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寻人新希望:AI技术、网络直播助力家庭团圆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中国热点 发表于 2019-12-1 1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广东
今年4月,16岁的王梦琪失踪了。母亲刘慧芳“翻遍整个济南”,没找到女儿的半点儿踪迹。

茫茫人海,刘慧芳不知下一步该往哪走,她把求助方向转向网络寻人。在新型寻人平台“头条寻人”上,刘慧芳发布女儿的失踪信息,引发全国网友关注。

11月中旬,在警方和网友帮助下,离家出走的王梦琪返回济南,母女终于团聚。

如今,寻人启事张贴的主要场所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打拐微信群、网络直播,再到如今的信息流推送、AI人脸识别寻亲,寻亲渠道大大拓宽,带来的是寻人效率和成功率的提高。

手机里的“寻人启事”

一切来得都毫无征兆。4月15日清晨,刘慧芳推开女儿王梦琪的房门,发现人不见了,跟着消失的还有她的背包和几件随身衣物。

“头天晚上她没有任何异常举动,怎么第二天说走就走了?”刘慧芳搞不明白,女儿为何会离奇地“离家出走”。

一开始,刘慧芳四处找人打听,找遍女儿可能去的地方,却一无所获。刘慧芳选择了报警,通过民警的指导,在今日头条“头条寻人”中上传了女儿的失踪信息。

巧合的是,大约几个月前新时报记者在浏览今日头条时,曾见过寻找王梦琪的启事。

照片中的王梦琪皮肤白皙,颜值颇高。这条寻人启事阅读量6万多,评论几百条,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转发。

“我发布寻人启事后,不少人给我提供线索。警方也加大了寻人力度,最后联系上了躲在外地的女儿,把她劝回来了。”刘慧芳喜极而泣,对于女儿出走原因不愿多谈,对好心网友们表达了感谢。

随着女儿被找到,这条寻人启事也已被删除。

当下,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手机成为了张贴寻人启事的新“电线杆”。

微信朋友圈、头条寻人、百度AI寻人、团圆系统……这些当下正兴起的新型“寻人启事”平台,成为了寻人者的新希望。

寻人者的变与不变
在过去几十年里,各城市或乡镇的电线杆、路灯杆或路边灰墙上,时常会出现寻人启事,它们跟偏方治病、房屋出租、重金求子等小广告一起,成为城市的“牛皮癣”。

72岁的甘肃陇南老人王玉明,为找回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走丢的妻子阎宝霞,每次出门会带上200张寻人启事、20管胶水、一床薄被子和几个馍馍,将寻人启事张贴到陇南大街小巷,1年多就贴出1万多张,老伴仍然杳无音讯。

同样地,寻子11年未果的伍兴虎,已记不清张贴过多少张“寻人启事”。

2008年的一个冬夜,在位于陕西渭南市蒲城县的家中,1岁半的儿子伍嘉诚在炕上被人抱走,伍兴虎就开始长达11年的寻子路。“最开始从村里往县里找,后来坐火车或大巴车出去找,每到一处就贴海报,印了少说好几万份。”伍兴虎告诉新时报记者。

2014年开始,伍兴虎另辟蹊径,以一身蜘蛛侠的装扮,顶着一头花白头发,骑着黄包车踏上寻子之旅。

每到一座城市,伍兴虎一身另类的装扮,很难不引人关注。

渐渐地,伍兴虎的寻子之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其中一条新浪微博话题#黄包车寻子万里行#,阅读量高达1000多万。

“我扮成蜘蛛侠寻子,一方面是因为儿子小时候最喜欢蜘蛛侠,另一方面也觉得这一装扮容易引起大家注意,可以将消息更好地扩散出去。”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普及,39岁的伍兴虎学会了如何借助“网络寻人”的力量,“基本上能借助的平台我都开了号,有时候会上传一些短视频,做直播,只为能让更多人看到。”最近两个月,伍兴虎暂停了“黄包车寻子万里行”。

