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起真实购买力,RMB肯定是被远远低估了。
如今国际实物贸易里,RMB已经是第一货币了,很可惜,实物贸易在国际结算里占比也就5%,终究是金融玩法才是来回捯饬的大头。
我们一直都说摸着石头过河,美帝这个老石头,都快被盘包浆了。好好的全球第一工业王国搞成现在这样,连军工都不能自主可控,你还真不能怪别人。
强如美帝,没有谁能从外部害了它,把它拖到今天这个尴尬地步的就是该死的金融。
看起来搞新殖民模式,通过美元来向全球征收铸币税美滋滋,但实际上,想要保证美元全球流通就必须先让全世界有美元。
美帝如果还是全球最大工业国,常年保持贸易顺差,请问谁手上有美元呢?
人家都没有美元了,自然不会用美元,好容易弄到点美元,那不得跟宝贝一样收藏起来,那美元也就没办法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了。
所以你看,美国的贸易顺差跟黄金美元崩盘几乎是同一时间发生的。
为了让大家都有美元用美元,于是美国人对着自己的工业体系猛砍几刀,其中最重的一刀就是被大家夸上天的沃克尔激进加息。
做过实体经济的人都知道,经济走入到滞涨时期,本来干实体经济都很难,好家伙,你丫一口气把基准利率干到最高20%,这么高的利率,一下子就让很多企业干倒闭了。没倒闭的美国制造也只能框框涨价,才能扛住成本,这一下子就给日本制造创造了机会。
现在美帝瞄准东大打贸易战,40年前美帝瞄准日本打贸易战,民间仇恨到华裔被认为日本人在酒馆活活打死,凶手竟然还能在民意保护下只判了三年缓刑(陈果仁事件)。
所以你看,老美一贯就是这么玩的,为了给金融资本开道,献祭制造业,为了忽悠制造业工人,找个外国当靶子。
从前解决问题很容易,毕竟本子早已经被殖民了,捅破泡沫经济,再用金融监管的民意把高科技创新的天花板给堵死再说。
看起来在这个过程里,美元占尽了便宜,什么全球储备货币,印钞机一开,财源滚滚来,但这个模式根本是不可持续的。
美帝金融资本天天要高增长,本身人家资本金就有那么多,还要高增长,全世界都挤干了也不够吃的。
所以必须过个几年就要搞出一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跟养蛊是一个道理的,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厮杀,不然谁都没得吃。
美国的制造业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折腾里一次次被锤。
我记得世纪初有一本很热门的书叫《世界是平的》,那时候全球化因为有中国加入让美国资本大赚特赚,我们充沛的生产力让非洲丛林的部族都用上了中国制造,因为需要中国制造,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美元。美联储能印出更多的美元,就能敞开了去搞各种金融玩法。制造业不行了无所谓,反正鼓吹全球化,再忽悠大家搞所谓的优势互补,把全球产业链尽量搅和得稀碎,这样交易的链条越长越广泛,对金融中介的需求就越高。这个过程里,美帝躺着就把钱赚了,那些被赚了钱的还得过来感激涕零谢谢老爷赏饭吃。
所以当年灯塔才那么的自信耀眼放光芒。
只可惜东大制造业发展太过于迅猛了,我们让渡了很多在金融方面的利益去补贴制造业。
还真不是东大人不会搞金融。
但凡你放马让东大的庄家去欧美嘎韭菜,孙割这样的,从懂王到巴菲特,一个个都被鸽得嘎嘎叫。
RMB也不是不能自由兑换的,离岸人民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从2015年到现在离岸人民币规模一直都在1.5~2万亿之间波动,我们外储也一直在3万亿美元这个数没怎么太变,难道大家不觉得其中有问题吗?
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外储从干到6万亿美元以上问题不大,我们如果想让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走大一点,离岸人民币规模做到10万亿左右其实都很保守了。控规模本质上就是想控价格,用最小的代价维持价格平稳,别搞霓虹渡边太太的那一套。
做外汇的知道,从来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降的,都容易遭到雷霆暴击,这么小的池子里,都被监控了,小打小闹也随便,但真要搞点大事,马上就要触及禁制了。
东大从来都不想走金融霸权的老路,从大英到美帝,哪一个玩印钞机制霸全球的没遭到反噬?
产业空心化真心玩不起,当年忍痛戳破地产泡沫,为的就是要保住制造业的根基。
现在我们还没有彻底干翻外国制造业,目前又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东大从来都不是跟人争一时胜负的打法,我们可以把周期拖长了,找个负面影响最小的时候去瓦解它。
记住,一切以制造业制霸全球为第一目标,目前有美元挡在前面是于我有利的,所以也就别指望汇率会快速单边波动了,别跟大趋势瞎赌。‘
来源: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