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短短几年内便收编了无数用户,以前连短信都不会发的大爷大妈,现在还能用微信和你唠嗑两句。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包围,在柬埔寨经常看到飞车党抢钱抢包,在过去十年中国也经常有这样子的新闻,但是现在,估计飞车党,扒手,小偷都失业了,毕竟现在大部分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只有一部手机,而手机就一直在手里。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厮杀成一片红海,头部巨头的无处不在,同行友商的虎视眈眈,每天都要为用户的增长苦恼,为账上的现金忧愁,互联网创业在中国的门槛,已经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了。
而在柬埔寨,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大都还留着PC时代,看视频上Youtube,社交上Facebook,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对大多数柬埔寨人来说,还是个盲区。互联网的红利,还没有人去吃。
那么,如果要在柬埔寨做互联网创业,该怎么做? 用户是柬埔寨人 这几天有网友的发帖子说,在柬埔寨做互联网很难,教育用户的成本很高。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是培养一个新用户的成本高?还是等未来到竞争对手那里抢一个用户的成本高?
哪一个的忠诚度会更高?相信大家看到这几年国内巨头补贴大战便知道了。
既然想要在柬埔寨创业,还是那句话,用户群体的主体必须是柬埔寨人。
如果我们是为了服务中国人,那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会给你这个机会,要社交有微信QQ,要地图有百度高德,要出行有携程美团等等。
柬埔寨人大都没接触过移动互联网,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广方式,也不会先入为主的反感。
教育成本也绝对没有国内高,可能我们五年前一瓶饮料,一包纸巾就能获得一个用户的套路,在中国已经没有诱惑力了,但是在柬埔寨,还没有开始。
衣食住行先行 在海外创业,尤其是做互联网创业,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在中国能做成的事,换到海外,就很难成了。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抓住当地人的心智,得不到当地人的认可。
对柬埔寨这个整体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人民的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精神需求只是少数人的娱乐这样的大环境下。
衣食住行先行,精神娱乐后上,最当前融入柬埔寨本土生态的最好方式。
之前我一直在说,我们到柬埔寨投资,工作,旅游,始终都是一个过客,我们虽然生活在柬埔寨,但是和柬埔寨人的交情甚少,自然会让彼此有偏见。
而现在要进入一个柬埔寨人都不了解的互联网行业,除了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是要接地气,去思考、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饮食口味、穿着打扮、出行方式……然后再来总结当地人的需求是什么,要怎么提供给他们。
羊毛出在猪身上,由狗来买单 可能说到这里,有些网友便要开始有疑问了,互联网都是烧钱的项目,现在在柬埔寨活下去就很难了,还要烧钱买用户,谁折腾得起?
在2014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盛行的时候,关于大部分初创企业的盈利模式,都离不开“狗买单”的理论。放在今天的柬埔寨,这样的理论也同样适用,用户还没有被商业广告麻痹,而广告主很缺乏推广渠道,这其中的羊毛(利润)很没有人瓜分,三赢模式还没有被稀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操作。
可能有些人不太明白“狗买单”指的是什么,这里据一个简单的例子。
柬埔寨版的美团想要做一次地推活动,以完成促进用户增加,提高平台活跃度的目标,但是囿于经费不足,经费拿去做宣传物料就所剩无几了,于是平台的市场部找到某家饮料厂,让他们提供100件饮料用户拉新活动赠礼,同时给饮料厂一周的首页推荐,地推活动顺利完成,平台用户增加了2000+,饮料厂一周销量增加了10000+,平台用户也拿到了不少商家优惠,喝到了免费的饮料。
柬埔寨的互联网创业,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好做,只是没有找对方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柬埔寨做互联网行业,没有竞争,也意味着没有前人,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摸索。
事在人为。
一个在柬埔寨的商人,每天分享一点商业经验,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