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吴哥窟,这个世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不再为它的信徒(无论是佛教徒还是印度教徒)而存,而仅仅是作为壮观的废墟,作为史前的遗址而静立着。外来游客们穿过迷宫般的门洞突然遇见一两座烧香的祭台,穿长袍的高棉女僧人给你一柱线香,为得到一美元的香火钱。游客们囫囵拜了拜,不知道座上的神有何典故,偶尔关心,也只是在轶事层面上而已……神被现代遗忘了。 人们来到这儿本就不是为了朝拜。他们从不同城市不同国度来,携带着不同的历史。游客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总是相似的:为了寻美,为了在自己固定的人生中添加些异样的风景和故事为佐料。旅游攻略上,吴哥窟尤其美轮美奂。这儿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东南亚热带风光、壮美的宗教遗迹、贫困造就的人文场景、欲语还休的近代历史……柬埔寨是蛊惑人心的,种种异质奇观诱惑我们来这儿。 在中国,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很熟悉纽约、伦敦、佛罗伦萨……我们能在成千上万的书籍和电影里与那些地方精神邂逅,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们无法了解柬埔寨,文明的衰败仅仅作为一张沉默的面孔蹲伏在晦暗的丛山莽林里。甚至你已经来到这里,关于柬埔寨的故事依旧语焉不详。因为贫穷,人们还只顾得上关心如何活下去,因为落后,这儿无法发声。 直到从柬埔寨回国半年后,我辗转买到一本台版书《柬埔寨:被诅咒的国度》,才填补了对柬埔寨近代历史的知识空缺。作者是美国人乔·布里克林,曾在七八十年代常住柬埔寨,并且旁观了那些年代云谲波诡的政治变化。从柬埔寨的历史年表对照至中国的历史大事件,会觉得其中有一种神秘的牵系:毛、波尔布特、西哈努克……一些是外交上的直接往来,一些是躲在历史幕后,无法言说清楚,并且永远无法显影的神秘故事。在一个被噤声的年代,两个看似遥远的传统完全不同的国度却奇特地以彼此呼应的方式进行着两场跨地域的社会裂变。 而单独讲柬埔寨,在这一小块土地上,越战、中苏关系、重建后的联合国……这些上个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大事都在这里相遇,并上演着复杂的权利角逐。但是没人能说清,那年代诸多历史的阴谋如何在这里汇合,又如何流向更远的地方。我们从为数不多的老新闻里拾起只言片语,在干巴巴的数据里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没什么比这种想象更贫瘠了。然后,在红色高棉的血腥嚎叫停止后,柬埔寨领导人的政治厮杀消停后,主流的声音开始说:“现代化。”中国对此尤其不陌生,在西方,这更是一个已经传播了超过一百年的词。现代化让我们因科技受惠,现代化让我们的文化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复杂,现代化让东方人开始爱上摇滚乐、看新浪潮电影、崇拜安迪·沃霍尔……但是,只要我们稍微了解高棉民族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就知道,这是一个强行嫁接在柬埔寨社会的异质概念。以家庭关系为核心纽带的柬埔寨人一直通过被土地供养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信任自然的恩赐。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家人都住吊脚楼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旱雨两季,洞里萨河涨水,一些浮村被淹没,人们在船上捕鱼,屋子里则填满淤泥。资料上显示,一个普通柬埔寨家庭的年收入大概是六百美元。 ![]() 在这样返祖的古老生活方式里,现代的恶却见缝插针,贪污受贿风行,甚至医疗、交通、所有严肃的公共事业的领域都被玷污,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造成一个现代观念畸形发展的柬埔寨。而历史,能够从中获取力量的历史,却变成旅游导览书上的景色、倾坯的庙宇与石头群。那些佛像神秘含笑,孩子们在石头废墟上奔跑。 这里,历史以恐惧,而不是以包容;以要挟,而不是以关照……历史的浓雾笼罩在正在发生的诸多欢声笑语之上,使一切回声变得寂静。 最糟的是,历史最恶的一面会产生这样的民众心态:为了保持祖先面孔的神秘,你必须躲得足够远。为了对不再信任的神怀有现代意义的敬畏,你必须保持沉默……因此,那些被历史阴影倾占的现代地盘上生活的人们,依旧沉默着,无法表达,或者无能表达。 当那些古老的彻底走丢,现代,只能是荒谬的。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