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柬埔寨计划为监狱的囚犯组织职业培训计划,相关方案已上交。司法部发言人Kim Santepheap表示,“一旦囚犯有职业和收入,就无需犯罪。将犯人融入社会并确保他们有适当的职业是防止犯罪的措施。”
让囚犯学一门技能,实是一个好建议。有了立身之本,人们也不再需要为谋生去铤而走险。据了解,部分柬埔寨监狱已经开展了培训计划。特本克蒙省省的Trapeang Phlong监狱为例,该监狱有康复训练计划和家具厂,教授种植蔬菜和饲养动物的技能。
柬埔寨皇家艺术学院(RAC)主席Sok Touch也提出一种简单方案:在监狱开垦土地种菜,再做成熟食,甚至还可以供给监狱。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培训烹饪、雕刻、编织等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培训囚犯的工作技能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在中国,囚犯们分别学过缝纫、机械加工、汽车改装和维修、计算机等工作,甚至取得技术资格证书,在出狱后技能给他们带来了工作;日本则传授囚犯传统编织工艺、电脑技术等;美国则发展出编程、做发型等业务。
这些都有例可循。比较奇特的是,这里还有人将大学开进了监狱。
2015年,一场在劳教所举办的辩论赛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边是哈佛大学高材生,一边是三位服刑人员。比赛现场非常激烈,最后犯人们获得了比赛胜利。
这是巴德学院学生Max Kenner的“监狱人生重启”项目,他计划通过给囚犯授课,让错过学业的他们也能实现铁窗苦读。
Max 请了很多同学去监狱授课,并说服了学校协助。课程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数学、会计、艺术等,最后学校还会为囚犯举办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
不过,囚犯“入学”需要通过重重考试和面试,还要每天认真记笔记和回牢房苦读。
这个项目涉及6个监狱。就这样,不少囚犯在服刑期间完成了学业。
穿着学士服、领毕业证的他们,眼睛里对未来的闪亮光芒确实动人。
引人深思的是,为囚犯举行培训真的有必要吗?有这样的声音:囚犯是来赎罪的,是应该忍受艰苦,直到服刑结束才有资格重新返回正常生活。
但Max认为,犯下过错的囚犯,本来就容易被歧视。入狱一次,等到重见天日,世界早已不是原来的世界。未来的人生都毁了。他不仅可能失去了立身之本,也可能一生活在周围鄙夷的目光里。对于犯下轻罪甚至蒙冤入狱的人而言,这简直是摧毁人生的灾难。
这样他们又容易堕落,走上犯罪道路。这不就与监狱本该有的教化作用相反吗?
那不如,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地活下去。
而教育,就是Max的选择。
美国这所“监狱大学”还公布了它的一些数据,很有参考意义:
“在纽约,关押一个犯人需要消耗纳税人的4~6万美元,这已经赶上了读名校的费用;而监狱大学成立以后,纽约州的再次犯罪率下降到40%,毕业生中的再犯罪率只有2%;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80%出狱后成功找到工作甚至成为行业佼佼者,杀人犯开始养护花草,少年犯选择继续深造,还有人投入了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每个人都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40%和2%。这说明,监狱大学不仅大大降低了犯罪率,还帮助引导了他们的人生方向。也说明,即使是囚犯,依然有巨大的为社会贡献的潜能。
这些项目都在告诉人们,入狱不代表人生完结。通过教育让囚犯实现转变,比惩罚要更为有用。
在接受应有的惩罚过后,人们还有选择未来的权利。在这种信念的鼓励下,生活依然有希望,未来依然能闪闪发光。
目前柬埔寨监狱人满为患,且不说监狱体系所需要的的庞大资金,且国内遍布非法产业,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率很高。如何找到最适合的培训方法,让囚犯得以安心融入正常社会,柬埔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内容为【柬单网 APP】客户端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客服小茜授权, 未经允许转载,将被视为抄袭侵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