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在柬埔寨的创业难,可宏观层面上,政策支持的利好,外来人口的涌入,进出口的贸易优惠等等……
在数据上,柬埔寨也是每年经济增长率破7的国家,领先于东南亚其他国家。既然经济有增长,那就说明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增量市场,供给需求量还在不断加大。
再加上柬埔寨经过几十年的动荡,现在留下的人口大部分是青壮劳动力,政府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可以预计在50年内,柬埔寨的人口主体还是会以年轻一代居多,而这些人,可都是消费大军。
那为什么现在在柬埔寨创业的中国人,怎么就都是失败比成功多,亏本比盈利的多,这可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下海潮”天差地别呀。
固步自封的创业迷津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故事,对比了现在柬埔寨的中国人创业情况。总结出了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大部分中国人在柬埔寨还是困在了中国人的圈子里。
柬埔寨目前官方统计的人口数量是一千六百多万,而在柬埔寨的中国人,官方数据二十多万,加上没被统计进去的算三十万好了,这样子算下来中国人在柬埔寨占比是1.8%左右。
中国人在为柬埔寨占比1.8%的消费市场拼死拼活想要赚快钱,这不是在做梦吗?剩下的98%的消费市场就视若无睹吗?
关键在这可怜的1.8%消费市场中,同质化竞争有多么的严重,酒店,餐厅,五金店,广告公司……除了餐厅是每个人每天的刚需,其他的能叫刚需吗?
而且餐厅的市场竞争更加的残酷,在柬埔寨几个大城市里,中国人餐厅比柬埔寨餐厅多的情况比比皆是。
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结果带来的就是互相淘汰以及物价的上涨。
有人说物价上涨是因为当地的租金太高,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当初抢着租地盖酒店,抢着租店铺开餐厅的人是谁?不就是现在抱怨租金高的那一批人吗?
说到底,中国人到了柬埔寨,思维还留在国内,眼中看到的消费者也只有中国人,这样子又何苦来柬埔寨呢?
破局:在柬埔寨就要做柬埔寨人的生意
既然要来柬埔寨创业,就要把自己当做柬埔寨人,而不是一个眼中只有中国人的创业者。
柬埔寨政府提出的政策利好,都是建立在柬埔寨人的基础上了,而不是给外来人的。
举一个例子,柬埔寨政府和工会这几年一直在给柬埔寨工人涨工资,受利的是柬埔寨人,受苦的可是我们这些外来的工厂主。
当然,涨工资是发展的趋势,柬埔寨人的收入水平高了,消费能力高了。
以前柬埔寨人工资低,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现在消费能力有了,可哪个中国人会去给柬埔寨人提供消费机会。
太少了!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把眼光往上抬多几公分,世界就宽了,市场就大了,顾客就有了!
柬埔寨的发展未来肯定是要依托柬埔寨人,中国人再多多不过柬埔寨人,消费能力再强强不过消费总量。好好想想最近自己要做什么人的生意吧!
现在掉头,来得及!
一个在柬埔寨的商人,每天分享一点商业经验,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