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缝制自己的美:让自然和时尚融入高棉传统服饰
在柬埔寨,人们在重要的庆典中会穿着传统高棉服饰。这些服饰颜色典雅,风格传统且元素丰富。
而今,一些柬埔寨女性创新者在保留传统中不断创新。棉莎琳传承了家族的金蚕养殖和丝织工艺,融入扎染艺术,把花朵、枯枝、树叶等自然元素融入丝绸的美学。Sopheap则在传统高棉服饰中融入时尚元素,让盛装变得日常。
她们努力实现丝绸创新和品牌化,帮助柬埔寨的丝绸工艺走向世界。
记者:莫止霞
复兴传统技艺在柬埔寨,丝绸的织造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吴哥时期。那时候,丝绸作为贡品,深受皇室成员的喜爱。这刺激了民间对丝绸织造工艺的兴趣,越来越多人加入蚕丝养殖行业,最兴盛时期,柬埔寨每年出产的生丝高达150吨。
暹粒黄蚕是金丝绸织造的原料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丝绸制作技艺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柬埔寨最重要的手工艺之一。
然而,红色高棉统治期间,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都受到了打压和摧毁,丝绸业也遭到了重创。据英文媒体报道,当时大批的丝绸工人遭遇不测,丝绸业因而一落千丈。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柬埔寨社会的逐渐稳定,丝绸制作技艺重新得到了关注。许多有经验的丝绸制作工人开始重新传授技艺,让柬埔寨的丝绸业慢慢恢复生机。
在传统社会中,柬埔寨女性从小就接受家族传统的技艺教育,许多人家都能够自己织布,同时,这些女性谙熟于高棉文化和风格。
如今,尽管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步,单传统的养蚕缫丝、织布的过程对手工的依赖程度仍然相当高。一些工艺人把家族的丝织技艺传承下来,在织布造衣的基础上,做成日常的纺织品或工艺品,帮助柬向品牌化过度,并向世界推广。
乡村织造出金丝绸
一批柬埔寨女性正在努力保护和传承柬丝绸织造一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设计和想法。其中,棉莎琳(音译)便是其中的创新者。她学习、从事养蚕和织布的工艺已经有二十年了,这些经验让她认识到,丝绸工艺品有着独特价值,它不仅是是文化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对古老文化和高棉式微笑的传扬。
她从小就看到祖父母是如何养蚕缫丝,耳濡目染之下,也习得了黄蚕的养殖和织造工艺。
最早记载柬埔寨的丝绸的文献,是中国元朝时期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其中提到,“近年暹人来居,却以蚕桑为业,桑种蚕种皆自暹中来。”也就是说,来暹粒居住的人,以蚕桑业为生,种植桑树、养殖蚕,均源于暹粒本地。
结婚后,棉莎琳和丈夫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传统织造工艺的基础上,棉莎琳引入了扎染工艺,用自然染料调色,加入花瓣、树叶、枯枝等原料提取颜色,源于自然的色调染在丝绸当中,使得制品的花纹图案更为丰富多彩。
棉莎琳提到,作品中遵循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不像机器染色那般规整,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的兴趣。
不断尝试和创新,棉莎琳夫妇为丝绸织造工艺注入活力,并提高了丝绸的价值。
现在,棉莎琳和丈夫在暹粒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Khmer Golden Silk),但却还没有建设自己的工厂。她介绍,很多掌握传统织布技艺的工人都在农村,特别是丝绸织造,有许多讲究,而一部分乡村妇女本身就能掌握这门技能。另外,她还希望通过一种社区协作的方式,让更多暹粒女性参与到这门工艺的生产中来。
在暹粒的工作室/图源:Facebook
设计师们根据传统高棉文化设计纹样,并将材料、样板分发到暹粒本地女性家中,让她们在处理家庭事务的同时,学习织布谋生技艺。这样的分包方法,一批暹粒妇女得以发挥自己所长,并开始和邻里讨论这门技艺的方法。
棉莎琳相信,当地女性会因此多了一个就业选择。她常常前往暹粒的乡村,和妇女们交流织布的心得,探讨如何把布料织造得更加精细。
棉莎琳(中)和丝织女工们
她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品。“如果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能够为她们提供一份薪金,这可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棉莎琳说。
