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柬埔寨那么久了,你知道柬埔寨信什么教吗?
公元13世纪,小乘佛教从暹罗传入柬埔寨,小乘佛教崇尚俭朴,宣传“生死轮回”、“自我解脱”,因而很快在饱经劳役和战火的柬埔寨民众中传播开来。14世纪,小乘佛教被奉为国教,并且长兴至今。
那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名称的不同,所谓“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单方面取的。小乘佛教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座部”教派。如今,这一派在亚洲南部等地仍旧存在。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不应该称呼“小乘”佛教,而是称呼“南传上座部”等名。
其次是修行方式不同。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小乘佛法讲究修自身,而大乘佛法则是主张普度众生,照亮十方世界。小乘佛教讲究祸福自担、因果自负,因此没有回向;大乘佛教认为福德可以转移,因此讲究回向。
柬埔寨是一个崇尚信仰的国家,有着非常浓厚的佛教信仰,从教始于泰国教,多信奉小乘佛教。佛教却有大乘小乘之分,虽然二者都信奉释迦牟尼,但有许多不同。由于柬埔寨民族多数信奉小乘佛教,人际间办事和处事态度和蔼、不争不吵、互为礼让,不仇富,报恩德,戒今生,修来世,是一个和谐的民族。
小乘佛法中祸福自担等主张也造就了柬埔寨人随性洒脱的性格,也因此在柬埔寨仇富现象并不严重,他们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个人贫穷或者富有都是上辈子的的修行。
另外,小乘佛教讲求即生断除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希望了生死、离贪爱、灭尽身智,是完全出世的,所以被大乘佛教讥讽为“自了汉”。
大乘佛教则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还应该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出世的,又强调适应世间、引渡众生。
小乘佛教则对修行的阶段、解脱的果位等有细致具体的划分。总体说来,相对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比较保守,教义和修行比较复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