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文 | 岳家琛 编辑 | 孙春芳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在新能源“霸麦”,电动化成为主流叙事的当下,燃油车生命力依然顽强。
10月21日,中汽协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为10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将时间扩大到今年1—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为814.1万辆,同比增长1.7%,作为对比,2024年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的同比跌幅达到17.7%。
今年1至9月,乘用车国内总销量为1704.4万辆,据此计算,燃油车销量占比为47.76%,仍占据半壁江山。
据汽车之家数据,今年9月,月销超万辆的车型共72款,其中33款为燃油车。
“燃油车‘退场论’为时尚早。”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说。“燃油车的这次反弹,也是市场在一次狂热后趋于理性的回调。”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道。
“中国汽车在新能源赛道完成了惊艳的弯道超车,但燃油车、混动车型同样存在市场需求,自主品牌不应过分‘偏科’。”崔东树说。
以价促量
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指出,燃油车今年出现了一个积极变化,即其对整体增长的负贡献明显缩小。
然而,“逆势回暖”的暖流从何而来?
“从明年开始,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退坡,也要开始交车辆购置税,征收比例为5%,另外,市场对于燃油车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崔东树分析称。
不过,“卷价格”是本轮燃油车回暖的直接推手。
根据市场走访,近期燃油车折扣率普遍在30%左右,部分豪华车型现金优惠甚至超过40%。
汽车之家数据显示,今年9月,日产轩逸以3.3万辆的销售量成为最畅销的燃油车型。该车型2026款1.6L CVT省心版指导价11.39万元,华北某城市的部分经销商裸车价仅6.9万元,现金优惠幅度达39%。
而B级车类别中,销量排名第一的丰田凯美瑞,9月销量达2.05万辆,同比增长23.27%,环比增长超过32%,创下了该车型近半年来的月度销量新高。这款B级“神车”的裸车价同样来到了12万元。
以9月数据进行统计,在33款月销量过万的燃油车中,仅9款头部车型的销量就占据了整个燃油车市场约20%的份额。
“国内燃油车市场的回暖,与传统车企的产品定位与营销价格措施有关。”中汽协的报告也提到。为了与新能源产品争夺市场份额,多家传统汽车品牌将燃油车价格下探至8万元以下,并提升配置,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燃油车的性价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而在C级轿车中,“56E”如今也进入了“2字头”时代。在华北某市,奔驰E260、宝马5系525Li、奥迪A6L,裸车价均降至30万元以内。
自主品牌相继发布新燃油战略
随着燃油车的“逆势增长”,传统车企迎来了“久违”的盼头。
10月末,本田公司交出了一份久违的亮眼成绩单。
财报显示,本田全球产量为31万辆,同比增长3.8%,而中国市场产量6.3万辆,同比大涨25.7%。这使得中国市场成为本田最大的增量来源。
支撑这波增长的,是本田的经典燃油车型CR-V。9月,东风本田总销量为26265辆。其中东风本田CR-V销量就达到14355台,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7.4%,该车型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达12.6万辆,同比增长6.7%。
一汽大众的最新销量数据也显示,今年9月实现整车销售146385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燃油车的“回暖”浪潮中,自主品牌也在贡献推力。上半年,吉利燃油车销量达68.4万辆。燃油车基本盘稳固的还有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达90.5万辆,是新能源车销量的2倍。此外还有奇瑞,今年上半年燃油车销量90.1万辆。
不同于上半年“智能化”的主旋律,进入下半年,各大车企开始频频为燃油车站台。
在去年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在发言中提到:“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产业发展活力,实现高水平转型升级”。
今年9月,奇瑞汽车在陕西西安发布了“中国新燃油”战略。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称,未来的燃油车将实现“油电同智”。
无独有偶,吉利也在同月为燃油车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
吉利表示,当众多车企全力押注新能源时,吉利汽车坚持“双线并进”,在重仓新能源的同时,依然持续加码燃油车的研发。
目前,吉利汽车旗下包括“吉利银河”和“中国星”系列。“中国星”是吉利汽车旗下的燃油车系列,包括星瑞、星越L、博越系列、帝豪系列、缤越系列等燃油车型。
吉利早在去年9月就提出 “油电并行” 的战略路径。今年3月,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淦家阅表示:“燃油车板块不仅不会收缩,还会继续加强。”
