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金边讯)柬埔寨政府制定监督和评估机制,以定期检讨《2015至2025年工业发展策略》实施成果。 内阁昨日召开全体会议,针对多项议题进行讨论,包括《2015至2025年工业发展策略落实进展报告》,会议由洪森总理主持。 为了实现柬埔寨于2030年晋升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目标,柬埔寨政府于2015年9月公布《2015至2025年工业发展策略》,推动柬埔寨经济多元化、竞争力强化和生产力增强,确保经济保持在高速增长轨道。 这项未来十年工业发展大计定下三项关键目标,即工业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须由2013年的24.1%,提高至2025年的30%;到了2025年,非成衣产品和农基产品出口,将分别占总出口额的15%及12%;到了2025年,80%小型企业及95%中型企业必须注册。 然而,自上述政策公布两年后,柬埔寨工业发展状况基本“停滞不前”,多项制碍工业发展因素依然存在,一些拟议中的重要法律也迟迟无法出炉。 根据呈交予内阁的落实进展报告,柬埔寨工业领域发展正面对5项关键障碍,即电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昂贵、劳工缺乏技术和知识,以及私人工业项目融资困难等。 它称,为了实现愿景和目标,政府为明年(2018年)定下四项目标,包括降低特定经济特区电费和改善电力稳定;拟定和实施物流总体规划;加强管理劳力市场和技能发展;把西哈努克省发展成为多元用途经济特区。 它表示,在监督和评估机制下,柬埔寨发展机构(CDC)必须针对进展和挑战提呈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定工业纠纷解决机制,和评估2018年四项目标进展和成果。 工业基础脆弱 主要依赖衣鞋和建筑 内阁事务部发言人潘西帕在会后表示,《2015至2025年工业发展策略》的落实工作顺利推行,估计将能如期完成定下的各项目标。 虽然柬埔寨在过去廿年来享有高速经济增长,惟工业基础依然十分脆弱,且非常依赖成衣、制鞋和建筑领域。 其中,成衣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由1993年的8.2%,一度攀升至2004年的51.8%高峰,2012年滑落至43.2%。建筑业则从1993年的30%,跌落到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20.2%,2012年又恢复至28.3%。 目前成衣和制鞋产品占柬埔寨出口比例仍高达六成。 除了单元化外,柬埔寨工业也高度集中在大型企业。只占企业总数不足1%的大型企业,聘用了63.3%的劳力,而产值比重更高达76%。 另一方面,内阁昨天也审议另两项草案,即《2017至2026年国家防治荒漠行动项目战略》草案及《东盟与印度经济广泛合作框架协议》,惟前者被退回有关部门进行修正。 据了解,防治荒漠行动项目战略主要解决国家土地荒漠现象,保护土壤,提升种植产量,消除贫困,同时配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Land Degradation Neutratlity)和世界永续发展世界高峰会(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决议。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