因为家庭面临经济困境,他不得不选择去工地打工,等赚到些钱后再次出发。不过,在结束1天工作后,他还会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发消息,恳求更多网友的帮助。

网友与科技的力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多力量加入到寻人的队伍中。

在快手上,有一支名为“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的团队,线上、线下队员加起来超过2万人,遍布全国各地。

自2017年成立以来,他们帮助上千名流浪者找到了家。46岁的易雄是爱心飞翔团队的队长,2年前在深圳跟志同道合的的义工成立这个公益组织。

2018年底,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团队在快手上进行了官方认证,志愿者在救助中会现场直播,或是发布寻亲小视频。

“在快手上发的信息,全国各地志愿者和网友会一起帮忙扩散,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的确比之前效率高了太多。”易雄告诉新时报记者。

随着人工智能日趋成熟,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科技公司纷纷推出寻人公益服务,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寻人的范围和影响力。

2016年5月,阿里巴巴协助公安部打拐办开发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用于全国各地一线打拐民警即时上报儿童失踪信息,被称为“团圆系统”。


团圆系统以儿童失踪地为中心,依据失踪时间和半径画圆推送失踪儿童消息,将寻人启事推送到方圆数百里以内群众的手机软件里,包括淘宝、高德地图、大众点评、百度、今日头条等几十个APP。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团圆系统上线3年里,发布了失踪儿童信息3978条,找回3901名,找回率高达98%;百度也交出AI寻人成绩单:至2019年11月30日,用户发起的照片比对超过35万次,已帮助8612名走失者与家庭重新团聚。

今日头条的“头条寻人”成绩最为出色,截至11月30日,共弹窗9.8万多条寻人启事,成功帮助11853名走失者回家。

网络寻人的利与弊

传统线下寻人效果并不理想,覆盖面小,很难引人注意,而且耗费时间,往往耽误了最佳寻人时机。

互联网加速了信息流通,也为寻人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寻人效率。在特殊情况下,对于走失者无法准确表达身份信息的人,还可借助人脸识别比对确认。

同时,普通人做好事的成本降低,更多善意被激发出来,网友只要动动手指,通过社交媒体转发扩散,便能加入到寻人队伍中。

“传统寻亲方式存在局限,在民政部门大力推广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后,寻亲效率大大提升了。”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然而,也有很多问题存在,最重要的是信息数据的共享问题。目前,全国没有建立统一失踪人口数据和信息系统,寻人系统众多,但在数据上未实现相互共享。

比如全国各地社会救助站,只掌握一部分走失人员信息,往往分发到不同的平台,寻亲的人不知道该上哪家网站发布信息。”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曾建议。

如果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报失和查找平台,只要一个寻人网站就够了。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口失踪信息暴露在网上,引发了公众对于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的担忧。

还有假消息的出现,曾有网友曝光,有人利用假的寻人消息做营销卖广告,还有人借机敛财或炒作。

“这些问题在网上确实存在,我就一直告诫团队成员,不要借着救助名义自我炒作,一经发现永久开除出队伍。另外,对于已经得到救助的流浪人员,我们会及时把信息删除。”易雄表示。

时间慢慢流逝,王玉明和伍兴虎依旧在寻亲的路上。网上的寻人启事,在不断被网友传播扩散,几乎寄托着两个人全部的希望。(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刘慧芳、王梦琪母女为化名)

来源:舜网



精彩评论6

青春最珍贵 发表于 2019-12-1 13:1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利用寻人来做营销广告,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古木九年 发表于 2019-12-1 13:3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法分子最会利用这些来钻洞,大家小心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紫气东来777 发表于 2019-12-1 17:1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好事情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大圆脸 发表于 2019-12-1 12:5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就是怕有不法分子的人利用这个来大做文章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王者之剑 发表于 2019-12-1 22:3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寻人启示发出来啦 就会有很多人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Michi 发表于 2019-12-2 13:0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7112作品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