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未见书店,似乎书写还处于等待状态。 直到南下至西哈努克,才遇到旅行柬埔寨的日子里唯一的一家书店。它位于一条宽阔平直的滨海公路边,里面空间很小。三排书架逼仄地排在一起,要是两个读者同时挑书,一转身一定会撞到对方。书不多,大概有一千本,左边一架是经典文学,我认出了《我的名字叫红》《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右边多是通俗小说,侦探犯罪类居多。全是英文书,偶尔也夹几本意大利语书,没有高棉语的书。 店里空荡荡的。店主是一位白人老先生,正坐在门口摆弄着一台古董般的11寸电视机,他戴一副夹鼻眼镜,花白头发,蓝眼睛,气质老派。后来我询问起书店的故事,他向我自我介绍,他是意大利人,这些书大多是从威尼斯——他的故乡运送来的。“你知道,这里被战争摧毁过。近些年才重建起来,很少有 人读书,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书太贵了。”他说。这时,我已经去过暹粒和金边,亲眼见到了诸多苦于吃穿问题的当地人,对于大多操劳于现实生活的柬埔寨平民,花两三美元买一个故事读,似乎确实过于奢侈了。 “这些书很难卖。”其实他不必说我也能猜到。我拿起《一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示意买下它。 “你喜欢乔伊斯?这本是他的自传,比《尤里西斯》好读。”我们自然地聊起了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们——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意大利人在柬埔寨南部小城用不熟练的英语找到了共同话题,这多少让人有些错乱。然而书写的意义就在于此——记录或虚构人类的共同记忆。 生于温带或寒带的人,童年里没有芒果的甜香,记忆里没有棕榈叶的形状。但不代表着这些间接经验不能够成为他的个人记忆。二十世纪让我们有可能成为世界的人,即使没人能同时到达地球上所有地方,穷尽所有风景,识尽所有人,但所有我们错失的空间都可能通过别人的讲述得到填补。现代人活着,更像是一场储蓄和遗忘知识的过程。我们借由历史和国家,来理解自己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所能抵达的边界。 以书写的历史看待柬埔寨的现实,会看到一些被我们忽视已久的视域。 譬如历史上第一本详尽记录吴哥王朝的书,是元朝使节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这本书如今成了西方世界研究吴哥历史、风土的最珍贵资料。然而据考据,在13世纪,周达观原是奉元成宗的命令做军事探测的,那些精确的描述是为了元朝的军事扩张。当然,历史证明了最后军事扩张并没有付诸于实践。然而战争的破环与文明的记录,却奇妙地扭结在了一起。 譬如柬埔寨近代历史是国际力量交战的历史。内战冲突,联合国入驻。美国人乔•布林克里曾将这些写入《柬埔寨:被诅咒的国度》,并获得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然而,我们辗转看到的中文繁体引进版是在三十五年以后。虽然滞后,最终却让我们知道了那些我们所无法理解的罪恶如何发生,痛苦如何扎根……那些疯狂的难以置信的故事,最初也是由人精心策划的。 譬如我们寻找柬埔寨电影,找到了潘礼德的纪录片《红色高棉杀人机器》、故事片《谷农》,以及2013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残缺碎片》……那些拙朴的镜头,单纯而迷茫的旁白讲述语气,纪录片的粗颗粒画面和童真卡通画面的古怪并置,让我们知道生活在柬埔寨的人(不是历史档案里的人)如何面对日常生活,面对战争的迫害,之后又如何带着创伤寻找出路。这些,是我回到上海所能找到的所有能够理解柬埔寨的资料,试图带着这些文字与画面,以遥远的目光重新打量自己在柬埔寨见到的一切。那些一千年的佛像遗迹,那些奔跑的赤脚小孩,吊脚楼上剥玉米的农妇,开tuktuk的青年男人……书写的目光让那些原本简单无解的变得富有时间纵深感。塑造人现时的生命状态,比人想象的复杂,我们必须找到祖先的痕迹,找到伤害的原因,找到使我们痛苦和荣耀的东西。之后,我们才能真的理解,为何它是善的、隐忍的、沉默的…… 这也正是书写的意义。然而现在,地球仍旧有一大半缺乏书写能力的人生活在他们缄默的土地上。他们只能被动地面对现实生活。然而毕竟尝试已经开 始,我们渐渐关注后殖民文化的小说和电影,在那些我们所不熟悉的语言所构筑的现实中,有我们完全陌生的宗教、风俗、伦常关系。书写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并带着关怀接纳它。 因此,我想潘礼德导演对于柬埔寨现代文明的意义远大于财政部长和外交使节。生活在柬埔寨的人要了解他的父辈祖辈,就要去那些书和电影里寻找答案,就如中国人要到孔子、孟子那里去寻找东方人的根基。而书写是为了让历史资料中的冰冷的数字还原成无数单个温情的人,让政党的旗帜和独裁者的 名字淡出,让普通人的面孔登场,让那些消逝的时间重回当下。 一个贫于书写的地方,最终要在世界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以钞票和坦克,而是以文明的笔,以人的悲悯之心来构建那些被时间抹去的命运的虚无。 几千年来,高棉人生活在那片既富庶又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有敬神敬老的传统,他们的神在山丛莽林中幸存下来,他们的土地上结着鲜艳丰美的果子,他们的小孩子有天下最动人的漆黑眼睛……有一天,他们也会像他们的祖先曾雕刻千百尊佛像那样,以笔,以摄影机雕铸他们的生活,描述高棉人的样子。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