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7日)下午,柬埔寨卜迭棉芷省吴哥比里县乌巴萨乡乌斯恩村,再次爆发基孔肯雅热病,49名村民被当局官员紧急送县医院救治。
根据卜迭棉芷省卫生局局长向媒体介绍,初步获报后本单位官员配合相关单位官员深入调查发现村民高烧39°C至40°C,手脚关节和肌肉疼痛,且皮肤出现红肿、头晕、呕吐等症状共49人,其中23人被紧急送吴哥比里县医院救治并抽血送至金边巴士德学院检验。其他病人情况好转仍会继续观察病况。
医生在此呼吁继续宣传教育并普及有关预防基孔肯雅热病的知识。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等。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1.控制传染源
尽量就地治疗,以减少传播机会。患者在病毒血症期间,应予以防蚊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中应有蚊帐、纱窗、纱门等防蚊设备。消灭蚊虫和清除蚊虫孳生地。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柬报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