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通胀势头,美元的金融条件被大幅收紧。例如,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上涨了14%以上至110附近,美元的利率环境也被美联储大幅推升,1年期美债的收益率由年初的0.4%快速攀升至4%上方。对于全球而言,美元金融条件的收紧一定会带来跨境资本流向的调整。而历史经验显示,美元金融条件的收紧一般都会给非美地区造成不小的货币麻烦,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本次美元金融条件的收紧幅度和节奏已经大幅超过此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幅度。因此,本轮强美元大概率仍会给非美货币造成麻烦。
图1:美元金融条件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
疫情以来,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截至7月末,美国12个月累计贸易逆差已接近1万亿美元,较疫情前大幅上升了而言,因此从对冲输入性通胀压力的角度而言,美国需要强美元。
图2:美元指数和美国贸易逆差 数据来源:Wind
对于同样面临通胀压力的非美经济体而言,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水平来抗击通胀,但由于本次通胀主因是供应紧张,尤其是俄乌冲突更加重了全球能源供给危机,因此,对于能源等上游原料对外依存度高的经济体而言,商品贸易均会面临较大的逆差压力。例如,贸易顺差国的韩国从7月份开始转入逆差状态,而贸易逆差国的英国更是今年以来加重了逆差状况,相应今年以来,英镑兑美元的最大累计贬值幅度近18%,韩元兑美元最大累计贬值幅度更是超过了18%,均超过了美元的升值幅度。与此同时,两国的外储均也出现缓增或者下降的局面,即在强美元和能源供给紧张的双重挤压下,非美经济体的金融脆弱性均不同程度有所上升。
图3:英国和韩国的贸易与外储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与美元金融条件持续收紧不同,非美经济体的金融条件很难跟随收紧,即利率环境的收紧被汇率贬值大幅对冲,后果就是加息遏制通胀压力的效果被大幅削弱,相应经济面临滞涨的风险持续积累。
图4:英国和韩国的金融条件变化 数据来源:Wind
综上,若能源等上游供应紧张的局面得不到扭转,对于外部依赖度高的经济体就会持续面临贸易逆差的压力,汇率贬值压力就始终存在,然而在能源等需求刚性约束下,汇率贬值不仅不会扭转逆差局面,反而会加重逆差,而应对通胀的加息更容易恶化经济前景。因此,为了防止货币危机,这些国家只能动用外汇储备,例如韩国;另外,汇率贬值叠加与美国利差的扩大,还会改变这些国家国债对外的吸引力,跨境资本更容易离场,由此带来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例如英国。
因此,无论是对于传统的贸易顺差国,还是吸引外部资本的经济体而言,均会受到持续强美元的负面冲击,而能源自给能力高,外汇管制机制强的经济体可能受到的冲击相对弱一些。整体而言,本轮强美元会给非美经济体造成更大的货币麻烦。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