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办一届奥运会?”这是《天津青年》杂志1908年发出的“奥运三问”。
对于中国来说,奥运之路的开始是布满荆棘的,当时的中国社会震荡,想参加奥运会但有心无力。直到1932年,辽宁田径健将刘长春只身奔赴洛杉矶奥运会。冲破重重阻碍,最终以中国选手的身份站上奥运赛场,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时隔50余年的1984年7月29日,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自选手枪慢射金牌,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将时间向后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为这历经了百年之久的“奥运三问”,给出了圆满回答。这一百年间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折射了中华儿女的辛酸和悲苦、光荣与自豪。要强的中国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实现了从凄苦走向辉煌的飞跃!
据媒体报道,2024年巴黎奥运会预算90多亿美元,为“史上第六贵”的奥运会。以小见大,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弗里吉”玩偶80%由中国厂商制造,剩下的市场份额由法国玩具制造商取得,但原料和零部件也都来自中国,法国厂商仅是在本土工厂完成装配。而且奥运会这种大型国际赛事的赛场,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也是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从乒乓球到赛场地胶从体育馆建设到光伏电站的建造,“要强的中国制造”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强有力的“存在感”,而这种存在感,正是大大小小的中国企业凭借着“要强”的民族精神,在国际上不断打拼出来的。眼下“中国制造”在国际赛事中活跃的身影,无疑是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和高效供应链得到国际认可的生动注脚!奥运会是竞技的赛场,在本届奥运会,“中国制造”已凭借着超强实力,拿下一枚“含金量”超高的奖牌。
正如奥运会开幕之际,张艺谋导演团队拍摄了一部开幕主题片中所说“要强不惧山高、要强不畏路远、要强不问国界、要强不止胜负”。“要强”不仅诠释了奥运精神,也阐述了中华民族不懈拼搏的民族精神,更彰显了中国文化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欢迎光临 柬埔寨柬单网 (https://www.58c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