,简直是不计成本的最佳典范。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每个地砖、门窗都经过精心设计
/ 图虫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光是善居堂,就有600多扇窗户
/ 图虫
既然开了头,其他潮汕华侨们自然跃跃欲试。
人如其名的潮州侨胞
黄万金
,在泰国做米业发家之后,就寄一大笔钱回家建宅,终得到一座“占地2000多平,耗资4万银元”的
崇德里。
这里的格局依旧是“驷马拖车”,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拥有
“九十九个门”
,要是孩子在门前穿梭打闹,怕是一整天也闹不完。除了门多,这里的壕气还体现在结合了潮汕的木雕、石雕,泥塑装饰,还有暹罗的雨漏工艺。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你能想象一间房子有99个门吗?
/ 图虫
做柿饼起家的
陈梅生
就表示这不值一哂,他家
“梅康里”
耗资10多万银元,是一座囊括4座“四点金”和4座“下山虎”的五壁联大厝。
至于坐落在汕头金平区外马路155号的
香园
,则是1923年由
李香谷
以“银壹万零伍百元正”购得,由于地处市区,由两层中西合璧的洋楼构成,拥有4个厅堂,20个房间和2个天井。
要是坐这喝上一杯茶,观当年窗外汕头开埠时的车水马龙,也不失为一个精英的自我修养。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汕头香园
/ 图虫
除了建私宅,华侨们对祖祠也同样热心。
马来西亚华侨
陈旭年
花了26万银元,耗时14年建了
“从熙公祠”
,这里还有“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傅”的典故。
看来只因不懂宣传,潮汕华侨豪宅的价值还是被国人大大低估了。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潮汕华侨宅邸,何以堪比皇宫
要搞懂潮汕的宅邸为何充满金钱的“酸臭味”,还得从他们“过番”的那段经历说起。
潮汕人习惯把“出洋谋生”喊作“过番”,他们那
三面环山,一面背水
,去中原路不通,地少人又多,
只好通过大海谋生路。
自隋唐起到清末民初,到南洋谋生的潮汕人数以百万计。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背山面海的潮汕地区,人们只好出海谋生路
/ 图虫
或许是天佑潮汕,当
性格生猛
的林道乾、林凤、郑信(没错,是当上泰国国王那个)等人都在南洋开创一番事业后,潮汕人自此在那就顺风顺水。
话说族运这东西真的妙不可言,
当时东南亚根本没有商业阶层,对贸易一窍不通,当善经商的潮汕人来了之后,就像鱼儿遇着了水,一拍即合:20世纪30年代,潮商几乎垄断了整个泰国的碾米业(陈慈黉是当时最大的火砻霸主);当今泰国八大银行,有4家由潮人掌控;泰国前十富豪榜里,一度有八位潮人上榜,陈弼臣、谢国民、苏旭明都先后当过泰国首富。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新加坡当时的华人景象
/ wiki
而东南亚的其他潮商也没吃亏:新加坡吴清亮、柬埔寨陈丰明、老挝张贵龙、越南陈金成,都先后登上或还坐着当地的首富之位。
有财经记者在2011年统计过,东南亚地区11国,华人掌握了70%的资产,其中几乎有一半来自潮汕人。
发了达的潮汕人,
第一件事自然是买地起屋。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潮汕庴
/ 图虫
受“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影响,潮汕华侨比其他侨胞展现出更顽强的乡土性。据《1902-1911年潮海关十年报告》估计,从汕头口岸出洋的移民
“最后有75%回来”。
即使不回来,寄钱回家起屋也是头头等大事,据谢雪影《潮梅现象》一书的资料显示,
1930年的侨汇达1亿银元
,而这些钱的去向
房地产
又占了第一位,
占39.73%。
当然了,还有什么比“起大庴”更能彰显衣锦还乡之感?
