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齐齐哈尔的冬天特别的冷,再冷的冬天也会被温暖所熔化,心艺大姐在哥哥一家人的关爱下,渐渐从失女的痛苦中走出。
她是明白人,知道生活的路还很长,她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她向哥哥一家人告辞,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停 薪 留 职
当她打开家门,黑漆漆的家里,突然墙角发出一束光芒,女儿扬扬向她跑了过来:“妈妈,妈妈,扬扬想您……”,心艺大姐把行李一扔,迅速地跑过去抱扬扬,几次抱了个空,她猛然间意识到这是幻觉,她告诉自己什么也不想,吃了两片安眠药,直接躺在床上,可也不知怎么了,满脑子都是女儿的影子,泪水情不自禁又流了下来。
第二天,她买了点菜,回家的路上,隐隐约约听到几个孩子在喊:“阿姨,阿姨……”,她回头一看,都是扬扬最要好的几个同学,她驻足紧紧地把孩子们搂在怀里,几个小女孩低低地饮泣,“娟子、阿秀、妞妞……,别哭,别哭”,她安慰着孩子,可自己再也控制不住。
此刻,压抑许久的失去之痛又一次被点燃,像火山一样倾刻爆发出来,哭声震天,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心艺大姐只感觉心口一憋,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她醒来,已躺在了自家床上,旁边站满了她的同事、朋友、还有医院的张大夫,她怔了一下,猛然想起了什么,歉意地朝大家笑了笑:“给大家添麻烦了……” “说什么呢!” “齐姐,你好好休息!” “齐姐,什么时候回来也不跟大伙说一声。” “齐姐,我好想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大家别说了,还是让齐姐好好休息,她是太累了加上急火攻心……”,张大夫的话儿还真是有权威性,一下子安静下来,可没一个走开的意思,这已是晚上十一点钟。心艺大姐在氮肥厂有着极好的人缘。 又是张大夫说了:“大家回去吧,还是我留下来最合适……”,张大夫恰恰是她女儿扬扬的主治大夫,也是心艺大姐的好朋友。
心艺大姐躺在床上目送大家离去,也就在这一刻,心艺大姐决定彻底离开宝鸡,她心里清楚,在这里很难从失去女儿的阴影走出。
“无巧不成书”,就在心艺大姐决定离开这里的时候,氮肥厂出台了停薪留职的政策,她毫不犹豫毅然绝然地报了名。
办完手续,她一个人跑到厂门口,对着氮肥厂深深地鞠了躬,她似乎是在向过去告别,她要涅槃重生,她要向另一个彼岸走去。
也正如所愿,她演绎了一段精彩人生。
她就是本篇的主人公——柬埔寨金边大唐饭庄、暹粒大唐酒店董事长齐心艺大姐。
老张一绝饺子馆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她来到西安姐姐家已是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每天都是晚晚地睡晚晚地起。
渐渐地,姐夫看不惯了,经常对她冷潮热讽,个性倔犟的她,对姐姐说道:“姐,我要创业去了,不能让你为难……”
姐姐叹了叹气,虽然心疼妹妹,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家里的事情,怯生生地问:“你什么技术也不会,能干了什么?”
