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感染艾滋患者同时感染新冠,体内新冠病毒发生超30次变异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中国热点 发表于 2021-6-8 0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今日印度”电视台网站6日报道,南非研究人员在一名36岁艾滋病毒感染晚期女性患者身上发现了潜在的新冠病毒突变。该女子在携带新冠病毒的216天内,体内出现了30多种突变。
0.jpg
图片来自网络
 
该病例报告于周四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在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根据这份报告的说法,这名女性在2006年被诊断出感染艾滋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免疫系统一直在弱化。2020年9月感染了新冠病毒后,患者体内该病毒积累了13个刺突蛋白突变,以及19个可能改变病毒行为的其他基因变化。
  
报道称,这些突变当中的一些也曾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须关注变体”的毒株上,例如一种名为E484K的突变,这也是新冠病毒变体B1.1.7的一部分(首次发现自英国),和一种名为N510Y的突变,这也是新冠病毒变体B.1.351的一部分(首次发现自南非)。
  
研究人员称,尚不清楚这名患者是否将这些变异病毒传染给了其他人。然而,研究人员表示,大多数的新冠病毒新变体是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等地区被发现,而在当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HIV阳性(感染艾滋病),这种现象可能不是巧合。

0 (1).jpg   
资料图

虽然尚无证据表明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并产生严重的医疗后果,但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发现更多此类病例,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会被看成是“全世界病毒变体的工厂”。
  
该研究的作者、德班夸祖鲁-纳塔尔市大学的遗传学家Tulio de Oliveira告诉《洛杉矶时报》,免疫抑制患者携带新冠病毒的时间可能比其他人更长。而对于这名女性患者,Oliveira说,尽管仍然携带新冠病毒,但在最初的症状中,患者只表现出轻症。
  
这名研究人员还呼吁,扩大对未被发现的艾滋病毒携带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和治疗,因为这“将降低艾滋病毒的死亡率,减少艾滋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将减少出现可能导致新一波疫情的变异新冠病毒的机会。”
  
0 (2).jpg
资料图

报道指出,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变异与传播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那将是成为印度的一个忧患,新冠疫情严峻的印度有近1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此前报道
广东疫情变异毒株发威 超长传播链给我们什么警示?

“传播速度极快”的印度变异株(B.1.617),是这场由早茶引发的超长传播链的推手。
  
已有证据表明,B.1.617变异株具有极高传染力,其三个亚型之一的B.1.617.2在英国突变株基础上,传播力提高了近50%。
  
目前,变异毒株已蔓延至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其中一些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暴发。
  
承接“外防输入”重大压力的广州,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二个年头,迎来一次大考。如果不能在1-2个潜伏期内阻断传播,疫情或许还将进一步扩大。“必须跑得更快才能阻断感染链条,”广州卫健委主任说道。
  
有专家分析,今后这一变异毒株的传入或将成为常态。在全球疫情彻底平息之前,中国的每一个口岸、边境城市都可能面临广州一样严峻的考验。
  
广州疫情加速了。
 
0 (3).jpg  
△ 5月26日,广州荔湾区某街道,核酸检测连夜进行。图片来自人民视觉。
  
截至5月29日,以早茶店为开端,广东这轮本土疫情已波及广州、茂名、佛山3个城市,感染人群扩大到32人,其中6个确诊病例,26个无症状感染者。
  
但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5月29日一天,广东新增了13例无症状感染者,远超以往任何一天的新增数量。
  
到5月30日,又有20例新增确诊病例。不过,其中16例是此前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这样的发展形势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事实上,本轮疫情的起手式算得上温和。
  
5月21日公布1例疑似病例后,广州对重点区域人群进行了检测,密接、次密接人员349人中,在广州做完核酸检测的341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此后,一直到5月25日,官方通报中,只增加了一例确诊病例,是第一个确诊病例的丈夫。
  
人们本以为疫情将很快结束,没想到这才刚开始。
  
5月26日以后,情况急转直下。不仅感染者报告量骤增,长链条的代际传播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广州从5月21日至5月30日累计发布的26例病例(5例确诊、21例无症状)中,绝大部分都是26日以后发布的。
  
从官方通报来看,短短几天内,病毒已经传到了第四代。特别是第二个确诊病例宋阿婆,病毒传播链一路从儿子、儿媳、孙子、侄女,传到孙子的同学、同校学生家长、与儿媳共同参加培训的人员、侄女的母亲。
  
而在“早茶店”传播链的起点,宋阿婆和郭阿婆并没有直接接触,只是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同一个餐厅喝了一顿早茶。
  
这些都指向,相比以往本土疫情,此番广州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
  
有疾控人士指出,这要求防控措施必须更加严格,否则很难在1-2个潜伏期内阻断病毒的传播。
  
广州卫健委主任将其比喻成一场赛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阻断感染链条!”
  
