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情况是,票代几乎垄断了回国机票的售卖权,普通人通过自己买票回国的几率微乎其微。”郭杰说道。
郭杰表示,自己购票成功的情形是提前四五个月规划买票,但大部分情况是航司放仓即被抢光,且即便幸运买到数月后的回国机票,也大概率会因为入境航班熔断机制被取消。
“取消通知往往是在起飞前不足两周的时间发出的,这时候很多人会因为房屋/签证到期等,从而需要更改到临近行程,这时只能依赖票代进行神奇的‘刷票’”。
然而,目前中小代理商鱼龙混杂,更有诈骗机构利用归国旅客的急切需求混入其中,致使普通消费者即便愿意加价买票也体验不佳。
据郭杰了解,身边留学生们在找票代买票的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情况是“退票难”和“雁过拔毛”。前者指遭遇航班取消或者刷票失败要求退款,却长达数月被各种理由推阻,迟迟无法到账,成了给黑票代提供无息贷款;后者则是差价、退款被票代以付给航司内部人士的手续费等名义被克扣,每次高达几百上千,更有甚者在事前商定好手续费金额的前提下临时涨价。
时代财经获悉,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购票者反映被票代无端克扣订金、机票金额,“不退钱、不出票”的情况不少,甚至有留学生表示被骗9.2万元的订票金额。
一级机票代理机构内部人士宋林对此表示,目前市面上许多代理宣传的机票基本都是“倒了好几手”的,“这些个人或者小机构根本就不是专门弄机票代理的,甚至eTerm的售票系统都不会用。
宋林介绍,目前代理拿票基本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像他所在的一级代理机构一样,与航空公司定期合作,直接提前拿到机票位置;另一种则是利用刷票系统和里程积分购票,或者从一级代理商手中收购再加价转卖出去。
针对郭杰遭遇的情况,宋林认为是一些非法票代利用盗用的护照信息占位,等到寻找到客户之后再进行退票、抢票。
“我们只是跟着市场价走,一般根据行情加价几百块,上千的也有,但是不会轻易乱加价,没必要冒这个险。”宋林称,对于他们这种有资质的代理机构来说,一旦有“骚操作”容易被追溯到源头。
不过宋林也表示,一些不受管控的个人代理“日入过万”很正常。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