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在厨房的50年:妈妈没有朋友圈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柬单⁺ 发表于 2022-2-1 1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广东


郑庆盛是华裔第三代,爸爸郑棉发是第二代,是柬埔寨最有名的华裔之一。

在父亲20多岁的时候,郑庆盛的祖父祖母就不见了。如今的郑氏家族,发展到了第四代、第五代。

家庭成员从曾经的1、2、3……32,他们在柬埔寨根深蒂固,枝叶繁茂。而妈妈,用超过50年的厨房手艺,维系家庭的重心,生产这个家族的慈悲。



困在厨房的50年,成为家庭的核心


她是家庭的核心,是孩子们回到家首先寻找的名字,她就是食物、温暖和安全本身,还给她的,却是子女对家庭的依赖。

郑庆盛的母亲在家中排行第二。她读书并不多,读了六年左右。很小的时候就到社会上打拼,为家里赚钱,做饭,做菜,照顾她的弟妹和父母。

母亲与父亲(郑棉发)结婚后,便专职在家,照顾儿女。虽然她偶尔有做外面的生意,但郑庆盛兄弟姐妹五人都是由她一手带大,父亲则负责在外打拼。

母亲的家务做得十分出色,尽管孩子多,家中还是保持的干净整洁。她负责家里人的三餐,一粥一饭都由她操劳,孩子们都喜欢她做的菜。

母亲会做中国菜、越南菜,还有富有东南亚口味的柬埔寨菜系。郑庆盛到外国留学时,最想念的就是母亲做的咖喱牛腩。

咖喱的味道非常特别,不过于油腻,也不过于辣,萝卜加上牛腩,与自制咖喱酱及汤汁混在一起,他在哪里都吃不到这个味道。

1998年开始,母亲拜观音,不再吃牛肉。由于家人的喜爱,母亲还继续做着这道菜。

因为家人不太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母亲在做咖喱牛腩时,总会把最油腻的部分去掉,在煮的过程当中虽然母亲没品尝,但是她仍然保留食物最原始的美味道。

父亲从一开始就在外面做生意赚钱,母亲则负责照顾家庭,抚养小孩。她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家里,包括做菜,做家务,辅导作业,很少出门。

母亲几乎没有自己的朋友,如果有的话,那便是跟父亲一起,与父亲的朋友见面。


微信图片_20220201114120.jpg

很多人认为,男人出外工作,厨房是女人的领地。女人应该在家里干活儿,给孩子做饭,给丈夫做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对家庭的付出似乎被视为理所当然。

当一个女孩变成了一个母亲,她的理想,她的需要,她的爱好,她的工作等等都会被遗忘。

贤惠是中国文化所赋予女性的美好品质。但在贤惠背后,她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失去自我,甚至牺牲自我。

厨房从不是单纯的烹饪场所,它容纳了诸多感官体验,承载了快乐、孤独、温情等情绪。

它可以建立关系、沟通感情,给压力提供了一个缓解的出口,同时,也保留了最有人情味的那些物、事、人的记忆。

母亲的厨房,产出了一道道美味,在外的丈夫、子女,始终惦念着家中的佳肴,眷恋家庭的温暖,善良坚韧的母亲成为家庭的核心。

厨房是母亲的天地,她在厨房里待了大半个世纪,虽然她时常感到孤独,但是她对家人的爱和贤惠,使她甘愿为家庭点燃人间烟火,用一道道佳肴抚慰疲惫的心灵。



离开厨房,家庭依旧是妈妈的


每年春节时,郑庆盛的家人首先会打扫干净,购置年货、张灯结彩迎接新年, 根据郑庆盛的家庭习惯,家人去寺庙里请会写春联的和尚,帮忙写保平安对联并念经祝福写完后会直接贴到家里。

春节前一个礼拜时,郑庆盛家会开始选梅花,生意人一般都喜欢梅花。梅花就像一个风水,如果梅花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开满花,就代表新的一年运气会很好。

在除夕前一天,郑庆盛会在公司里准备烧猪、杂菜等菜品祭拜,祭拜完后,他会和员工一起吃喝玩乐。

之前的春节,都是郑庆盛的母亲和嫂子们在家里一起做菜,其他的佣人负责洗菜。现在母亲年纪大了,孩子们不希望母亲过于劳累,近三、四年开始从外面的餐厅订餐。

母亲在厨房里又煮又炒,又涮又洗,就这样度过了半个世纪,白发增添,红颜褪去,对家人的关怀却与日增加,一如既往地用慈爱关怀着家庭,家庭成员也从曾经的1、2、3……到32...