防控也在加速。广州实施了分级分类管控:部分地铁站只出不进;包括培真小学在内的8所学校临时停课;荔湾区海龙街、白鹤洞街等中风险地区,人员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每户每天限1个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其他人员不得外出。
  
感染者激增之后,5月30日凌晨,广州越秀区、海珠区连夜发布通知,宣布从5月30日至6月1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广州卫健委则将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接下来,没有核酸证明,几乎无法离开广州——按照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告,5月31日晚10点后,离开广州车辆和人员都需要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验证明。
  
回到广州疫情,在早茶店传播链之外,还有一些“细思恐极”的细节,比如29日新增的1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除了3例与宋阿婆孙子小许、儿媳雷女士相关,5例为佛山重点人群排查对象及其密接之外,还有4例是5月28日一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
  
这位无症状感染者住在荔湾区海南村,5月27日因咽喉痛就医,被排查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与早茶店感染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它们究竟是早茶店传播链的延续还是新链条的一环?随着检测规模的迅速扩大,是否还会查出更多感染者?本轮疫情传播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在这一连串问题在得到解答之前,没有人敢断言,广州疫情将很快结束。
  
广州本土疫情暴发以来的感染者,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力较强的印度变异株。
  
这或许将成为变异病毒在中国的首次社区传播。
  
专家认为,今后变异毒株传入将成为常态。中国每个口岸、港口城市都有可能面临广州一样严峻的考验。
  
英国突变株比野生突变株的传播力提高了近50%,而根据英国公共卫生部的推算,印度突变株在英国突变株的基础上的传播力又提高了50%。
  
纽约时报特约撰稿人、北卡罗来纳大学副教授Zeynep Tufekci将病毒传播力的跃升称之为“指数式的威胁”。
  
她举了一个例子,假设原始病毒平均能感染3个人,而变异毒株能感染4个,两个感染者在传播了10代之后,原始毒株会导致约40000例感染者,而变异毒株的感染规模是524000例——相差近13倍。
  
也就是说,在不加任何防控措施的情况下,一个野生型的感染者如果能感染1个人,那么印度突变株感染者能感染2.6个人。十代之后,二者的感染数差将扩大至13倍。
  
一些结构上的关键突变使得印度突变株比野生型更易感染人体,在本轮本土疫情中,通过吃一顿饭,短暂的、非直接接触就造成了传播。
  
此次广州疫情最早发生在广州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密集、流动性大是病毒最理想的传播环境,无疑会加速代际之间的传播。从5月21日的郭阿婆到28日的确诊病例,短短一周已经传播了四代。而这条未竟的传播链,在广州大规模排查之后,或许还会拉长。
  
经历了多轮疫情的大城市,实际上已经有了丰富的防控经验,小规模快速精准流调,大规模封城-全员核酸检测,一旦发现病例,就快速启动应急方案。
  
但采取行动之前的关键是,如何发现疫情?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告诉八点健闻,“新冠病毒大部分都是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的发现非常困难,只有核酸筛查才能发现。但隐性感染者在被发现之前已经接触了一部分人,这些人可能就被感染了,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状。”
  
有症状,才能被检测系统捕捉。
  
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现有症状的印度突变株感染者,“我们就已经跑在病毒后边了,”爱博物创始人冷哲分析,“就像凶手在不断作案,而我们只是抓住了一个孤案,根本没办法跑到凶手前面去阻止他作案”。
  
早在今年4月份,因印度变异毒株的大量传播,斐济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五座城市宣布封城。5月7日,英国最早将印度突变毒株列入“关注变种”,此时,印度变异毒株在英国的感染病例在一周内翻了一倍。
  
在更早的去年10月,B.1.617就已出现在了印度。眼下,印度病例仍以每天十万级的数量增长。在各种变异毒株的肆虐下,全球疫情短期内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病毒变异可能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印度变异株提出了一个更严峻的问题:病毒的变异是随机且不可控的,现阶段的防控措施,能否挡住下一个外来变异毒株?
  
此轮疫情出现之后,有网友戏称“广州为国挡病毒”。
  
这句夸张的玩笑话背后,恰恰体现了一个事实——广州确实扛起了大量入境隔离的任务。
  
5月20日,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每天全国入境人员,广东就占了90%。
  
广州目前在用的300多个集中隔离点,每天要收治被隔离人员近3万名,仅隔离点工作人员就有近2万名。隔离酒店的规范管理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还有部分隔离人员被安排在中心城区。截至今年2月20日,广州的老城区荔湾区总共接收了3万名入境隔离旅客。
  
本轮本土疫情的感染源尚未被官方确认。
  
但在5月23日的荔湾区官方通报中,委婉地提到,郭阿婆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目前所能发现的与本轮疫情可能相关的最早感染者,是广西南宁的宁某某。4月25日,宁某某从非洲卢旺达转机回国,在广州入境,在荔湾区隔离酒店集中隔离。
  
解除隔离后宁某某离开广州回到南宁,直到5月24日,南宁接到广州市荔湾区疾控中心的协查函,才发现排查到宁某某为无症状感染者。
  
宁某某入住的荔湾隔离酒店位于广州老城区,本轮疫情首个确诊病例郭阿婆居住的社区也在同一区,附近就有两家隔离酒店。
  
封闭隔离的宁某某是否曾与附近居民郭阿婆产生交集?官方并未给出定论。
  
自武汉疫情以来,国内发生的几起疫情都指向了接收境外人员隔离的酒店或隔离点。
  
2020年夏天的北京新发地疫情,连续两日新增的25例中,光是美高美酒店集中隔离点就确诊23例。
  
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也曾在排查中检出阳性。2020年10月和12月,广州花都区和南沙区对涉境外有关人员进行例行检查时,就主动排查出有隔离酒店工作人员呈阳性。
  