“起的屋越大,越能证明自己在外混得好”
,大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性。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潮汕华侨豪宅
/ 图虫
除了潮汕华侨巨有钱,性格观念使然,这些宅邸显得金碧辉煌的原因还有其一,
就是潮汕民间有趣的“斗工”现象。
对比开平碉楼,或者苏州民居,你会发现潮汕民居有个特性:就是木雕、石雕、嵌瓷特别多,特别在大富之家,以示隆重。
为了拉动当地乡亲就业
(花掉更多的钱)
,潮汕的华侨们在建屋时一般会请两班工匠,以中间为界,龙虎各半,各呈工艺,除了必要的工钱,谁最后手艺好还会得到一笔额外“标尾”。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陈慈黉故居奢华的石雕
/ 图虫
而这笔标尾,往往比原来的工钱还多,例如“梅康里”的倒挂石雕花篮,就请了6个工人,每人2000银元,“标尾”还另算。
这反倒激励起潮汕民间雕刻、塑造、彩绘等装饰工艺的蓬勃发展,也算是一个顺带的正向循环吧。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漫步汕头,感受民国奢华之风
之前老艺术家写过一篇“上海压马路”,但提到压马路,除了上海,汕头也算一个。
在汕头的街头上,
你总是能一秒入民国。
除了私宅奢华,汕头如今的街头风貌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华侨投资塑造的。中国大家饶宗颐在1948年《潮州志》就记载:“都市大企业及公益交通各建设多由华侨投资而成。内地乡村所有新祠厦屋,更十之八九系出侨资盖建。”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汕头小公园
/ 图虫
潮汕华侨把对故乡的爱,都化作了真金白银。
仅1927-1937年间,华侨在汕头市投资的建筑就达
9330万银元
,形成了汕头老城区如今
“以小公园为中心,四永一升平”
的扇状布局。
走进小公园,
中心地带
是孙中山纪念亭,旁边楼高七层的南生百货,则在上世纪30年代客似云来,盛极一时。
沿升平、国平、安平路五向辐射
,道路两旁多见中西合璧的骑楼,斑驳的墙体还隐隐透露出过往的芳华,要是骑自行车在此穿梭,任凭婆娑的树影投在身上,仿佛瞬间化身“穿着麻布,笑容可掬”的民国人。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汕头小公园街区
/ 图虫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盛极一时的南生百货公司
/ 图虫
只消把头抬起,就会看见:临街各色玻璃窗在太阳的反射下熠熠生辉;山水、动物等浮雕被恰如其分地镶嵌在房檐上;简洁的欧式古典白柱还支撑着这些建筑走过八九十年风雨......
而环形的居平、永平、商平等道路,则和以上所有组成了这片“中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骑楼街道”“中国大陆面积最大骑楼群”。
果然,在土豪华侨的斥资下,不仅私宅府邸惊人,连城市风貌也一并承包。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汕头老城区骑楼风貌 / 图虫
叱咤泰国米业、船运界的巨鳄慈黉爷,除了把自己的家建成“潮汕小故宫”,还在小公园一带兴建楼房400多座。
上世纪30年代里,汕头老城区新建的4000多栋建筑,有三分之二都是华侨投资兴建。
若你去潮汕,建筑就是记录兴衰的光阴史。
文章来源于九行 ,作者老艺术家
作者:
Eric925
时间:
2021-1-12 15:31
作者:
海外扫码支付
时间:
2021-1-12 15:35
陈慈黉这个我去过,在澄海,我老家听说还有一个童子牵牛壁雕,就是那个牛绳就雕了两代人
作者:
便当丰富
时间:
2021-1-12 16:15
说的好!我会持续关注你的作品
作者:
DavidZhang
时间:
2021-1-12 20:38
呵呵
作者:
时间de旅行者
时间:
2021-1-12 20:39
我已经习惯了,所以流不出口水了
作者:
OzeeChong
时间:
2021-1-12 20:43
作者:
乌云密
时间:
2021-1-12 20:47
拜倒在楼主的小石榴裙下
作者:
乌云密
时间:
2021-1-12 20:47
牛
作者:
sister3。
时间:
2021-1-12 21:06
潮汕人都有钱,都是做生意的料
作者:
WH忧宇
时间:
2021-1-12 21:07
我就不一样了,我能淡定面对别人的炫富
作者:
九寸信仰
时间:
2021-1-12 21:18
每座城市都有地标性建筑,它们就像城市的徽章
作者:
JunK
时间:
2021-1-12 21:31
路過
作者:
沈大维
时间:
2021-1-13 01:01
赞
作者:
꧁꫞柬༒中꫞꧂
时间:
2021-1-13 02:01
想像不到的富
作者:
区暹罗
时间:
2021-1-13 04:24
哦
作者:
金边国际资产
时间:
2021-1-13 07:39
陳丰明上榜了
作者:
小教官
时间:
2021-1-13 08:00
牛牛牛
作者:
朱杏辉
时间:
2021-1-13 09:39
原创么?好厉害!
作者:
青松(柬埔寨)
时间:
2021-1-13 09:42
赞一个
作者:
会痛的石头
时间:
2021-1-13 10:04
作者:
不玩心跳啊
时间:
2021-1-13 10:32
确实听说潮汕人非常会做生意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13 10:52
作者:
新人承让
时间:
2021-1-13 11:29
富人
作者:
朱瑞兵
时间:
2021-1-13 12:24
爱我大中华
作者:
查档|定位|换汇
时间:
2021-1-13 12:55
作者:
kato
时间:
2021-1-13 13:07
真有钱
作者:
振兴柬埔寨
时间:
2021-1-13 13:46
我只能说:,太牛逼了
作者:
房地产投资
时间:
2021-1-13 13:52
有钱人
作者:
一帆顺一月
时间:
2021-1-14 15:25
赞赞赞赞赞赞赞
欢迎光临 柬埔寨柬单网 (https://www.58c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