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柬中文化友好协会主办,《中国报道》人物访谈栏目、四川省家宽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西部风情杂志社协办的《奋进中的柬埔寨》采访团一行走进柬埔寨,旨在通过对柬埔寨华侨领袖、商界精英、政界要员的采访对话,讲述人在他乡的拼搏奋斗的创业故事,激励在柬埔寨华人的创业激情。通过采访进一步增进柬埔寨华侨华人的凝聚力,为柬中两国文化、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下是采访侧记,以飨读者。
金边 金边,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阳光、奋进、高亢……,成为这座城市在当下的精神指向。
或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柬埔寨人民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发展机遇,和平姗姗来迟,错失机遇的柬埔寨人民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奋起直追,来自世界各国的淘金者、冒险家再一次让这座城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行走在金边的大街上,作为一个异乡客,你会被金边人忙碌的身影所触动,他们真的很勤奋。
和平,给每个人带来了改变人生的机遇,他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无论是街头小贩,还是餐厅的柬埔寨服务生,亦或是在外企上班的柬埔寨白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其实,他们的工资并不高,大部分人的工资水平相当于人民币一两千块钱,他们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和平的天空下,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动感,金边 奋进中的柬埔寨,摩托车大军成为这个时期,柬埔寨城市的标志。
清晨,当金色的暖阳抚慰着大地之时,一座城市新的一天,在轰鸣的摩托车声中苏醒。
各种各样的摩托车混杂在汽车中间,疾驰而过,轻如雨燕。他们驾驶着摩托车,带着深色的头盔,游刃有余,穿梭其中。
他们的样子,有点让我们想象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深圳街头,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大军,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生力军,他们是那样的朝气蓬勃。金边清晨的街头,也会像国内很多城市一样,拥堵不堪。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金边的马路上,绝大多数的汽车从不加塞,也会礼让摩托车,尽管有时候拥堵,秩序却是井井有条。
这几年,随着中国援助柬埔寨力度的加大,很多公路都加上了红绿灯,暂时缓解了交通拥堵的压力。
金边市的突突 在金边,摩托车被称为“突突”,是一种极为方便的交通工具,也是柬埔寨民众平时用来谋生的方法,有报道称一辆摩托车在柬埔寨可以养活一家人。平时,如果您是刚来金边不久的他乡人,可以花上5美金,租一辆“突突”,游玩整个金边市。
这种“突突”是被改良后的“出租车”,一般前面是摩托车,后面加两个座位,需要一个人出行的时候,把后面两个座位卸掉,需要经营时,便成为可租用的“突突”。
很多来过金边的游人,非常喜欢这种价格实惠,又轻便的交通工具。
柬埔寨人民很诚实,做生意从来不会欺骗人,所以也不会出现宰客的现象。
金边街头,很多欧美人非常喜欢这种出行方式,迎着燥热的海风,在炽热的阳光下,游玩金边市也是一种乐趣。
金边街头 多年前,柬埔寨人很喜欢中国造的摩托车,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中国人的摩托车就丢掉了柬埔寨市场,进而柬埔寨人喜欢上了泰国摩托车。有一次,我在和当地人聊天时,我好奇地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说中国摩托车不好,泰国货好。
当我向他询问为什么时,他并没有听懂我的话,而是微微一笑。我在后来逐渐了解到,中国人为什么会丢掉柬埔寨这个大的市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摩托车质量不过关,而且中国人喜欢打价格战,从来不理会售后服务,导致了很多人觉得使用中国摩托车容易出问题,而且售后不方便。
泰国摩托车不仅质量胜过中国摩托车,而且售后做的非常棒,受到柬埔寨青年人的喜欢。
中国制造,在经过一个粗放时期之后,我们需要在质量上、精细程度上下足力气,才能有足够的市场份额。
金边街头的动感
金边,一座动感之城。
高天白云之下,炽热的大地上,一辆辆摩托车,一群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现代化的商业大楼和传统高棉建筑交织在一起,鲜艳无比,动力十足。
著名美学家蒋勋先生说:“美,无法掠夺;美,无法霸占;美,只能在每个人的心底,慢慢的品味,慢慢地咀嚼”。
金边之美,犹如湄公河上的夕阳,晕染了,醉美了,每一个向往美、向往自由人的心。
俯瞰金边街头
来源:今日头条【中国报道人物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