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将于2029年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届时,每年出口将因失去关税优惠而损失近10亿美元。
对此,柬埔寨政府正未雨绸缪,因应即将面对的经济和社会冲击。
柬埔寨是在1991年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并于2021年和2024年连续两次达到发展政策委员会评估的退出标准,主要基于3个标准:国民人均收入、人类财富指数,以及经济和环境脆弱性指数,确定不再是最不发达国家。
原本柬埔寨只享有为期3年的过渡期,并将于2027年正式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但联合国近期同意将过渡期延长至5年,至2029年。
在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后,柬埔寨将失去联合国给予这个类别国家所享有的特别援助和优惠,同时也失去发达国家提供的免税待遇。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柬埔寨计划部发布的文件,届时由于失去免关税优惠,将对柬埔寨现有的主要出口商品,如大米、纺织品和自行车等带来巨大冲击。
其中,出口至欧盟的服装、纺织品、鞋子和旅行用品,将从现在的零关税提高至平均11.5%。
欧盟占据柬埔寨相关产品出口市场的31%。据估计,2029年柬埔寨大米出口将减少15%,纺织品减少7%,自行车减少17%,这将导致柬埔寨经济增长减少约2个百分点,即从7.3%放缓至5.4%。
出口减少也将导致16.5万人失业,而4年内将有43万人坠入贫穷线下。
为抵销相关冲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建议柬埔寨扩大公共投资项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给予旅游业必要支持。
为了加强经济建设,柬埔寨也大力投资基建。柬埔寨政府近期公布,10年内将投入360亿美元用于大规模基础建设。
柬埔寨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外资及基建发展,尤其是中国更是占了举重轻重的地位。
柬埔寨出口的产品也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厂房生产,一旦产品关税大幅提高,显然也将影响这些外资的利益,会不会引起外资撤资潮也备受关注。
因此,如何在这几年内开启柬埔寨经济转型之路,是首相洪玛耐的重大任务。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