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在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可以来柬埔寨实习,在学校考虑了一天后决定尝试,投了简历和老师沟通后才和家人商量,意外的是家人没有阻拦我更多是让我跟从自己的想法去做。为什么说意外?因为从小家里管得严厉,大小事情一切听从家里安排,从没有主动决定做过什么,在得到家里支持后我觉得我以后的路真的都要靠自己走了,无论是大道还是小径,无论前方是怎样的大风大浪都要靠自己鼓起勇气,一路向前。 在决定来柬埔寨的最初,很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很多朋友甚至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有的是在网上查询到资料知道这个地方小、乱,总是与一些不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那时我也想了很多种答案来面对不同人的提问,也选择了对某些人以沉默来回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熟悉在这个城市生活的节奏与步伐之后,偶尔也会在夜(gu)深(du)人(ji)静(mo)的时候问自己:你为什么会来柬埔寨? 柬埔寨一热一冷的生活环境导致前些天的风热感冒,一个人慢慢熬着,心里奔腾N遍的想法:人真的是独立存在的,话糙理不糙的说就是: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 昨天,当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城市时,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厨房里忙碌,为自己准备晚餐,一个人的晚餐,就是煮几碗红豆薏米粥。同事们在忙碌着包饺子吃,各自忙着手里活儿的同时,我们间或的交谈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聊谈,有一搭没一搭的你来我往。 同事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会来柬埔寨?” 我把很久以前准备的那套说词翻出来:“趁着年轻,多走走多看看。 回答之后没有得到回应,我转身一看,她早已离开。我微微一笑,专注手下的活儿。脑子里还是想着最近可真的是要控制饮食了! 梦想和现实之间犹如云泥,即使早已有此心理准备,但往往现实比想象的还要差之千里。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有人带着希望和憧憬兴奋而来,也有人满怀无奈和伤感黯然离去,更多的人依然在这个城市里奋斗与坚守,或是按部就班,亦或是打了鸡血一般的激情满怀。无论在行为选择的背后掩藏的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总归他们是带着当初来时的激情和梦想在这个城市里奋斗着。 我也相信,不管是处于哪一种状态,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答案。就如同今天的我,独自一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一年多,从当初的小白到现在也明白了点世俗之后的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为了不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为了以后能有自信有底气去拥有美好的东西。 有人说人的一生寥寥数语足以可以概括:“十年寒窗,学满毕业,偶有因缘,得入政企。工作勤恳,然天资平庸,不善长衣舞袖,终泯然于众人。韶华之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为人妇,期年又迫于流言蜚语及双亲期盼身为人母,五十年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纷争不断,六十载心系子女百般算计千番教导肝肠寸断。年四十,丧考妣,再见无期;年五十,沦孤巢,多病缠身;年六十,儿女成家皆离左右;年七十,失侣无伴独来独往;后期年,此身亦殁,一生无功亦无过。”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也幻想过倘若不曾来到柬埔寨,我的生活将如何在继续?也许做着一份简单轻松而实则无趣的工作,也许和曾今深爱的人一起画着未来的蓝图,也许相夫教子在那个我长大的小城里并了此残生。最初,也觉得这样的结局没什么不好,至少很安全吧。就像是严冬寒雪里周末早上的热被窝,真想一直在里面舒舒服服的躺下去。但是,被窝睡久了,就会觉得太无趣,最后,你一定会离开那被窝。当然最终你还是会回归被窝的,但也许那是又一个夜晚的来临。 遵循自己的想法,抗拒本能的安全,在尴尬的年龄放弃一切来到柬埔寨,踏出第一步,给自己一个机会,给生活一个机会,是目前为止我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之一,可能也是最好的安排。 蔡康永有段话很好的诠释了:“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的前期,如果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到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与你曾经期望触摸到的东西擦肩而过。” 时常我们都会遇到一种生活状态: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什么都得过且过,按部就班,没有追求,觉得空虚无聊且肤浅。这一切可能只是由于我们习惯于安逸的生活,沉溺于周末早上的热被窝,习惯刷着手机里的各种速食信息,满足于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消磨时间,也不愿意起身离开我们本能的束缚力,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 高山,若总不去攀登,那就永远只能是高山,终生仰望,若征服过那座高山,它便成为你脚下的一方尘土。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你给它机会,它才会给你风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尝试一些新的选择,去走一条看不见结局的路,去不断的学着给生活机会。 如果不曾在早晨毅然爬出温暖的被窝出去散步,你就没法体验到清晨第一缕阳光投射到人间的美丽。如果不曾在闲暇时出去旅行,你就不会欣赏到世界上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藏住的美丽。 感谢在这座城市经历的一切。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