以前家里也没有佣人,母亲60岁之后,家里才开始请人。尽管如此,郑庆盛母亲依旧在家照顾家庭,旅行的机会少之又少。

厨房不仅是母亲施展厨艺的天地,更是一个能把家人们凝聚到一起、弥合情感的空间。



点击上方可参与春节优惠活动

母亲用简单质朴的方式把爱表达出来,每一道菜里都凝聚着爱与依恋,家人的情感也随着这些母亲亲手做的佳肴而不断升温。

2014年,郑庆盛回到柬埔寨之后,有空闲时就会陪伴母亲去旅行。

有时候母亲也会和父亲两个人去国外旅行,但是现在年纪大了,母亲的脚不能行远路,出国也不太方便,出门的次数更少了,家庭依旧是她的主战场。

每逢过年,便是母亲最忙的时候。除夕当天要祭祖三次,早上拜地主爷,摆一些猪肉和水果,年糕之类的食物。中午拜祖先,炒面等菜最少也要12道菜,桌子上摆满了食物。


微信截图_20220201114322.png

尽管母亲已经年迈,但还是时刻注意祭祖时的细节,始终忙碌着。祭拜完祖先,便是全家人的团圆饭。

忙碌了一整年的家人们,围坐在一起,或欢声或笑语,孩童在一旁嬉闹,其乐融融。

祭拜好兄弟是在下午开始的,好兄弟是指拜祭没有人拜的亡灵。拜好兄弟一般在屋子前面祭拜,拜完之后用白米向门前撒掉,意思是亡灵们吃饱了,赶他们回去。

郑庆盛小时候听到父亲说:“哎,你们走开一下”。当他开始撒掉白米时,他会叫小孩躲到他后面来,以免亡灵们回去时会撞到小孩带来霉运。

据郑庆盛回忆,以前过年都是一家人偷偷摸摸地在家里过。柬埔寨与中国关系好转后,家族的亲戚好友们都聚在一起过年,热闹非凡。

加之柬埔寨开放后,中国的投资不断涌入,大量中国人来到柬埔寨“淘金”,柬埔寨春节氛围比以往更热闹。

往年春节只有华裔家庭热闹,如今在柬埔寨工作的中国人也过春节。不仅如此,柬埔寨本地人受到中国影响,他们也开始过春节,有时候甚至比华裔还热闹。

柬埔寨人说中国人很会做生意,过春节祭祖能得到祖先帮忙,可以发财,所以便学着华裔家庭的样子拜起烧猪。



丈夫的慈善,孩子的教养


“家有贤妻,兴旺三代”,无论是对丈夫还是子女来说,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郑庆盛是第三代华裔,祖父祖母1930年代从广东揭阳移民来到柬埔寨。父亲(郑棉发)在1940年出生柬埔寨,父亲20多岁时,祖父祖母便不见了。


微信截图_20220201114309.png

郑庆盛的父亲郑棉发是柬华总会常务副会长兼文教、文教基金处处长。从20世纪90年开始,父亲就十分支持中文学校的发展,几乎柬埔寨各地华校都有他的捐赠善款。

端华中文学校早于1950年代设立,1970年3月后因为内战,端华学校与全柬华校一样,被迫停课。1989年,柬埔寨政府实行开放政策, 郑棉发跟华人朋友们组织了柬华理事会、重建了柬埔寨潮州会馆,而便把端华学校也重新建立起来。

母亲也十分支持丈夫的事业,虽然很少出门社交,但她始终用善良包容的内心对待一切。做一碗热汤,一顿饭菜等待丈夫归来并倾听丈夫的心声。

母亲的温良与丈夫相辅相成,妻子打理好家庭,照顾好子女,父亲在外放心就能放心拼搏闯荡。回到家,吃上一口妻子亲手做的热腾腾的饭菜,便是幸福。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多年如一日,用智慧教育子女,影响子女。


郑庆盛回顾自己的这几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觉得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在他小时候的“不要等”的三个字。

小时候,母亲会叫郑庆盛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郑庆盛每次都会回答“妈妈,等一下、等一下”。

母亲告诉他:“无论是功课或是工作,尽量把它立刻去做去完成,可以不等你就不要等,很多事情,你一等就会忘记,就被耽误,甚至失去机会呢!”

