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米
“73本护照,只签下36本三个月的,另外37本给了六个月,甚至还有不少是旅游签。”7月21日下午,一位在柬埔寨从事旅行社业务多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感叹:“柬埔寨签证政策,真的变了。”
这名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批代办客户续签的护照,“以前客户自己选3个月、6个月还是一年签,只要材料交上去,很少遇到不给签、缩短签、打回来的情况。但这次明显不一样,感觉是一次‘全面收紧’。”
没有规律的收紧,让人措手不及
根据该旅行社反映的信息,此次送签的客户类型各异,包括长期在柬合法居住多年的个体工商户,以及部分在柬工作多年的务工者。“有的还是做旅游行业的老面孔,一看就是合法生活了好多年,也没换护照,也没乱来,但这一轮就是不给一年签了。”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批签证“缩水”毫无规律可循。不是说某类签证被普遍卡住,也不是某类职业受限,给签时间的长短,仿佛全凭审批者“心情”。
该业内人士坦言:“我们也想总结个规律好对客户有个说法,可是真的总结不出来。”
一个老客户的遭遇尤为典型。西港高龙岛岛主强子,经营游艇和天堂岛酒店多年,从未涉足灰产,居留记录干净整洁,本应符合一签多月甚至年签的条件,但这一次只签发了3个月的旅游签证。按照柬方政策,旅游签期满后须离境再入境,一旦出境,是否还能顺利回来、是否还能续签,都是未知数。
“先紧再说”的政策风向
事实上,在柬埔寨展开多轮打击网络诈骗与非法博彩的大背景下,签证政策收紧并非毫无征兆。今年5月以来,关于“停止发放商务签证给中国人”的说法就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虽然后被官方辟谣,但签证风向已逐步趋紧。
金边一位旅行社业者表示:“并不是真的不发商务签,而是审批更严格了,尤其是针对无法明确解释来柬目的、经济来源不明的申请人。以前就像买菜一样随便签,现在必须拿出一点真凭实据。”
从“天堂”到“门槛”:政策回摆背后的治理逻辑
曾几何时,柬埔寨因其极为宽松的签证制度,成为华人“短居创业”与“避世养老”的热门地带。一张中国护照,一个月签证,找旅行社跑一跑,就可以轻松续上半年乃至一年。“签证宽松”是柬埔寨吸引外资、发展旅游的重要工具。
然而这种“准放任式”的签证环境,也让柬埔寨在国际上频频登上电信诈骗、人口拐卖、非法博彩等跨国犯罪报告的黑名单。各色人等混杂其中,“合法居留”变成了部分不法活动的保护伞。
在这一背景下,签证政策回摆,既是配合整顿网络诈骗的治安需求,也是对“国家形象治理”的一次纠偏。正如该旅行社人士所说:“这波签证收紧,可以说是在搞一场‘大扫除’。”
她进一步解释:“现在就是不让某些人再进来了。以前随便谁来,都能在园区里‘安营扎寨’,搞什么我们也管不着。但现在,柬埔寨政府也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筛人。”
标准模糊,谁在被误伤?
问题在于,标准本身就极其模糊。一纸3个月旅游签,把合法经商者与灰色地带人员“一视同仁”,到底是在“清理”谁?
许多长期在柬的华人开始担忧:真正配合柬埔寨发展、合规经营的外籍居民,是否会在这轮“扫人运动”中被误伤?一位居住在西港的中餐馆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就是做正经买卖的,给员工报税、办工作签,但现在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自己也会变成‘需要先出境’的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签证续签失败或时间被压缩至3个月、甚至1个月,意味着原本相对稳定的华人商业与生活圈,也将出现“外籍流动性上升”“劳动力不稳定”等新问题。
边收边放,走向何方?
此前,柬埔寨移民总局表示,移民局已依法加强对落地商务签证的审批程序,以更有效掌握外国人入境后的真实动向,防范个别不法分子借签证便利在柬埔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柬埔寨收紧签证,既是对过去“太松”的纠偏,也是一次针对特定风险群体的防控措施。但制度的合理性、执行的透明度,以及政策弹性的留白,才是赢得合法外籍人士信任的关键。
收,是为了更规范;但如果收得过猛、收得不分青红皂白,就可能失去真正为柬埔寨创造价值的外来者。
未来,柬埔寨如何在“治乱”与“发展”之间,找到签证政策的平衡点?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