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颖
学习靠老师,工作靠父母,出门靠老乡,好像事事都得靠什么,不靠什么内心就充满不安,没有足以支撑下去的勇气。当疫情造成柬埔寨经济持续低迷时,常听人道“经济不好,我也没有什么办法,靠以前的老本呗,不行就靠政府呗,再不行就靠父母呗”。靠老本、靠政府、靠父母,好像就是不靠自己,但是仅仅凭“靠”外界,等不来未来。
俗话说靠山是山,靠水是水,靠也是一种中国社会典型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来自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延续,儒家文化告诉我们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遵守三纲五常,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靠的是皇上,所以你要以皇上为天,在家你靠的是父亲是丈夫,所以你要有尊卑之道,不可僭越。释家,也称为佛教,属于佛教的一个分支,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你们要信仰佛,仅仅依靠在佛的周边,只要你们虔诚信仰,你们想要什么,佛都会给你们。而道教也如此,它虽然不靠佛,但他靠的也是神仙,它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返朴归真”,你要修仙,你只有靠着你神仙的身份,你才可以长生不老。这延续下来的文化现象,会诞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每当一部新电影开拍的时候,剧组都会拜神烧香:当孩子高考时,许多母亲会穿红色开叉旗袍;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靠去寺庙烧柱香。无形之中,人们需要依靠一种什么来支撑自己,需要依靠什么来保佑自己一切顺利。
中国这种“靠”的文化现象,除去有中国传统文化绵延的影响,小编认为也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的影响。“差序格局”概念来自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他认为中国社会有浓浓的乡土性,这种乡土表现在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因此引发出的是一种不流动性,以定居为常态,迁移是变态。而定居导致群居集团之间空间上的隔离,村落与村落之间隔绝,因此村落内部是一个熟人社会,也就是关系社会。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格局就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差序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在中国社会中,社会关系像水波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每个人的关系网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中国办事情要攀关系、讲交情,离所求人的网络中心越近,就越可能成功。所以根据这种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影响,人们一旦出门办事总得靠什么才觉得容易成功,就好像许多来到柬埔寨的人是因为朋友或者家人而来,靠着彼此之间的关系,感觉办什么事情都更加顺利。
“靠”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主观与客观原因,说它是糟粕,在小编看来也未必如是。小编认为,在中国社会,“靠”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一般情况下,依靠外界确实能够使得事情更加顺利。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与社会不断地接触与沟通,需要依靠外界提供的资源和关系来让自己渡过难关,迎来机会。但是如果“靠”过度,或者仅仅只“靠”外界,那问题就大了。这种过度的“靠”完全就是一种放弃自我的心态,是一种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其他人的做法,这种人只能成为金字塔下的底端,成为被奴役的对象。这就好像世界上穷人和富人的划分,根据“二八法则”定义,世界上80%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的20%人手上,而这20%的人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们不会等待被分配,他们不会选择依靠外在,他们不会听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会主动出击,依靠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因为紧凭借“靠”外界,等不来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