在淦家阅看来,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领先全球,但欧洲及其他主要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燃油车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淦家阅表示:“吉利不会放弃燃油车市场,燃油车仍然是市场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超过50%,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占有量,公司仍然会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
燃油车的智能化“反攻”
此外,燃油车正打破“智能落后”的刻板印象。
梳理各大车企新发布的燃油车型可以发现,辅助驾驶系统、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算力芯片、智能泊车、智慧座舱,几乎不再是新能源车型的专属,也成了燃油车的“关键词”。
过去两个月,诸多燃油车企开始在智能化上发起猛烈反攻,推出多款以智能化为卖点的燃油新品。
为了应对竞争,燃油车正在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新上市的燃油车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方面的配置显著提升。
9月23日,广汽丰田迎来4款车型的换代,包括锋兰达、汉兰达、赛那、凯美瑞。与以往换代不同的是,此次改款着重强化了智能化。
根据资料,此次改款全系标配高算力车机芯片、语音交互系统、OTA功能等智能化配置,且全级别配备了丰田TSS智能驾驶辅助,覆盖高速路、城区、泊车三大场景。
以2026款凯美瑞为例,“提供多达26项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成为宣传重点。
除了广汽丰田外,一汽大众在9月份也正式启动了OTA升级,覆盖全新一代迈腾、全新高尔夫、全新探岳L等主力燃油车型。
豪华车方面,一汽奥迪A5L基于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
此外,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密集推出新一代智能燃油车,主打AI大模型与高阶智驾系统融合。
9月27日上市的奇瑞瑞虎9X同样将智能化作为“中国新燃油”战略的一大亮点。资料显示,新款瑞虎9X搭载了猎鹰5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20条定制路线城市领航、高速NOA及300余种场景智慧泊车等功能。
“‘电动车更智能’的核心优势,现在被追平了不少。燃油车搭载了辅助驾驶,也可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有自动跟车、记忆泊车等功能。”在华北某宝马4S店,一位消费者如是说。
“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持续优化,让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差距不断缩短。”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表示。大众、丰田、奥迪、长城汽车等中外品牌加速“油电同智”战略,形成多维度技术突破。
不过,燃油车究竟能否做好智能化?
目前,燃油车的智能化之路仍面临结构性挑战。分布式架构导致的算力瓶颈,使得部分车型在极端场景下的智驾稳定性仍逊于电车。
因而,目前在售的“智能”燃油车普遍以L2为主,未配备高阶辅助驾驶。
早在2024年,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卢放便表示,传统燃油车做不了智能车。
“智能化是建立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芯片和通讯技术加速升级、算法持续迭代的基础之上的。”卢放认为,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系统反应时间长、冗余不足等先天性短板,并非搭载智能化的最好载体。
不过,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认为,“燃油车难以智能化”的说法如今已不成立,随着技术发展,燃油车也能提供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等功能。
卓驭科技首席执行官沈劭劼也表示,尽管没有新能源车那样充足的电力和液冷支持,但燃油车也能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并可实现高速路巡游功能。
“燃油车近期的表现,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一个更加多元的‘百花齐放’时代。短期内,燃油车与电动车将共同组成‘共存’的格局。电动车在技术上仍将不断演进,而燃油车也不会迅速消亡。”前述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分析道。
“未来,车企的战略也将不再是‘ALL IN电动’,更多则是‘多条腿走路’,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他表示。
来源:棱镜
| 欢迎光临 柬埔寨柬单网 (https://www.58c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