“别管了,放心吧,我一定要干出点名堂让我姐夫看看。”
在离姐姐家不远的一个路口,她用3700元盘下了一家只有十几平米破烂不堪的小屋子。这曾是一个姓张的开的一家饺子馆,起名叫老张一绝饺子馆。
破烂的蓝布条吊在空中,跑过来的姐姐用棍子把布条推上去,准备撕掉。
“别,就用这个名字吧,没钱弄招牌。”
“疯了,你还开饺子馆?你看看人家对面的白苑饺子馆开了十年了,店面又大,又漂亮,姓张的要是能干下去还能……”
她用手示意姐姐不要说下去,姐姐知道心艺大姐的脾气,悄悄地塞给她500元。
无论怎样讲一个人不可能干成。她刚刚跑到了劳务市场,就有一个小女孩盯着她看:“阿姨您也招人?” “嗯!” “姐,我要跟这位阿姨干……”,小女孩对着旁边另外一个大点的女孩说。 “你是孩子的姐姐?就让她跟我吧,我一定……” “阿姨,刚才都答应人家了,每月150块。” “我也出150块。”
小姑娘的手死死拽着心艺大姐的手不放:“姐,我就跟这个阿姨,哪也不去”。姐妹俩跟着心艺大姐走了……
心艺大姐请姐妹俩在一家小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来到了老张一绝饺子馆。看着眼前破烂不堪的店面,大一点女孩疑惑地看着心艺大姐:“阿姨,这行吗?” “把你妹妹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这位姓毛叫毛毛的十五岁女孩就成了心艺大姐的第一个员工。此时,心艺大姐已经40岁了,开始了她的创业人生。
没过几天,姐姐又给她领来一位姓华的女孩。心艺大姐幽默地说:“一个是毛主席的后代,一个是华主席的后代,有你俩加上我这个齐天大圣,我们一定会做大的!”,老天有眼还真应了这句话。
小店经过几天的整理已经焕然一新。晚上,两张餐桌对在一起,就是华琴和毛毛的床,心艺大姐把厚褥子给孩子们铺上,把新被子给孩子们盖上。她的床就是长条椅,另一边用一摞砖垫上,薄薄的褥子,被子又短,晚上冻得小腿生疼生疼的。
早晨,心艺大姐四点就起了床,把面和好,悄悄地把卷匝门拉开,披上军大衣骑着破车子,顶着鹅毛大雪向十公里外的批发市场艰难前行,仅仅是为了节约几毛钱的肉钱。回到店里,孩子们就站在门口,送上一杯热水,让心艺大姐暖暖手。 “ 姑姑,以后就别在外头给我们买早点了,咱们还没赚钱呢……”,懂事的两个小姑娘也不知什么时候改了称呼,叫她姑姑了。
心艺大姐调饺子馅是有功底的,父亲是河北人,最爱吃饺子。
慢慢地,心艺大姐细心琢磨肉和菜的比例、放多少盐、调味品多少,做到了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嘴刁的父亲只吃她调馅的饺子。
这也是她开饺子馆的信心所在。
有一天,一个骑着三轮车的中年人来店里,要一斤饺子。
心艺大姐知道自己的饺子是足斤足两的,一斤肯定吃不了,就说先给你下半斤,这人摇了摇头,让下六两。心艺大姐笑呵呵地说:“好!如果你还能吃,我二两二两地给你下……”。 这个人吃起来狼吐虎咽,嘴里自言自语:“真好吃,真好吃……”。 不一会儿吃完了,抬起头看看心艺大姐:“老板娘,再给我下二两。”
这二两他吃得很慢,细细品尝,吃完了,又要了二两。
最后的二两吃得更慢了,品尝地更细了,用筷子挑开饺子,把馅拨拉开,细细地看。
心艺大姐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两个姑娘也瞪大了眼睛看这个大肚汉,这个人缓缓抬起了头:“老板娘贵姓?” “齐天大圣的齐。” “师傅,您呢?” “那我就叫你齐姐吧。我姓王,食堂采购员,以后我每三天要你十五斤饺子,大后天我十点半过来取。” 心艺大姐欣喜若狂:“王老弟,八块一斤的饺子,我按七块钱收。” “不,齐大姐,你的饺子货真价实,在市场上最少得十块,我十块钱……”
老王执拗不过心艺大姐,最后还是按七块钱约定。
这意外的利好消息让三个人欢欣鼓舞。
她们拼命地包啊包,姐姐也过来帮忙了,到了第三天上午十点多终于包完了十五斤饺子,几个人累的腰酸腿疼。
心艺大姐决定召一名饺子工,还是最关心她的姐姐很快就领来了一个叫燕丽的小女孩,开口要工资二百六十块。
心艺大姐心里咯噔一下,本能地脱口而出:“这么高?”
“阿姨,我一分钟能包三十个饺子,而且这几年你不用给我涨工资……”。
心艺大姐清楚,正常人一分钟顶多能包四、五个饺子。
心艺大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事实充分证明,心艺大姐的决定是正确的,三个人赶皮子也供不上燕丽一个人包。
而且燕丽的无意,帮助心艺大姐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这是后话。
创业艰难,几乎击垮了心艺大姐
下饺子就站在雪地里,汽油桶改造的炉子上方,放一个大伞,炉子热,伞上面的雪开始熔化,滴哒滴哒滴在后背上,前热后凉,脚冻得开始还知道疼,后面就麻木了。懂事的燕丽不停地换着和她煮饺子,燕丽流着泪嘴上却挂着微笑,这真是苦中作乐呀!