之后,郑庆盛会牢牢记住母亲的教导,每次放学都会先完成作业再去玩,母亲这段话对他影响至今,也得以顺利地在日本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和顺利开展的商业活动,他不再等待,永远先做好该做的事情,珍惜时间与机会。

与世无争的豁达,与人为善的修为,母亲所秉持的这些朴素不过的道理,助家人迈过一道道沟坎,突破一道道荆棘。

母亲时刻不忘帮助身边人,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只要身边的乡邻遇到任何困难,她总会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竭力相助。

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造就了郑家良好的家风,为兄妹五人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南亚运动会,郑庆盛的大哥曾代表柬埔寨去比赛,成绩名列前茅。

微信图片_20220201114217.jpg

大哥还代表柬埔寨国家乒乓球队到俄罗斯即当时的苏联(1986年)、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 (1986年) 、日本(1994年)、法国(1994年)、新加坡(1996年)、印度尼西亚(1997年) 国家比赛,虽然当时的柬埔寨国家队在世界上籍籍无名,但还是想让国际看到柬埔寨有在参与,即使如此家人也都为大哥骄傲。

除了学校之外,柬埔寨寺庙也是父亲大力支持的场所。他认为华文教育是保存文化和族群认同的最重要方式,所以父亲对中文十分重视。

郑庆盛从小一直学华语,父亲一直强调中国的传统,无论怎么样,一定要会讲潮州话,一定要讲国语。

语言的基础加深华裔了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情感和认同,让他们保持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祖籍国的认同感。为保华文学校长期发展,郑棉发从来都不只是捐款,而是主动把中国文化不断发扬与传承。

多年来,郑氏家族在慈善事业上,始终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始终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放于首位。

家族扎根柬埔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唯有那一颗颗赤诚的心,从未改变。


每逢春节,郑庆盛的家里总是十分热闹。父亲帮助过的乡亲朋友们会带着家中他们认为最珍贵的鸡鸭水果等礼物上门,他的父亲总是一一谢绝。

母亲用慈悲生产出美味的饭菜,生产出对家人的爱与牵挂,生产出家庭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厨房工厂》春节专题

总策划:Miles.T
内容统筹:潘美琪
规划统筹:韩鑫

文字监制:潘美琪
撰文记者:韦其梦

宣发推广:阮永聪
运营设计:林启铭

记者探店:小米
专题招商:Tina 永全

出品:柬单网编辑中心  柬单+


特此声明:此内容为【柬单网 APP】客户端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客服小茜授权,未经允许转载,将被视为抄袭侵权。


【延展阅读】


探寻真相的无限可能

精彩评论62

奇奇怪怪的号 发表于 2022-2-1 12:3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好女人旺三代!来自: iPhone客户端
驻柬纪委监委 发表于 2022-2-1 11:3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像文中母亲这样的女人,现在真的太少了。真的一个家旺不旺,女人很重要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柬多识广 发表于 2022-2-1 12:5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人敬佩的母亲来自: iPhone客户端
wee123 发表于 2022-2-1 20:3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变不变都一样,柬埔寨华人都不会说自己的方圆和华语。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多彩生活 发表于 2022-2-1 21: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大家好来自: iPhone客户端
lijie995 发表于 2022-2-1 19:0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快乐女人 发表于 2022-2-1 18:2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辽宁
让人羡慕一大家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唱跳Rap打篮球 发表于 2022-2-1 16:4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很羡慕这种家庭来自: iPhone客户端
zbz沉默是金 发表于 2022-2-1 16:3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缅甸
新年快乐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诚信中介 发表于 2022-2-1 16:0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柬华理事会到底是谁创立的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思想者的理想 发表于 2022-2-1 12:2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贵州
中国传统女性最辛苦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海之韵 发表于 2022-2-1 15:5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很好的一家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邀请函工作证明 发表于 2022-2-1 16:5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牛逼,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351作品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