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柬埔寨,首先想到的是历史古迹吴哥窟,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也使人容易忽略别的东西。
于是,不少人回程时都有点小抱怨:“没什么特产可买,就带了一点工艺品。”
其实,柬埔寨还有个物产扬名国际,它叫“贡布胡椒”,在料理界可是鼎鼎大名,被誉为“胡椒之王”,深受欧洲厨师的钟爱。
贡布胡椒之于柬埔寨,相当于波尔多红酒之于法国、帕尔马火腿之于意大利、大吉岭红茶之于印度。
相对于中国菜肴的烹调方法而言,用到胡椒的机会不算太多,加之国内也产胡椒,主要用于去腥,所以对这“胡椒之王”即使未曾听闻也在情理之中。
贡布胡椒具有别的胡椒少见的香气,尤其是黑胡椒,除了辛辣味,它还有花的香味,以及新鲜的薄荷和桉树气息,能在口腔中停留较长时间,是烹调鱼类菜肴的好搭档。
顶级的欧洲餐厅及大厨还会在菜单上标注使用“贡布胡椒”来作为一个卖点。
除了具有独特风味之外,它还获得了3个国际认证:美国有机标准认证(NOP)、欧盟标准(EOS)和日本有机农业标准认证(JAS),更是让其身价飙涨。
出产胡椒的贡布省,在柬埔寨南部,是第三大沿海省份,但是名气远没有西哈努克港响亮,国人更是去的不多。通常去贡布旅游的人都是为了探寻极品胡椒的神秘香气。
而近年来,当地政府也专门辟出了几家胡椒农场,来让游客参观胡椒种植园,品尝胡椒菜肴,顺便买到最正宗的贡布胡椒。
贡布离首都金边有3个小时路程,说远不远,只是路程很颠簸,对柬埔寨的交通状况得先有个心理预期。
贡布有大大小小数百个胡椒园,其中最知名的一家叫“La Plantation Kampot”,是热爱胡椒的法裔比利时人开设的,所以风格看上去更像一个红酒酒庄。
贡布胡椒的声名鹊起在19-20世纪法国殖民期间,西餐烹调中胡椒成了点睛之笔,热爱美食的法国人发现这里所产的胡椒除了辛辣味之外,更有着令人迷恋的花果香气。
法国人开始钟情于贡布胡椒,因它丰富火辣的口感,在法式料理中表现惊艳,端上餐桌便一举俘获了食客们的味蕾。
在胡椒园,还可以顺便了解一些世界各地的不同胡椒名品。
法国顶级餐厅的主厨们,需要熟知不同产地胡椒的特殊味道,比如:巴西胡椒辛辣而迅猛,适合用在开胃的前菜;印尼楠榜胡椒辛辣味由弱到强,适合于油脂多的牛排;马来西亚砂拉越胡椒口味平衡,带一点香料的粗糙感,适合烤肉类;印度胡椒则有明显黑苦风味,适合炖焖类菜肴;还有厄瓜多尔拉曼卡胡椒,有着如辣椒般的灼热口感......
胡椒庄园很大,虽然在山里,但是视野非常开阔,尤其是当你坐在柬式高脚屋中往外看,大片的种植区井然有序,就像葡萄园,只是少了葡萄架。
也可以深入园中去认识胡椒的不同品种,比如,能见到相当少见的长胡椒,它的口味比较辛辣。
胡椒种下之后需等三年才能挂果,而且对阳光极为敏感,当地农民常用棕榈叶来遮挡,避免阳光直射影响品质。
黑胡椒采摘时其实是绿色的,经过晾晒之后变黑,白胡椒则是黑胡椒去皮而成,所以味道不太辛辣。
还有一种红胡椒,是留在植株上4个月的胡椒,它有浓郁的果味,磨成粉洒在甜点之上,堪称完美。
依山傍海的贡布,有名的物产其实有两个——榴莲和胡椒。
但榴莲嘛,因为对手太多太强,比如马来西亚有猫山王,但胡椒就没有对手了,如同咖啡中蓝山豆一般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著名的米其林三星主厨,法国厨师罗林格曾评价贡布胡椒“在泰国湾与象山之间,这里的胡椒受到海洋与雨水的滋润,嗅觉层次丰富。”
它还是柬埔寨第一个被授予了地理性标识(PGI)的产品,也就是指在贡布以外地区出产的胡椒不得以“贡布胡椒”来标识。但尽管如此,市场上还是有许多胡椒假冒贡布出产来提高售价。
在胡椒园的餐厅里,可以品尝到用贡布胡椒烹调的各种美食,还有难得的现摘青胡椒。
新加坡著名的菜式“黑胡椒蟹”,就标榜所用的胡椒为“贡布胡椒”,成为食客追捧的经典美食。而来到这里,虽然“胡椒蟹”在烹调手法上有些出入,但胜在食材新鲜地道,尤其是除了黑胡椒外,还有青胡椒的加持,令人食指大动,回味无穷。
园中还有各式包装的胡椒可以购买,浪漫的法国人将原本朴实无华的胡椒经过设计包装之后,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礼物,令人爱不释手。
此外,也有普通包装的胡椒,但是价格还是有点儿不够亲民。
相比起胡椒园来,贡布小城却游客稀少,更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市中心的老建筑还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法式风格,伴着悠闲缓慢的节奏,很有异国情调。
不妨抽空去逛逛当地的市场,除了当地风物,这里也有不少摊位在出售胡椒。
货品应该来自很多小型胡椒园或村民自家所产,价格相当实惠,你可以来个大采购,而不用担心价格,离开了贡布,它们就身价翻很多倍了。(百家号一棵树的微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