一天,心艺大姐发起了高烧,烧地昏昏沉沉,没有地方休息,被窝放在餐桌下,自己的“床”——长条椅还用着,她只能趴在案板上休息。
中午客人走了,趴在餐桌上休息了一会儿,下午烧地更厉害了。孩子们急了,逼着她去输液,晚上八点钟到了附近一家闫康诊所,休温39度8。
闫大夫看了看:“齐姐,你的扁桃体化脓,一定要卧床好好休息。”
心艺大姐摇了摇头,她知道卧床对她而言也是个天大的奢望呀:“闫大夫,给我加大剂量,我明天还要上班呀!”
当晚上十点半,输完液摇摇晃晃回到饺子馆,燕丽还在下着饺子,华琴和毛毛还在卖力地包着,心艺大姐一下子火了:“孩子们,你们不要命了,还营业,还不关门,信吗?我把饺子给你们掫了……”
当心艺大姐给我讲到这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孩子们吓坏了:“姑姑,我们现在就收,您千万千万不要生气,我们听您的话……”,心艺大姐再也控制不住了,抱住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大哭起来……
那天晚上她心血来潮,创作了她人生的第一首诗: 莫道人生凄凉歌,
凄风苦雨耐我何,
劲松慕色展风骨,
云卷云舒从容歌。
她是伴着泪水写成的,后来她给朋友吟诵时,却是那么地自信!
春天来了,心艺大姐终于笑了,老张一绝饺子馆门庭若市。
心艺大姐在附近的市场找到一位叫红财的卖肉小伙,让他每天把最好的五花肉留下,而且让他告诉客人,这肉是给老张一绝饺子馆齐大姐留着的。
红财嘴皮子溜,心眼好,他对心艺大姐的意思心领神会,每每送肉的路上,边走边喊:“给齐大姐送肉了……给齐大姐送肉去了……”。
当时,很多卖包子卖饺子都是用便宜的血脖肉,心艺大姐就是让天下人知道,她的饺子货真价实。
这一招真灵,来吃饺子的人更多了,门口的桌子不断地增加还是供不应求。
一天,附近警校的龚老师路过这里,看到对面的白苑饺子馆冷冷清清,这小小的老张一绝饺子馆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便也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当他吃完饺子和心艺大姐交流后,完全被心艺大姐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在警校给学生们讲到了诚信,就用心艺大姐举例,也希望同学们感受一下。
警校学生们成了心艺大姐的忠实客人,每到双休日,一大批警校生拥入这里。
已成为出纳的毛毛根本忙不过来,而且同学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心艺大姐做了一个决定,让学生们自己交钱,找零自己拿,而且反复告诉员工绝对不要朝抽屉看。这样一来,老张一绝饺子馆更加的火爆了。
对面开了十年的白苑饺子馆不得以永远关上了大门。开更大的饺子馆已是势在必行。
心 艺 饺 子 馆
在老张一绝饺子馆拐角的叉路测绘路,奇怪这条件街上的饭店都是冷冷清清,纷纷倒闭,这里店面明显的便宜很多。
1998年下半年,心艺大姐果断租下了一间硕大的店面,好心的朋友对她说这里风水不好,她不屑一顾,“最好的风水是人”,这是她坚定的信条。
她给饭店起名心艺饺子馆,1999年初饭店开张了,新老顾客齐盈门,心艺大姐对未来充满信心。
“天有不测风云”。
早上,心艺大姐正在家里洗濑,门“啪啪啪”地响起,一开门是燕丽,她像疯了一样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心艺大姐说:“姑姑,店里可能出事了,门怎么也敲不开……”
“啊,快走!”
