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拳又称斗狮拳是柬埔寨历史悠久的拳术,也是国家文化遗产之一。
根据传说,柬埔寨古代曾有狮子在乡村出没,攻击村民和牲畜。
9世纪的高棉帝国建立之前,农民们就创造发展出一种凶猛的格斗术用来自保。这种格斗术经过演变为Bokator,意为“斗狮”。
在柬埔寨人的先祖故事中就有提到,英勇的武士曾经一度在这片土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些故事则都来自于著名的吴哥窟的石壁之上。 斗狮拳总共包括1万个动作,主要是模仿猴子、大象,甚至鸭子等动物的动作。
早在吴哥王朝时期,高棉人就已经开始训练有武器装备的武术,以及没有武器装备的赤手搏击武术了。
但不幸的是,在波尔布特执政期间,武术遭到禁止,许多高棉武士被处决,柬式拳击几近失传。
在过去的几年中,柬埔寨一直在努力重振他们的传统武术在世界武术中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泰国的“泰拳”,实际上古代的泰国国土是所属柬埔寨吴哥王朝,“泰拳”也是在“斗狮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高棉拳招式狠辣直接,徒手搏击注重关节技、肘击、膝击,动作幅度不似中国北方武术的大开大合,适合在像森林、拥挤人群众施展。
搏击风格类似同宗同源的泰拳,动作敏捷轻快,打击力量强。
武器技艺上也有单刀、双刀、双持短棍等等,种类多样,实用性强。
高棉拳包括四种类型的攻击:拳击、腿击、膝击、肘击。 和其他东南亚的拳击形式相比,高棉拳更加强调站姿的快速移动能力,这样才能够使武士更加容易避开对手的攻击。
在吴哥,许多的武士都是被酒店和旅行社所雇佣,来为顾客们在晚餐时间进行表演。
今天,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高棉武术,但是大部分的武士都是通过比武来养家糊口的。
这些武士从日常的比武中只能赚取很少的钱,还不得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赚钱谋生。只有那些被资助的,或者有机会参加国际锦标赛的武士才有能力仅仅通过武术来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