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一直说他的农场情结源于日本老一代男神高仓健先生主演的电影——《远山的呼唤》,一部以北海道农场生活为故事背景的平民爱情片。时至今日,他一直没明白,那个年少的他,是被高先生的熟男魅力所折服,还是在潜意识中为成全自己那颗不羁的心。总之在海阔天空、广袤无边的土地上勤奋过活,已然成为我们如今的生活重心,且一次又一次为之梭巡于赤道边! 农场主,一个时髦又前卫的职业,怎么看都该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我们毫无瓜葛!我们,一个是沉醉于大都市各种生活享受,深谙残酷又激烈的行业生存之道,直以为应该就此会痛并快乐的过活的女人;一个是拥有单纯而热情的艺术体质,却在3Q极高的商人群落中懵懂摸滚数十年,骨子里充满不安定因素,并时刻叫嚣不休的男人。就在2008年,命运改写了我们俩各自原本稳定的生活轨迹,抛开了之前所在领域的所有生存能力与价值认知,成为了农民,并耕于海外! 做农场,选作物很重要,精耕细作显然不是我们这类“农盲”的强项。但拥有万顷良田,并可以纵横驰骋的大农场,才能不辜负这打小滞留于心的牵绊。介于作物的原因,我们只能在赤道两边南北纬15度以内的地界上找寻合适的土地,详细考察政治因素、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等必备条件后,柬埔寨成为了首选! 记得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是在2008年的某个夜半时分,从飞机上往下看,无数日光灯管,闪闪排列成长龙,远处的黑暗无法诠释出金边城的大小,只有惨白微暗的荧光照亮出数条蜿蜒的道路。走出机舱,扑面而至的热气掺杂着些许哈喇子的咸腥。机场小而灵便,三两下已至关口。小费给了两块钱,这是来之前朋友告知的,说是旅居东南亚几年,给海关们小费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儿,一两块钱、看心情、看国家。其中也有例外,便是缅甸海关,直接面无表情的将小费掷还,好似这刺伤了他的自尊。原本怀着理所当然高人一等的心情,竟变的忐忑不宁,于是之后在缅甸境内从事的一切事务活动,皆怀揣一颗敬爱之心。但那些穿裙的男人、晨曦中列队前行的僧人、大大小小面上敷着木香粉的女人,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印象! 思绪回到柬埔寨,那时我们是来勘察有没有合适的种植地,一切食宿事宜均由合作伙伴全权代劳,于是免去在网上备课各种攻略,反而成就了一趟真正的商务之旅。吃住匆匆并无特色,大部分时间穿行于各块荒芜的土地上,满目破败与凄凉,风情归零。不过数年后,我发觉原来是自己肤浅了,这样一个有着清晰历史脉络的国家,岂是寥寥数眼便可看清的呢! 当时的金边酒店,是诸多中国商人到达后的首站,建筑风格类似90年代初,国内兴起的接待外宾的酒店。大堂宽阔冰冷,结构简单明了,有操持生硬中文的侍者与你亲切沟通,除了肤色稍沉,眉眼间和西南、两广人士分别不大,有些迷惑你的方向感,仿佛还身处中国南部稍偏远的县市,没有身处境外的陌生,到能让人慢慢自在起来。隔日早起前往勘察地,汽车在街市中穿行,所有临街皆成店铺,经营着各种行业,显得繁华热闹。大小不一有些破落的门面毗邻而生,多半的招牌除了宛若花边的柬文,竟还有熟悉可爱的中文,朋友告知一般有印有中文招牌的,店家大多就有懂中文的,看着十之有八九的数量,竟真除去了身处异国的自觉和担忧! 我们前往勘探的土地位于奥拉山脚下,轻缓无起伏的大平原地势,间或突起个小土包,整体的视觉可谓一马平川。彼时正值柬埔寨旱季,没有雨水滋润,一切都干爽瘦瘠。我们一路奔波而来,蓝天白云、阳光绚烂,已被砍伐了大树的残次林,悄无声息的矗立眼前,地上铺就的白色沙土因车轮飞驰而无声扬起,尘土遮蔽了植物的绿油,鲜有人迹的荒凉模糊了双眼,似乎一切与想象中不同,但辽阔的土地能激起发现的喜悦,这里真得很好! 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两季明显,非常适合我们的作物;地广人稀,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利于全程机械化的大农场种植模式。当时满心以为我们的第一个海外农场就会在此诞生,可世事难料,各种因素导致我们直到3年后,才真正开始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这第二座莲花农场,也将自此慢慢绽放…… 嗨!柬埔寨,我们来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