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柬商会 于 2021-8-19 09:17 编辑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柬埔寨全境共有1.5万公顷的龙眼种植面积,而每年8月份是收获的季节。
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获的季节,拜灵龙眼又是硕果累累,但果农脸上没有了往年的喜悦和憧憬,有的全是一脸的无奈和愁容,因受到疫情影响,水果滞销,以前6月7月就来下订单的收购商水果深加工厂等今年均都没有等到,眼看着拜灵龙眼越来越成熟,果农们满脸无奈,很多果农还盼着今年的拜灵龙眼卖了,给孩子上学和还贷款,现在看着一片片树上拜灵龙眼销不出去,满面愁容。甚至很多马上就要坏到地里。
此前70%的拜灵龙眼出口到泰国。然后进行加工和包装,出口至中国等国际市场。但今年柬泰边境省份因疫情关系,无法出口至泰国等国际市场,约5万吨龙眼滞销。 在疫情加滞销双重打击下,果农们生计难以维持,洪森总理下令王家军副总司令兼洪森总理侍卫队司令兴文贤将军,向边境省份农民手里的龙眼进行采购。 同时,政府也号召国人支持和购买拜灵省龙眼,并在“高棉人助高棉人”标志下,鼓励国人购买龙眼,以协助农民渡过难关。
为响应政府号召,中柬商业协会刘阳主席阁下拨款购买200吨龙眼,专用于慰问军队、政府以及一线医护人员。
但是5万吨龙眼全部在柬埔寨境内本土消化的话,全国1600万人口人均得吃3.125公斤……
冻起来慢慢吃?恐怕没有这样的储存条件,即使有强大的冷库,庞大的电费又由谁负责呢?再者说,今年吃完了,明年若又如此这般,咋整?
如今,柬埔寨龙眼产业面临的局面,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柬埔寨的农产品依赖出口到泰国、越南、中国,以鲜果出口为主,并没有发展属于自己的水果加工业与高质量果脯制造产业,鲜果出口附加值低不说,一旦危机来临,则果农面临巨大的损失风险,产业的配套缺失,导致总体的抗风险能力极低。
刘阳主席阁下在对果农心存怜悯的同时,认为应该从产业上来解决问题,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为国分忧,应当高屋建瓴,而不是疲于应付、被动挨打!
何不趁此危机,发展桂圆加工的产业?把来不及出口的高质量龙眼,加工成桂圆,这样抗风险能力提高了,经济价值还高,何乐而不为呢?
但,目前时间紧迫,哪里有现成的加工配套设备?
刘阳主席阁下当即召集了多位农业专家与多家芒果干工厂负责人展开了讨论,目前正好是芒果干加工厂休业时间,正好有空档,改一下工序,就能把鲜龙眼制作成桂圆!
立即干!马上干!
刘阳主席当机立断,要求几家芒果干加工厂迅速制定桂圆的加工工艺方案,由他出资采购龙眼鲜果,要求工厂开足马力干,想方设法提升效率,月处理能力必须达到20000吨!
目前,工作小组已经和拜林省15家农业合作社正在紧张对接,协调最要紧的去壳工艺与物流运输问题,很快即可启动加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