去年冬天成都太平村的疫情,也源自附近居民接触了隔离点的垃圾导致感染,继而引发当地的社区传播。
  
最近一次与隔离酒店有关的感染事件发生在4月,5名中国专家赴越南考察,在越南酒店隔离期间感染印度毒株。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告诉八点健闻,临床中不乏“长潜伏期”的病例,印度毒株感染者是否具有这一特点,还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科学问题。
  
既然出现了“长潜伏期”,就应该注意加强对隔离酒店管理。前述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指出,酒店工作人员构成复杂,容易有疏漏的地方,比如保洁、消毒等水平有差异,“如果酒店之前有病人确诊转走后,房间消毒不彻底,新的入境人员住进去,就有感染的可能。”
  
“新冠病毒能通过被污染过的物品传播给人,这就是病毒的诡异之处,会给防控带来困难和挑战。”陆家海对八点健闻指出,隔离酒店稍有不慎可能都会导致物品感染,如果污染物没及时、正确的处理,可能导致再传播给他人。因此隔离酒店要避开人群密集区,各种物品要经过严格消毒。
  
无论“零号病例”是谁、狡猾的印度毒株如何在广州传播,切断传播链都是阻挡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
  
汕头大学病毒学家常荣山建议,隔离酒店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种疫苗,还要做抗体检测,隔离场所附近的居民区要有较高的疫苗接种率。
  
0 (4).jpg
△ 5月30日晚,广州,民众冒雨排队接种新冠疫苗。图片来自人民视觉。
  
每当公众以为疫情已经平缓,日常生活可以回归常态时,便被狡猾多变的新冠病毒打个措手不及。
  
传播能力变强的变异毒株,数量庞大的出入境人员,再加上广州本地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共同助长了病毒的传播。
  
截至5月27日,广州全市已累计接种疫苗867万人、1148万剂次,其中299万人已经完成全程接种。
  
因为较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全国疫苗接种率距离构筑免疫屏障所需的70%底线仍存在差距。
  
但倘若没有一定的接种率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免疫屏障,广州疫情或许更为严重。
  
常荣山表示,“目前广州近40%-50%已经打了第一针,像我已经打了第二针。否则按现在核酸检测的规模,一周时间内发现的病例可能会更多。”
  
广州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相对先进的城市治理水平、优质的医疗资源、较高的疫苗接种率,仍未能使广州幸免于印度变异毒株的入侵。
  
中国陆地边界线长达2.28万公里,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外防输入后,对口岸城市输入性疫情的担心从未停止。黑龙江绥芬河、内蒙古满洲里、新疆喀什、云南瑞丽、辽宁营口等地的疫情,都警示着这一担忧的现实紧迫。
  
早在5月上旬,印度变异病毒就已传入中国,不过当时并未形成本土传播。凭借强大的传播力,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该变异毒株的蔓延。
  
常荣山表达了对边境省份的担忧,“这次疫情反映出外防输入总有漏洞。我一直很担心边境省份,不发达地区一旦发现,可能人数更多。”
  
“广州疫情对今后的启示是外防输入的难度很大,”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流行病学专家魏晟说,多达百余环节的闭环管理流程全都滴水不漏,难度很大。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向全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的还是政策的,尽快解决防控中的难点、痛点。
  
中国口岸城市如何跑赢传播“速度极快”的变异毒株的传播,考验着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防控措施。

环球时报国际 陈鑫、于焕焕、陈广晶、朱雪琦 撰稿  编辑:张恒 吉倩倩


来源:环球日报


精彩评论21

刘继超 发表于 2021-6-8 09:4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这么多病毒,死定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柬活 发表于 2021-6-8 10:4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个笑话,美帝之前每天几万增加,现在也有上万的就是没有变异病毒。英国,巴西,印度三哥都有,大家品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维修发电机李 发表于 2021-6-8 11:2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半人间 发表于 2021-6-8 10:47
讲个笑话,美帝之前每天几万增加,现在也有上万的就是没有变异病毒。英国,巴西,印度三哥都有,大家品品。 ...

你这个笑话很有前沿,可能性是很大,但是它不开放没有办法。给你点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卫星电视机顶盒 发表于 2021-6-8 08:5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yuxin 发表于 2021-6-8 08:5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胡说八道!
来自: iPhone客户端
apkid 发表于 2021-6-8 09:4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异毒株还是很强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xgljc168 发表于 2021-6-8 09:4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淡薄人生 发表于 2021-6-8 10:1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太难了,希望广州的疫情早点过去,别让一个省会承载着内忧外患的现状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简言简语 发表于 2021-6-8 10:3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魔鬼制造出来的病毒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独钓江淮 发表于 2021-6-8 10:4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干掉吧,留着过年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6472作品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