心艺大姐飞也似地跑到饺子馆里,打开门,一个孩子在厕所躺着,有两个孩子大便拉在了裤裆里,在饺子馆的七个孩子全部处于昏迷状态,不用说,是煤气中毒。
她和燕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几个孩子拖到了门口,心艺大姐跪在街上,乞求出租司机拉孩子们去医院。还算及时,时间不长,孩子们都送入了三二三部队医院。“
不到寺庙不知道和尚多,不到医院不知道病人多”,医院煤气中毒的还真不少。很多私人老板为了省钱,对自己的下属采取输液治疗,唯独心艺大姐让孩子们用当时效果奇佳、收费极高的高压氧舱,连医生也被她感动了,竖着拇指:“这样的老板天下难找”。
孩子们抬着进地高压氧舱,兴高采烈地走了出来。医生讲幸好送来得及时,再晚一点就没救了。
人们会问,燕丽为什么不在饺子馆?
原来,前一个晚上,心艺大姐批评了已是大堂负责的燕丽,燕丽赌气跑到隔壁饭店的老乡那里聊天,太晚了就住在了那里。
第二天一大早要做准备工作,结果……,这次事故也让心艺大姐第一次上了报纸,华商日报头版大标题《测绘路心艺饺子馆,煤气毒倒七人》。
又有人借题发挥这里风水不好,心艺大姐根本不信这个斜,对饺子从面到馅的要求更加严格,几乎苟刻,要求饺子皮9克,馅11克,一个饺子二十克,分毫不差。饺子品种更加齐全,所有的原材料都放在门口消毒玻璃柜中展示,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吃的饺子是怎样的食材。
为了提高煮饺子的效率,自己发明了格段架,一下子可以下五六种馅的饺子,而且不串味。吃饺子的人越来越多,事业与爱情双丰收,心艺大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西安松林超市的老总无意间吃了一顿心艺饺子馆的饺子,一下子上瘾了,三天两头地光顾。他找到了心艺大姐,希望给超市供货,而且就把饺子放在了知名品牌三全凌饺子旁,心艺大姐亲做广告词:“不信,尝一次”。
心艺饺子如火中天,在西安越来越火,一天要消耗三四袋面,上百斤的肉,员工也发展到几十人。
大家亲切的称呼她为齐妈妈,心艺大姐深情地说“我的成功缘于爱!”
就在心艺大姐准备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时,丈夫的背叛再次让心艺大姐跌到了低谷。
心灰意冷的她,转让了心艺饺子馆,变卖了家当,踏上了异国他乡!
走进柬埔寨,再创大唐盛世
她清楚地记得2012年4月14日,她和一个朋友做伴来到陌生的国度——柬埔寨,这也是她人生第一次出国。
心艺大姐是个明白人,55岁的她无可选择,唯一的路只能继续做餐饮,首都金边大街上从此多了一个高个子白净的中年女人。
四月份是柬埔寨最热的季节,整个金边就像一个大蒸笼。她大街小巷无处不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饭店。每每回到住处,她就像被淋了一场大雨。
细细地品尝每一道饭菜,感悟柬埔寨的饮食结构,悄悄地收录饭菜价格,她大胆的向他的合伙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北方莱为主。她发现来柬埔寨的北方人越来越多,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北方餐馆。
2012年6月20日,芙蓉大酒店正式开业,获得巨大成功。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她就住在饭店里,身上盖得就是餐桌布。
三年后合同到期,她从新开始定位,58岁的心艺大姐决定自己掌门。
2015年10月20日,她审时度势,在金边最繁华的甘龙街,大唐饭莊诞生了。
她当晚兴奋地做了她人生的第二首诗: 终身忙碌苦中求,
岁华摇落异乡游。
暮年创业鸿澔志,
笑看人生夕阳红。
精良的菜品,美味地道的肉夹馍,一炮打红,成为金边乃至柬埔寨家喻户晓的饭店,经久不衰,几乎所有来金边的中国人都要到这里美美地搓一顿。
2017年1月1日,暹粒大唐酒店开业,35间客房,入住率名列前茅。
心艺大姐无疑成了柬埔寨的红人,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中央四台也采访过她,日本NHk电视台《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栏目组采访,为心艺大姐做专集。
心艺大姐把柬埔寨看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她深深爱上了柬埔寨这块热土,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
她的目标是在柬埔寨各个省都开上大唐饭店,她要让柬埔寨各个地方的人都能吃到美味的中国北方饭菜,她要创造自已的产业链,创造大唐盛世。 我真心的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而且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来到……
来源:微信公众号【文苑随波】
编译:柬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