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由于土地成本低,劳动力相对廉价,又有各项免税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投资商前来办厂。
柬埔寨虽然发展较晚,经济落后,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商机遍地,柬埔寨“淘金热”风靡全球,赴柬办厂也成为潮流。
但,柬埔寨淘金真的那么容易吗?
近几年,随着全球局势变动,东南亚营商环境也有诸多变化,倒闭关门的工厂逐渐增多,部分投资商开始撤离东南亚,柬埔寨投资也处于两难的境地。
9月份,柬埔寨劳工部宣布2020年柬埔寨工人底薪涨至190美元,薪资水平大大超过孟加拉国、老挝和缅甸服装厂工人工资,这无疑给在柬办厂的投资商增添了更多压力。当前的柬埔寨还适合投资办厂吗?
柬埔寨劳动力充足,政策宽松,享有关税优待,投资办厂依然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柬埔寨经济落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很依赖外资,柬方政府创造了十分宽松的投资环境用于招商引资。
柬埔寨允许外资建立全资企业,且对收益和资金汇出不设限制,还能享有较长时间的免税期,对投资建厂十分有利。
同时,柬埔寨开放了多个经济特区和条件优越的工业园区,金边、西港、波贝、巴域等重点城市均有,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经济特区靠近边境大门或港口,运输便利,适合开办制衣厂、鞋厂、汽车配件厂等,2019年入驻经济特区的厂商大幅增加。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图源网络)
劳动力方面来看,柬埔寨目前约有1652万人,75%的人在35周岁以下,人口年轻化,预计未来人口还将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了充足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来看,柬埔寨工人最低工资虽然还在上涨,但相对于中国国内和欧美国家来说,柬埔寨劳动力还是比较廉价的,人口红利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建厂招工方便。
产业方面,制衣制鞋业是柬埔寨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很多国际大品牌都在柬埔寨建厂,出口额大幅增加,服装出口在全球主要服装供应地区中排第九位。制造业为柬埔寨GDP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柬方政府也十分欢迎外国投资者前来办厂,该行业比较有优势。
关税方面,柬埔寨在FTA、WTO下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优惠,美、欧、日等28个国家也给予了普惠制待遇,很多产品可享受低关税或零关税优惠。在柬办厂,成品从柬埔寨工厂出口到欧盟,免关税可以让经济效益最大化。
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柬埔寨投资建厂的诸多利好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欧盟免税待遇。
欧盟认为柬埔寨和缅甸两国严重侵犯人权与工人权益,在2018年10月份审议了《撤销柬埔寨与缅甸的优惠关税案》。此举表示,柬埔寨很可能失去欧盟提供的“除武器外全部免税(EBA)”优惠关税待遇,这样一来,柬埔寨每年需要向欧盟市场缴纳数亿税费。
柬埔寨纺织品服装协会曾指出,若欧盟取消对柬埔寨EBA待遇,柬埔寨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的税率将上涨12%,制鞋业关税将增加8%至17%。
届时,柬埔寨向欧盟的出口将受到重大冲击,建厂红利大大降低,投资商将被迫撤离。
其次,工人成本增加、工人效率低下
柬埔寨工人要求涨薪已不是新闻,自2013年以来,柬埔寨成衣和制鞋工人最低工资便年年上涨,从80美元涨至今年的190美元,翻了不止一倍。加上工人原有的法定津贴、福利、全勤奖金、交通住宿补贴、工龄津贴等等,柬埔寨工人每月收入至少能达到209美元左右,已经远远高于东南亚很多国家。
工人底薪不断上涨将加大企业成本,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继续生存下去。仅2017年,柬埔寨全国便有60家制衣厂倒闭,而新开制衣厂数量只有15家,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低廉劳动力优势消失,大大降低了赴柬办厂的吸引力。
涨薪的背后,厂商还要面临劳动力效率低下与随时罢工的局面。柬埔寨工人十分“佛系”,工作效率只有中国劳动力效率的60%左右,他们也不愿意加班,订单难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同时,他们很善于利用罢工来谋求福利,一言不合就罢工,各种补贴要求、工龄工资要求以及其他福利要求让老板头疼不已。工人罢工,厂商不仅要赔偿订单损失,还要按时支付工资,损失较大。
从工人效率和人力成本来看,柬埔寨已不是建厂首选。
生产成本较高,柬埔寨工业落后,当地很难正常供应原材料,只能依赖进口,运费以及关税费用也是一大笔开支。加上当地水电设施差,供电紧张,电费奇高,还经常出现断电的情况,增加了生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