在暹粒农村,家庭妇女们穿着便衣,在庭院的织布前,梭织在手上翻飞,精致的纹路在梭机上渐次呈现。细细的丝线,在这串落之间,每天连续八小时,经历一周的时间,才能织成精致的图案。让这些妈妈们意外的是,自己的作品会被陈列在展柜里,成为惊艳国际游客的工艺品。
除了创办工作室,棉莎琳还在暹粒设立了展示厅,售卖不同由丝绸制作而成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了丝巾、围巾、披肩和手袋等,每一件都精心制作,展现了柬埔寨的手工艺文化。
“手工艺品能够传递出每个人的感受,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乡村文化。”棉莎琳说。
这些工艺品在西方市场上备受欢迎。在许多西方国家的顾客看来,这些由乡村女性一针一线织造的工艺品,不仅有着艺术,文化的美感,还包含对女性权利的一种尊重和珍视。
许多游客也有共同的感受:通过购买这些工艺品,他们可以支持当地经济和社区,并改善乡村女性的生活。
这种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新的结合,棉莎琳的品牌不仅让柬埔寨的丝绸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也保护和传承着柬埔寨的文化遗产。
传统元素融入时装
Sopheap Chen则是另一位创新者,她对传统高棉服饰有着热爱和执着。多年前,她在金边开了一家服装店(Keiy Tambanh Khmer Enterprise)。和许多未形成品牌私人订制的服饰店不同,Sopheap为自己的服饰打造了品牌。
她的店铺里展示了传统高棉服饰,都是手工制作的,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细节。比如,有些服饰上有着传统高棉的刺绣和编织,而有些则加入了现代元素,如别致的剪裁,融入了高棉传统的风情和美丽。
色彩丰富的织布
她亲手制作过许多华丽的服装和饰品。不过,从家族中传承的传统手艺,在日复一日的裁缝工作中,让Sopheap开始寻求突破。
Sopheap观察了许多市面上的定制服饰店,尽管琳琅满目,但类似的纹路,相近的设计,长期看了让人眼花缭乱,有时候甚至觉得审美疲劳。她便琢磨着,要缝制不一样的传统服饰,既不拘泥于传统,又能融入自己的风格。
现代的时装设计中,让她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又让传统服饰变得更加日常,容易穿着。
“其实,现代生活中人们只在重大的场合来穿传统服装,我想让它更加日常,高品质的设计永不过时。”Sopheap说。
Sopheap不仅在传统服饰的设计上追求创意和个性,还在细节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选取面料时,她会挑选有质感和手感的面料,以保证服装的品质和舒适度。此外,她也注重配饰的搭配和选择,以呈现出最佳的整体效果。
她介绍,衣服的品质分很多档次,棉衬衫十几美金元可以买到,手工的制衣精品可高达上千美元。有的柬埔寨女孩,在少女时期来Sopheap的店铺定制衣服,自己当了母亲后,又带孩子来定制。
Sopheap尝试着把传统高棉服饰的风格带进时装,她的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服饰的精髓,还有着时尚的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为了精进自己的手艺,她还曾经前往广州美术学院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服饰工艺。
Sopheap的设计理念是:传统与现代不必对立。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加优美、时尚的作品。
Sopheap在店铺
除了线下的店铺,Sopheap积极和本地的在线购物平台合作,把产品放到了网上商城上售卖,现在已经布局了We Mall,Cambodia trade,Facebook和Khmum eshop等平台,这样的方式,让更多手工精品能够得到进一步展示,并接触到更多的顾客。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设计,Sopheap亲自担任了模特。无论是在店铺里,还是出席公开活动,她身穿自己的设计,展示着服饰的优美和独特。
厉害,不知道国内能不能买到 怎么练主人翁设计师?主编 真丝女天团哈给 :):) 赞 :victory::victory: 传统需要传承 :o:o:o 。。。。。 美 好好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