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港,8·18禁赌令之前,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餐厅,口味丰富的中餐、烧烤、小吃、卤菜等一应俱全。
然而自8·18禁赌令后,网投行业在西港逐渐消失,其下游的行业,如赌场、会所、超市、餐饮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特别是餐饮业,大量网投从业者的撤离,就餐人数断崖式减少,同时由于整体经济不景气,当地消费能力降低,整个餐饮行业近乎跌落谷底,于是很多餐饮业老板也跟着菜农一起撤离。
据不完全统计,8·18之前西港当地华人大约有40万,高峰时餐饮业店铺总计1372家;现今华人人口仅大约7、8万,餐厅数量也跟着锐减,只剩下大约579家。
即使数量减少,餐饮业的平均营业额还是在减少。一饭店老板透露,禁赌令前,餐厅日营业额在1500-10000美元;如今,日营业额将至200至2000美元之间,就连外卖订单量都少得可怜。
马太效应: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市场整体没落,大批店面关闭,但也有个别餐饮店保持正常经营,甚至逆市增加。
众所周知,餐饮是个服务性行业,营业时间长,工作时间紧凑且不固定、非常辛苦。
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中国企业家选择了餐饮行业,并且经营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绞尽脑汁迎合市场需求,满足顾客的口味。
抱团发展、开源节流,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打造西港餐饮业新局面
纵观西港餐饮,观察到几点共性:餐饮业经营者有没有真心喜欢这个行业?有没有真正用心钻研过餐饮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团队和产品?
这其中包含一个共性的:供求关系。根据以前西港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是能开张营业就能赚钱。如今,中国人大批撤离,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那么逆境求生的办法,只能靠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了。
所以,对于西港大多仍然在经营的餐饮店,培训团队、整合团队、形成规范正是眼下的必须。
为了提高整个西港餐饮行业的“造血能力”,不久前,在西港商协会联合会统筹下,由高老九火锅店、满江红餐厅等知名餐饮店牵头,筹建了西港餐饮行业协会。
协会将采取集中采购食品原材料、组织商家和房东谈判降租、为商家培训团队和梳理服务流程等,提高整个行业的形象面貌和服务质量,同时帮助协会会员开源节流,共同应对当前的市场大气候。
相信净化后的西港,餐饮业的春天也即将到来!(柬埔寨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