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Miles
2025年8月29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定罢免总理佩通坦,这位带着家族光环与新一代改革期望登上权力巅峰的年轻女总理,就此提前结束了并不长久的执政生涯。
这一结果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事实上,早在数月前,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便公开“预言”:泰国三个月内必将更换首相,而且他已经知道接任人选。
当时不少人对这番话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洪森的政治自我炒作。但如今,随着宪法法院的判决落地,洪森的预言赫然成真,泰国政坛陷入新的权力博弈。
洪森何以能如此笃定?这可能与他长期以来对泰国政治运作模式的敏锐观察密不可分。
泰国政治自冷战以来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民主选举不断催生民意支持的执政者,另一方面是宪法法院、军方与皇室网络所代表的“深层国家”持续维持制衡乃至否决的能力。
西那瓦家族正是这种矛盾的最大受害者。无论是他信、英拉还是如今的佩通坦,他们都凭借选票与民意支持上台,却一再在司法判决与军事干预面前败下阵来。洪森对此格局看得很清楚,他深知一旦西那瓦家族的领导人卷入政治风波,结局几乎注定会走向被赶下台。
这一次的导火索是那通被泄露的电话。佩通坦在与洪森的沟通中称呼其为“叔叔”,并抱怨泰国军方将领的态度和行事风格,甚至暗示某些行为“不利于国家利益”。
这些话原本出于缓和边境紧张的外交考量,试图以私人化的亲切语言赢得对方的理解。但在泰国国内舆论场上,它却被解读为对军方的轻视与不敬,更被激烈放大为“出卖国家尊严”。
军方势力迅速抓住这一点,掀起舆论风暴,使得佩通坦政府的合法性遭到严重削弱。执政联盟内部一些政党见势不妙,纷纷撤出,导致政府迅速失去议会多数。最终宪法法院以“违宪及损害国家利益”为由,裁定她必须下台。佩通坦的个人风格、政治经验不足与对边境危机的处理方式,都成为她倒台的推手。
如果说录音门只是导火索,那么制度性困境才是根本原因。泰国政治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制度循环”:民选总理通过选票上台,遇到政策争议或政治危机,遭遇军方或司法体系的干预,最终被迫下台,随后新的选举再次开始循环。
自2006年以来,西那瓦家族成员几乎全都走过这一轨迹。这种循环既反映了泰国社会对民主诉求的顽强坚持,也反映了深层国家拒绝放弃掌控权力的结构性矛盾。佩通坦即使带着女性与年轻的双重形象登台,也难以改变这一大势。
洪森正是基于这一深刻的结构认知,才敢于断言她必然下台,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洪森“预言成真”的象征意义还在于,它凸显了柬埔寨在区域局势中的话语权。柬泰边境近月来冲突频仍,死伤事件激化了民间情绪。柬埔寨领导层对泰国政局变化的关注远超以往,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边境安全与投资环境。
洪森以老道的政治直觉,利用一次电话交流与随后的公开言论,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洞悉未来”的位置上。当事实的发展印证了他的判断时,他的政治威望进一步增强。
这不仅是对柬国内民众的一种安抚,也是一种向外界释放的信号:柬埔寨领导层对区域动态的掌控与判断力不容忽视。
泰国政局的动荡也为地区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它让投资者再次看到泰国政治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产业转型、本应是现政府的重点,但政权更替使得政策难以稳定持续。资本对泰国的耐心或许正在消耗,而东南亚其他国家则可能因此获益。
柬埔寨、越南等邻国有望在产业承接与外资流入上迎来更多机会。
其次,它加剧了泰柬之间的互疑。未来泰柬关系是否因此进一步紧张,仍需观察。
第三,它再次揭示了东盟政治的脆弱性。在缺乏统一制衡机制的情况下,成员国的政治危机往往直接影响区域合作,泰国的动荡可能延缓一些东盟整体性的议程。
佩通坦的倒台,对西那瓦家族而言是又一次沉重打击。家族政治的光环在泰国依旧存在,但民意支持与制度压力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佩通坦试图通过柔和的女性形象与跨国沟通来平衡矛盾,但最终依然被现实击碎。
她的失败说明,在泰国这种政治结构中,个人魅力与妥协姿态远不足以对抗深层制度性力量。如果没有更大规模的制度改革,任何新上任的总理,无论出身哪个党派,都可能重蹈覆辙。
洪森的预言成真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洪森只是把这种必然公开化,让人们在事件发生之前就看到了结局的影子。
未来,泰国新一任总理的人选将决定国家的走向。如果继任者来自军方背景,泰国可能进入一个更加保守的周期,强调秩序与安全,而牺牲一定的民主空间。
如果继任者来自现有政党体系,则可能继续陷入政策推进困难、执政联盟不稳的恶性循环。无论哪种情况,泰国的政治风险都会在未来持续存在。
而对于柬埔寨来说,洪森“预言成真”不仅仅是一次舆论上的得分,更是一次区域政治影响力的展示,它让外界意识到柬埔寨在东南亚政治棋局中的发言权正在上升。
佩通坦被罢免不仅是个人的政治悲剧,也是泰国制度困境的延续。洪森的预言,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东南亚政治风云中权力的流动与制度的脆弱。在动荡的浪潮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泰国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而柬埔寨的身影正在其中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欢迎光临 柬埔寨柬单网 (https://www.58c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