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柬单网

标题: 拯救300多个家庭:吃百家饭长大的陈宝荣 [打印本页]

作者: 柬单⁺    时间: 2022-2-2 09:37
标题: 拯救300多个家庭:吃百家饭长大的陈宝荣
2岁时母亲去世,15岁时父亲去世,本该是充满幻想和希望的年纪,他却承受着生活的重担,饱尝艰辛。

穿百家衣、吃百家饭,艰难生存下来之后,他心怀感恩。49岁,他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300多个家庭。



三个兄弟:吃百家饭长大

这个人,就是陈宝荣。1973年,他出生在湖北蕲春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不幸落下残疾,退伍后回到老家担任了村干部,由于家里条件不好,陈宝荣和两个哥哥一起,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在陈宝荣年仅2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感染了血热病离世。幼年时期的他,对于母亲的离世没有太多的感触,他完全不记得妈妈。

好景不长,15岁那年,陈宝荣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三兄弟无依无靠。而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们三个人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他与两个哥哥在东家吃,西家穿,长大成人。从15岁开始到20岁前,这几年,陈宝荣和哥哥们一直辗转各家,除了自己最为亲近的爷爷家、伯伯家,还会去邻居、其他长辈家“蹭饭”。每个家有不同的大厨,饭菜的香味总归是不同的,但是三兄弟每次都能饱腹而归,心满意足。在他们眼里,能果腹,即是生活。

在20岁之后,陈宝荣也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一路上,碰壁不断,坎坎坷坷。28岁时,他在海南工作,而这一年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他只身前往了柬埔寨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

初到柬埔寨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又背井离乡,独自开始了奋斗的篇章,辛勤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运伴随,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之下,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与同龄人相比,他成熟、懂事,发奋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之下事业一步步有了起色,而他的生活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子也过得幸福美满。

现如今自己现在事业有成,他没忘记从小一起历经磨难的两个哥哥,他将两个哥哥接过来跟自己一起做事,这样也能无形中帮到哥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异国妻子:家乡味道的冲击


20年海外的漂泊生活,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的传统佳节显得尤为重要。不忘老祖宗,不忘根,这是血液所定,走哪都会形影不离。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炎黄子孙历来最讲家国情怀,注重亲情、乡情,在乎团团圆圆。

29岁那年,陈宝荣在柬埔寨遇到了一生的爱人,两个人从相遇、相知、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切顺理成章,仿佛是天赐姻缘。妻子是柬埔寨人,虽然二人是跨国婚姻,却丝毫不觉得有隔阂。妻子对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到家的温暖。

二人过年的习俗,虽然存在很多差别。但是妻子都会遵循陈宝荣家的习俗,过中国的春节。妻子的善解人意,为陈宝荣慰藉了乡愁的苦痛。每回到春节时,家里都是妻子生火做饭,虽然妻子是柬埔寨人,但是她总是想尽办法,去尝试做丈夫喜欢的菜式,让丈夫吃上久违的家乡菜。

对于做饭,陈宝荣直言,“如果让我做饭的话,我宁愿自己煮泡面或者饿肚子,因为我不会做饭”。所以他已经十分依赖妻子,也非常地深爱着她。

独自在异国他乡打拼,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这之时,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不能吃到家人的准备的年夜饭,陈宝荣只能思念,只能回忆。用他的话来说:“只要出去奋斗打拼过的人,都知道想家是什么样的,离乡背井,是对于故乡最原始的味觉记忆。”

(, 下载次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