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单网
标题:
“拿捏”中国人:它还要“干掉”多少“敌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柬单⁺
时间:
昨天 22:09
标题:
“拿捏”中国人:它还要“干掉”多少“敌人”?
周刊特辑(一):在柬埔寨投资种植香蕉,能赚到钱吗?
周刊特辑(二):开放就等于接受?13年后,柬埔寨大米能“占领”中国人的饭碗?
记者:人鱼
编辑:Miles
柬埔寨
的榴莲走进中国市场,对于这个国家的农产品来说,绝对是一件重要而标志性的事情;但是想要快速“拿捏”中国消费者们的胃,某种程度上来说,柬埔寨的榴莲,在中国市场上还要“干掉”很多竞争品,总之就是三个字:不容易。
对于在柬埔寨农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刘江而言,这个问题不是首次被提出,但一次比一次更实际。作为早在2017年就通过空运把柬埔寨榴莲送回中国的进口商,他对于柬埔寨榴莲出口这块,却有着产量小、不稳定,出路窄的观点。
刘江告诉记者,柬埔寨本地真正榴莲,叫做“诺卡”榴莲,灰色果皮和芬香化的口感是它最大的标志;但是,这种榴莲的采收价格高达每公斤7美元,加上批量产量小,在本地就要和泰国、越南的榴莲去竞争,更别说中国市场。
“柬埔寨的榴莲很好吃,但是价格偏贵而且产量不算高,有时候你还能看见很多开高级汽车的人,扎堆去买这个榴莲,不过总的来说,柬埔寨的榴莲在调配、切拆、保鲜上都很粗放,而且还缺少必要的。”刘江说。
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消费者对榴莲的熟悉度基本集中在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泰国的金枕头,以及越南榴莲。”刘江说,“我这几年不是没试过,但毕竟市场进入和消费认知是两回事,走起来很难。”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榴莲进口总量达到168.67万吨,其中95%来自泰国和越南;而据央视财经报道,猫山王等马来西亚品种则占据中国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每公斤价格普遍在100元以上,消费者口碑和复购率远高于其他品类。
更值得注意的是,据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金枕榴莲搜索量依然稳居生鲜类前五,且有明显南北市场差异。猫山王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金枕头更被广泛接受于中部地区,而国产榴莲则正在借助地方品牌在海南崛起——柬埔寨的机会,似乎夹缝中也难觅清晰定位。
“比起太好吃了这个概念,我们更需要解决让消费者买下一次。”刘江说。
这买下一次的困境,并不只是物流问题那么简单。刘江坦言,哪怕是空运到国内,时间也勉强控制在48小时以内,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完善的通关能力、稳定的果源、高标准的包装和清晰的产地身份,最终都会变成“砸牌子”。
而“牌子”,正是柬埔寨榴莲最薄弱的部分。“金枕头是一个集体认知,猫山王是一个品牌故事。柬埔寨榴莲没有。”刘江坦言。
他回忆起2019年,兰州机场为东南亚水果落地运输提供80%航运补贴,他也尝试与航空公司合作将榴莲空运入境。但那是一次象征意义大于商业意义的尝试。“那一批货最后基本没赚钱。”刘江告诉记者。
回到根本,柬埔寨榴莲要“站住脚”,靠的不只是味道,而是供应体系、成本控制、运输效率、以及对中国市场节奏的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刘江认为,现阶段柬埔寨榴莲更多是“一个补充”,就像芒果那样,在中国芒果季结束后,“打个时间差”进入市场。他甚至说:“你可以说它是替补,但连替补席都还没坐稳。”
不过,从产业视角出发,刘江也并不悲观。他认为柬埔寨榴莲的最大优势在于“树上熟”。这点和国内海南榴莲目前的口感竞争中,具备明显优势。“国产榴莲现在还不行,还没到量、口感偏生;但柬埔寨如果控得住质量,是能打差异化的。”
未来是否有可能通过集中育种、标准化管理,让柬埔寨的榴莲,在中国市场具有猫山王这样的品牌口碑?刘江认为不是没可能,但前提是,政府得重视,企业得协同,果园得舍得投入:这是一场系统性升级,不可能靠单点突破实现。
刘江告诉记者:“柬埔寨榴莲是个好东西,但不能指望它现在就征服中国市场。它要的不是一夜爆红,而是慢慢扎根,而且得扎在从果园、到仓储、到口岸、再到消费者心智的整条供应链上。这条路或许还远,但终究值得一走。”
出品人:Miles
记者团队:人鱼、Miles、时宜
作者:
青松(柬埔寨)
时间:
昨天 22:15
哦哦哦
作者:
阿白8l8
时间:
昨天 22:35
专业,
作者:
原始逻辑
时间:
昨天 23:48
“拿捏”?能站稳了再说
作者:
67f3795172aef
时间:
1 小时前
好 的
欢迎光临 柬埔寨柬单网 (https://www.58c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