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弯儿,去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了给他交学费、交房租,他父亲卖掉家里值钱的首饰——再困难,也不向亲人借钱。
车祸后,父亲的反应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去年十月份,在蒙多基里,万成出了车祸。听到消息后的父亲,着急忙慌地想要去看万成,不知道父亲在哪里弄到了万成朋友的联系方式,坚持要和朋友一起到距离金边四五个小时车程的某省看他。
在这之前,万成觉得父亲不善表达,他甚至感觉父亲不喜欢他,而父亲也不认识他的任何朋友。那次,并没有什么大碍的万成,好说歹说才把父亲劝住,他说自己第二天就回金边了,父亲才作罢。
但第二天一早回到家,坐在凳子上的父亲却只是抬眼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令万成十分疑惑:昨天那么着急找自己的父亲怎么什么也不说?好像昨晚的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至今,万城也不知道父亲是如何联系上与他素未谋面的朋友。记忆里,还有许多关于父亲的碎片记忆。
他不问,父亲就不说。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但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往往没有那么亲密。许多时候,懵懂的大男孩只有在成为父亲之后,才成为一个男人。
卖掉首饰,坚持让姐弟读完大学 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父亲,但是他永远是我的英雄
十几年前,父亲决定关闭打印店。当时,手工印刷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父亲毅然卖掉房子来到金边租房,并在租房的一楼开了杂货铺。这些年,杂货铺是家庭经济的来源。
杂货铺不大,卖点日常用品,大米粮油之类的商品。在开始两三年里,生意并不景气。父亲常常为了租金和姐弟俩的学费常常犯愁。
一天晚上,路过客厅听到父亲和母亲说:“这个月不够钱了,要交房租还有交学费”。听到这的万成心里便萌生出不读书出去工作的想法,刚说出口就被父亲一口否决:“不行,一定要上学,家里的事情你不用管”。
当时姐姐正读初三,万城也要上初中,这意味着家里的开销更大了。一人要学三门课,柬文补课费用30美元,英文课程两个月半交100美金,中文学习一个学期交100美金。虽然在当时中文算是比较便宜,但两个人的开销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还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父亲决定把家中值钱的首饰卖掉继续让姐弟上学。万成和姐姐在父亲的坚持下都已完成大学课程。万成想起小的时候,按照中国春节的习俗新年都要买新衣服穿,为了省钱,父亲只给万城和姐姐买,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省下的钱留着姐弟俩交学费。
目前,杂货铺营业额能有200多美金一天,利润在10%在20%之间,而万成和姐姐也都已经工作。生活正在慢慢地变好。
父亲一直以来都没有要求他们上交工资,至今还是不管有什么困难,都不会跟他们姐弟说,总在背后默默做好一切。
他总是想为孩子遮风挡雨,即便他已经年迈,不再像之前一样强壮和年轻,但他却依然想成为孩子的依靠。他努力拼搏,一辈子都没有停歇过。
藏在细节里的父爱
父亲是人生的引路人,无论何时回头父亲都在身后
康涅狄格大学人际关系专家罗纳德·罗纳在研究“拒绝和接受”这个课题时,指出了父亲对儿子性格形成的影响十分深远。
20世纪60年代,万成的爷爷奶奶从福建来到柬埔寨。他们在湄公河的一个码头,以卖烟和食盐为生,当时在柬华人约90%从事商业。在金边的2万多家商店中,大约有70%的商店是华人经营的,他们以零售业和批发业为主。
但是,从1975年至1978年底,民主柬埔寨政府建立后,红色高棉推行一条极左路线,在柬埔寨的华侨华人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残酷打击。从事工商业的许多华侨华人被当作资产阶级而被利夺剥夺财产赶出城镇,甚至被秘密处决。
同样的事情在万成家里也上演了。他的爷爷死于红色高棉的刀下,爸爸的兄弟姐妹也死了好几个,但因万成父亲年纪尚小,已记不清具体数字。特殊的背景下,万成的父亲并没有学习过中文,只会说福建话和柬语。只读过一些书的父亲文化并不高,但在人生道路上对万成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
父亲是一个说话很直接的人,他曾多次告诉万成,不要像他一样,这样的性格在社会上容易吃亏,当时的万成并不以为然。
几年前,万成在一家企业当翻译,当时会中文的人不多,每个月可以拿到了300美元的工资。有一天同事们在公司询问他的工资多少,他就直接说了,后来很多同事就不怎么喜欢他,不跟他讲话。后来他才知道,一些老员工的工资也跟他一样,他的同事认为他一个新人凭什么拿到那么多薪水。
万成不明白,回家告诉父亲,父亲告诉他以后说话不要那么直接,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真话,这件事后万成才父亲的当初的苦心。
父亲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为家庭付出,差点忘记了他曾经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成为父亲之前,他也是一个酷爱到处游玩的小伙,正如现在的万成,父子俩都有个机车梦。
万成周末经常骑着摩托车四处游玩,父亲从来没有反对过,即使父亲时刻担心着他的安全,但他理解,因为他年轻时也喜欢骑摩托车出去玩,父亲总是稳稳托起孩子的一切,只要你回头,父亲永远在身后。
父爱无言,藏在细节里。
让我们拐个弯儿,去理解自己的父亲,去体会父爱的庞大丰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